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登山、攀巖、徒步等戶外運動在中國還沒有成為潮流,專業(yè)的戶外用品看起來毫無前途。如果不是因為從事勘測工作,盛發(fā)強也不會想要做一個戶外品牌。與王靜相遇后,對戶外運動的共同愛好讓兩人走到一起,成為事業(yè)伙伴與人生伴侶,并共同創(chuàng)辦了探路者品牌。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日子里,王靜親手畫了公司的第一個LOGO,親手縫制了第一款帳篷,如今回憶起來,王靜的臉上依然會露出小女人的甜蜜笑容。如今的探路者已是中國戶外行業(yè)最大的企業(yè),在這一領域獨領風騷。
探路者無疑成長在一個中國戶外運動市場的黃金上升期。2005年4月26日,國家體育總局將山地戶外運動設立為我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意味著中國的戶外運動從萌芽期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2009年10月,探路者作為首批28家企業(yè)之一成功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為之后的健康持續(xù)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15年,中國有1.3億人開展徒步旅行、休閑戶外等泛戶外運動,占總人口數的9.5%,從事登山、滑雪、攀巖等戶外運動項目的人達到6000萬人,占總人口數的4.38%。在中國戶外運動產業(yè)的春天,探路者公司發(fā)展迅速。
這些年,王靜對時尚的理解不曾改變——實用、舒適、美學上的大氣、極致的簡單,而集團實力的壯大、科技的發(fā)展,才得以讓探路者的時尚理念越來越多地展現在產品上?;叵肫鹗昵暗奶铰氛弋a品,比如速干衣,王靜坦言那基本就是一種功能性服裝,顏色以土黃色、卡其色等為主;但隨著生活水平與產品功能性的進一步提升,人們逐漸對美敏感了起來,軟性的追求更高了。王靜認為,對產品品質的追求,也包含著一種對精神、內涵、文化的向往。未來,探路者意在創(chuàng)建一個完整的戶外運動旅游生態(tài)產業(yè)鏈。
BM:今年探路者獲得了2015中國服裝大獎“最佳時尚運動品牌獎”,對品牌有什么樣的意義?
W:戶外運動一直是與時尚結合在一起的。這個時尚不僅僅在于服裝款式,更多在于精神內涵,是一種表里如一的時尚狀態(tài)。戶外運動通常充滿了挑戰(zhàn)、創(chuàng)新,本身就是一種時尚,所以把視覺上的時尚元素更有機地結合進來是一件必然也是必須的事情,讓每件產品背后都有一個鮮活的故事、融入戶外文化內涵。我們品牌也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打造中國最好的戶外運動產品品牌。
BM:探路者是如何將時尚與戶外運動有機結合的?
W:對于戶外運動來講,首先必須得滿足功能性,也就不可能允許那么多不同的造型。我們就要思考,時尚可以在什么地方體現?可以是色彩,每一季流行的顏色都會變化,我們每一季都會研究哪種色彩是大家最喜歡的、最適合戶外運動的。還可以體現在一些跟戶外運動結合得非常緊密、大家都很認可的元素上,比如說很多人都對西藏特別向往,我們就會把西藏相關的元素放進去。此外,戶外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時尚運動,實際上每個人都在通過這種形式追求自己個性的東西,這里面有很多種元素可以有機結合在一起。
BM:作為探路者的產品研發(fā)技術總顧問,可以談談探路者現在的產品研發(fā)方向嗎?
W:舒適是我們現階段考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運動時裝備舒適程度不足,那么會直接影響結果。比如說攀巖時有大量攀爬動作,那么相關產品的膝蓋彎曲度設計會更大,我們從選材上就會注意彈力夠不夠大,并且使用立體剪裁。再比如運動時腋下會特別容易出汗,在戶外徒步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外套的防水性能,但是只防水還不夠,還要又防水又透氣。第一位的是功能,第二是舒適,第三才是美觀,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消費者本身出發(fā)的。
BM:你最崇拜的人是喬布斯,他在品牌經營上有沒有給你一些啟發(fā)?
W:喬布斯創(chuàng)辦的蘋果公司就不說了,是太成功的一個企業(yè)了。而他本人生活中的一些習慣,說明他完全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要將事情做到極致的簡單,比如黑色T恤就是他的代表,他不在穿衣上再多花任何時間。因為我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產品除了功能、時尚、美觀以外,我強調把產品做到極致的簡單,不多出任何一個無用或影響功能的部分,就是追求簡約而不簡單。我時常想起2007年登頂8000米雪山29小時沒吃沒喝也沒有感覺到餓,遇到雪崩后的求勝欲望,在黑夜極致專注前行的那個過程。這讓我明白只有思想聚焦在一個簡單的點上,才有可能把東西做到極致。
BM:近幾年探路者旗下的產品線越來越豐富,有童裝、可穿戴設備,還有在線旅游產品等。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轉型?
W: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同版塊的重心。在線旅行是集團的新項目,我們合作的易游天下、綠野戶外網、極之美,實際上會跟探路者原有主要版塊形成一個鏈條。包括冰雪項目的啟動,我們希望在某一個成熟的時機,用一個很好的方式,把這些有效整合起來,打造一個完整的戶外生態(tài)鏈。
BM:你對探路者品牌有什么期待?
W:可以說就是一種做事的態(tài)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態(tài)度。探路者現在的高管經營團隊非常給力,每個同事都朝氣蓬勃。既然我們進入了這個領域,我希望我們能一直維持這樣的狀態(tài),走在這個行業(yè)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