吳敏
媒體曾經(jīng)報道,某人參加以“人生”為題的征文,只寫了一個“網(wǎng)”字,卻得了大獎,我讀后受到啟發(fā)。誰在社會上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過好退休生活,必須和親人、友人、社會上不少的人聯(lián)系結成“網(wǎng)”。
和老伴結“網(wǎng)”。老伴是最親近的人、最了解自己的人。我和老伴身體都很健康,她比我小幾歲,也年近古稀,我倆常常一同參加活動,一起外出散步或旅游,相互陪同、相互體諒、相互幫忙;一天到晚,說說笑笑,真正體驗到了“老來伴”的幸??鞓?。
和孩子結“網(wǎng)”。退休之后,我與孩子保持更多的交流,平時給孩子們做做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孩子們減輕生活負擔。孩子也抽時間教我和老伴上網(wǎng),掌握現(xiàn)代科技生活常識。與子女保持親密關系,兒女陪伴,子孫繞膝,其樂融融,退休后的幸福感倍增。
和朋友結“網(wǎng)”。我經(jīng)常約一些相好的同齡人,在一起“話療”人生。人生再好,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或“鉆牛角”、解不開的思想疙瘩。和好友在一起無話不說。在無意地“話療”、笑聲中,把心煩事拋在了九霄云外。與老友“話療”真起作用,不僅能治心病,還能讓人心里樂。
和小友結“網(wǎng)”。我不但聯(lián)絡“年齡不相上下的老友”,還結識了許多“忘年交的小友”。老人交小友,見識相異,性格相殊,反差的心理定勢所形成的是“互補結構”:我會給年輕人某些人生的感悟、經(jīng)驗的體認,而年輕人的新見、激情、活力會感染我,使我不經(jīng)意地減少“悲哉也夫”的嗟嘆,增添“不知老之已至”的心理興奮,保有年輕的心態(tài)。
和社會結“網(wǎng)”。退休以后,我便報名參加社區(qū)志愿者隊伍,主要負責青少年教育。我和幾名同齡朋友,組成了“五老”報告團,巡回在附近中小學校作輔導報告。與中小學生在一起,不但同享學習的快樂,而且感到自己年輕了許多。
“夫妻、親人、朋友是人生三大護航艦,缺一不可。家人就像‘雪中送炭,能幫助我們消除負面情緒;朋友就像‘錦上添花,是快速提升積極情緒的主要途徑,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注入陽光?!敝袊茖W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韓布新說的這句話,恰恰也是我的退休生活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