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
核心提示:只要員工不滿來自于疲憊、角色不清的任務(wù)和不公平的待遇,就不要從激勵角度再去努力。
通常情況下,激勵總是會發(fā)揮作用。但是,我還是要提醒管理者,在某些情況下,不管采用何種激勵措施,都無法達到效果。了解和掌握這些情況,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激勵的作用,同時也能針對問題做出選擇。
第一,工作超量所造成的疲憊。當一個人工作能力很強的時候,往往承擔非常重的工作量,當然也會相應獲得高的肯定。但是如果一味讓他拼命工作,最后他會疲勞,哪怕他非常熱愛這項工作,他也會離開的,這種疲勞已經(jīng)不是激勵可以解決的,應該做出調(diào)整。
第二,角色不清,任務(wù)沖突。沒有明確分工,員工就無法體現(xiàn)出自己的工作成效,對于每個人來說,清晰的職責和分工,是他們獲得工作績效的前提。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無法獲得清晰分工的現(xiàn)象同樣存在,人們甚至不知道直接匯報線路是什么,也不清楚什么樣的工作標準可以參照,更不知道應該傾聽哪些人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使用何種激勵措施,都無法獲得工作績效。
第三,不公平的待遇。當員工覺得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任何激勵措施都是無效的。公平對于每一個員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公平存在,所有的考核和獎勵才會真正有效。因此,只要人們覺得不公平,激勵就不會有效果。
綜上所述,只要不滿來自于疲憊、角色不清的任務(wù)和不公平的待遇,就不要從激勵角度再去努力,因為不管再怎么花錢、再怎么承諾,都是沒用的??赡苋藗儠簳r接受管理者所做出的激勵安排,但是,這并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我們知道,公平本身就是最好的激勵。在公平的環(huán)境中,人們會產(chǎn)生高的工作績效。所以如果說需求理論還不能直接產(chǎn)生績效的話,那么公平理論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獲得公平待遇就會直接產(chǎn)生績效。
在管理的狀態(tài)下,因為分工不同,承擔的責任不同,所獲得的收益也不同,因此不公平是絕對的。但是我們需要公平,所以公平理論在闡述了公平的本質(zhì)特征之后,明確地指出:公平是一種感覺。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幫助,只要管理者能夠合理地提供判斷公平的標準,公平感就會出現(xiàn),也就可以獲得公平的效果。
當人們比較的是付出,而不是獲得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公平感。在日常的管理中,我們忽略了讓員工比較付出的引導。很多時候,大家較容易比較獲得,尤其是在績效考核完成后,很多公司需要獎勵員工,但因為是以獎勵為主,沒有很好地傳播獲得獎勵的員工的付出,很多人反而認為不公平。
因此,在獎勵員工的時候,一定要把獲得獎勵的原因彰顯出來,讓大家了解到先進員工的付出。如果我們只是公布獎勵的結(jié)果和獎金數(shù)量,多數(shù)人的內(nèi)心會覺得不公平,覺得大家都應該分享。
在運用公平理論中,最大的困難,是管理者認為公平的東西,員工卻認為不公平。這是一個難題,而且非常普遍。往往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承擔的責任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于公平問題的看法差異很大,所以要求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到員工的真實想法。(支點雜志2016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