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 (江蘇省江陰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214431)
“武運粳23號”機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王志明 (江蘇省江陰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214431)
為促進江陰市機插水稻不斷發(fā)展,總結(jié)了江陰市水稻當家品種“武運粳23號”機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主要包括確保秧壯適栽、重視肥水管理、加強綜防措施、適時收割等技術(shù)措施,以供參考。
武運粳23號;機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江陰市于2008年引進“武運粳23號”,并進行了試驗示范種植,由于該品種適應(yīng)性好、抗性強、產(chǎn)量高、米質(zhì)優(yōu),在江陰市不斷加大推廣應(yīng)用,自2010年起一直是江陰市水稻種植的主要當家品種。2014年在江陰市“武運粳23號”的種植面積達0.87萬hm2,占全市常規(guī)粳稻面積的72.2%。近些年江陰市水稻機插面積雖逐年擴大,直播稻面積亦有所增加,因此,研究“武運粳23號”機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對提高全市水稻單產(chǎn)、抑制直播稻面積擴張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1 培育壯秧
機插秧壯苗指標:秧齡15-20 d,葉齡3.5-3.8葉,苗高12-17 cm,單株綠葉數(shù)2.5葉,白根數(shù)10條以上,秧苗生長整齊健壯、清秀無病。
1.1.1 播前準備
營養(yǎng)土選擇過篩的菜園土、耕作熟化旱土或經(jīng)秋耕冬翻的稻田土等,每667 m2大田須準備床土120 kg;或采用育秧專用基質(zhì)。秧田與大田比例以1∶70-80為宜,每667 m2大田準備秧盤25-30盤。
1.1.2 均勻播種
播前藥劑浸種,保溫催芽。每盤播種常規(guī)稻120-150 g。播種期為5月26日左右。
1.1.3 科學管水
秧田前期以床土濕潤管理為主,保持盤土不發(fā)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葉,缺水時立即補水。
1.1.4 適時追肥
秧田期用過壯秧劑的秧苗一般不需追肥,如床土沒有培肥或秧苗在1葉1心期葉色較淡,可于傍晚待秧苗葉尖吐水時每667 m2施尿素4 kg,薄水勻施或?qū)λ?00 kg澆施。
1.2 大田平整
大田要求平整,且整地后在待插期必須保持淺水層,確保栽插時淺水移栽不缺水。
1.3 適時栽插
力求適齡適期移栽,突出一個“搶”字,寧早勿晚。般在6月15日前后移栽,秧齡不超過20 d,栽后酌情補水。
2.1 肥料運籌
水稻一生每667 m2用尿素43.5 kg、過磷酸鈣25 kg、氯化鉀6.3 kg。施用原則:適當增加底肥用量,提早追肥,視苗情酌情施用穗肥。一般情況下,氮肥的施用比例為底肥∶分蘗肥∶穗肥=5∶3∶2。
2.2 水漿管理
鑒于機插秧苗體小,需做好移栽至返青期的水漿管理工作,做到栽時不缺水,栽后及時灌淺水護苗,促進活棵,栽后2-7 d間歇灌溉,以利于扎根立苗,活棵分蘗期淺水勤灌,達到促進根、蘗生長的目的。
3.1 化學除草
機插前后進行2次用藥封閉除草。在大田上水、整地當天就進行第1次封閉化除,每667 m2用50%苯噻·芐(田寶)可濕性粉劑75 g,對水12.5 kg均勻噴粗霧,或拌毒土撒施,注意保水2 d。在機插后7-10 d(只用1次封閉藥的田塊須在機插后4-6 d)進行第2次封閉化除,每667 m2用田寶75 g,拌尿素10 kg撒施,施藥時田間要有3-5 cm水層,并保水5-7 d。中期需補除稗草,在稗草發(fā)生多的田塊,移栽后15-20 d(稗草2葉1心期時),每667 m2用2.5%五氟磺草胺油懸浮劑(稻杰)80-100 mL或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50 g,對水30 kg噴霧防除,用藥前排干田水,藥后1 d復(fù)水。
3.2 病蟲害防治
堅持“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控策略,壓低蟲口基數(shù)控危害。機插水稻大田生育期間共進行4次用藥:第1次在7月22-24日防治四(2)代稻縱卷葉蟲、稻飛虱、紋枯病等;第2次在8月4-6日防治紋枯病、五(3)代一峰稻縱卷葉蟲、稻飛虱,兼治螟蟲;第3次在8月19-21日防治紋枯病、五(3)代二峰稻縱卷葉蟲、稻飛虱,兼治螟蟲等;第4次在9月3-5日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稻縱卷葉蟲、褐飛虱,兼治稻瘟病、螟蟲等。
水稻成熟時,搶晴天適時收割,確保顆粒歸倉、豐產(chǎn)豐收。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