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靈 編輯/任紅
?
夔門今尚在滟滪已無堆
文/陶靈編輯/任紅
“轟”的一聲巨響,滟滪堆向背側(cè)倒塌,夔門前的江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霎時,如牛如馬如象的滟滪已無堆。為滿足大型船隊和拖排的航行要求,1960年12月18日,川江航道處再次對滟滪堆進行清底爆破,炸礁270立方米。古歌謠里“瞿唐行舟絕”的情形終于成為歷史。
夔門新姿。攝影/舒然
此為清除前的滟滪堆。長江三峽夔門滟澦堆已于1960年被炸除?!z影/張祖道/FOTOE
滟滪是瞿塘峽夔門前江中的一座巨大礁石,又稱淫預(yù)、猶豫,還名燕窩石,川江人慣稱滟滪堆。
上世紀(jì)50年代之前的每年冬季至來年初夏的枯水月份,滟滪堆顯露江面二十多米,遠看如牛如馬如象,江流被阻擋后向四面擴散,形成巨大的逆向間歇性泡漩,寬達20至30米,并且滟滪堆后面還有巨大的回流。不識水性的橈胡子駕船遠遠避開滟滪堆,哪知紊亂的泡漩水會回流改變行船航向,正好撞上去,頃刻間粉身碎骨。夏季川江汛期,滟滪堆或潛入江中,或冒出江面如龜背,江水波浪滾滾,泡漩重重,像張開的血盆大口,隨時都會吞噬行船和橈胡子,每當(dāng)這個時候,便“瞿唐行舟絕”。
險象環(huán)生的滟滪堆自古不乏詩文描述。今天更多的人知道滟滪堆,是讀了高中《語文》里劉白羽的散文《長江三日》后,記住了朗朗上口的古歌謠《滟滪歌》:滟滪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龜,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除了兇猛,文人對滟滪堆也有另一種吟唱和傳頌。被白居易稱為“詩豪”的唐代杰出詩人劉禹錫曰:“城西門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fù)西來。”劉禹錫借滟滪堆的堅忍斥責(zé)外出經(jīng)商的青年人情感不堅定、易變。
1883年3月,長江三峽等候上新灘的帆船。新灘,又稱青灘,位于湖北秭歸縣內(nèi)?!z影/文化傳播/FOTOE
從1928年起,主持編纂《辭?!愤_30年之久的舒新城,帶著文人的天真和浪漫,在日記《夔州一宿》中寫道:“……它峙立江中,昂首天外,好像富有閑情逸致的詩人在那里賞玩山水,找尋詩料。我想:我若能在堆上建一小屋,把所有的書籍都搬上去對著青山流水閱讀,暇時垂釣蕩舟……”他還真把滟滪堆當(dāng)成了世外桃園,甚至還“預(yù)備雇船去訪滟滪堆”,結(jié)果輪船上茶房的一句“恐怕你去了不得回來”,才讓他打消了念頭。
《奉節(jié)縣志》所記夔門十二景中,描繪“滟滪回瀾”壯景: 龐然巨石,砥柱中流,鎖一江怒水,每當(dāng)洪水期間,間歇的漩渦千回萬轉(zhuǎn),聲裂峽谷。
但是千百年來,滟滪堆制造了無數(shù)的血與淚,橈胡子們只有一個辦法:在江里沉牛祭神,在岸上修廟拜神,祈求神靈的保佑。
滟滪堆如牛如馬又如象,到底有多大?自古沒有準(zhǔn)確的數(shù)據(jù)。
北魏時期的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著《水經(jīng)注》,描寫滟滪堆“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則沒,亦有裁出處矣”。酈道元眼中的滟滪堆,冬天高達60多米,夏天有時沉入江中,有時冒出江面。
首次駕駛輪船航行川江、與重慶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英國商人立德,在《扁舟過三峽》這本游記中記述:“1883年3月24日,星期六……這一危險的巖石稱雁尾石(音譯,為滟滪堆),黑亮黑亮的,現(xiàn)在露出水面40英尺,夏天洪水季節(jié)的大部分時間則被淹沒。此時,歸州(音譯,應(yīng)為夔州)當(dāng)局留住帆船,禁止往下行駛,直至雁尾石露出水面為止?!绷⒌驴吹降匿贉阎挥?0多米高。
舒新城在1924年說:“我們于五時經(jīng)滟滪堆,其大不知倍于幾千只百只?!逼鋵嵢缗H珩R如象,指的是遠看。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管是古人還是近代和現(xiàn)代人,不管他們是地理學(xué)家還是商人與學(xué)者,這些都只是在觀其外貌后,對滟滪堆大小進行的推測。
宋淳熙十二年 (1185年) 農(nóng)歷正月二十五日,寄居在瞿塘峽口的開封人成子昭,駕船到滟滪堆旁,用繩子綁上石塊丟入江中,測得滟滪堆水深約280米,但仍不知滟滪堆大小的確切數(shù)據(jù)。
2014年11月30日,重慶夔門紅葉美景。 攝影/張曉宏/東方IC
上世紀(jì)50年代末,阻航的滟滪堆被納入航道整治計劃。1959年11月,川江航道處測量分隊隊長徐宗鶴,帶領(lǐng)測量人員對滟滪堆進行了實測。坐著小船來到滟滪堆跟前,近距離觀察滟滪堆,迎水面為倒崖坎,是一個上大下小呈蘑菇形狀的巨石,它的背水面又為陡壁。徐宗鶴是在青灘附近長大的三峽人,會爬山爬崖,但要從倒崖坎的迎水面爬到滟滪堆上去很難。他選擇了陡壁的背水面,穿著救生衣,背上還拴了一根竹纜作安全繩,十分艱難地爬上了滟滪堆頂部。中途踩落了松動的石塊,驚險萬分,幸好半崖上有一根生銹的鋼絲繩,可能是安置航標(biāo)或木排經(jīng)過時留下的,徐宗鶴借助這根鋼絲繩才爬上去。
爬上滟滪堆頂后,徐宗鶴和岸上的測量員陸文龍、潘必達相互配合,當(dāng)天就完成了滟滪堆地形圖的外測工作,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實測滟滪堆高出水面26米,長40米,寬度不規(guī)則,為10至15米,體積達9500多米方。至此,滟滪堆的大小終于有了較準(zhǔn)確的數(shù)據(jù)。
整治滟滪堆采用爆破炸除的方法,擔(dān)任施工隊隊長的人叫鄭康年,他的經(jīng)歷與川江史上堪稱“曠世義舉”的治灘人李本忠有些相似。
鄭康年出生在秭歸縣青灘鎮(zhèn),10歲那年,因當(dāng)?shù)睾竭\業(yè)不景氣,他父親為了生計,在川江洪水的禁航期,冒險送一批竹纜到上游的巴東。父親出門的頭天晚上,母親破例把平日吃的豆渣飯改成洋芋飯,一家子吃得熱熱鬧鬧的,父親叫著鄭康年的小名說:“馬伢兒,在家聽媽的話,爸回來多帶些包谷摻飯吃?!币蜞嵖的暝谧x書,第二天,父親帶著大哥和大弟出發(fā)了。途中,兄弟倆在岸上拉纖,父親在船上掌舵,行至秭歸上游險灘八斗灘時,突遇大風(fēng)雨,灘上波濤洶涌,小船在翻滾的泡漩水中繃斷竹纜,船頭被浪打轉(zhuǎn)了向,一下子失去控制,卷進漩渦。岸上的兄弟倆哭著、喊著,奔向下游尋找,不見蹤影。
第二天,小船被人撈上了岸,父親的尸體一直沒找到。母親忍痛賣掉家中僅有的一頭肥豬,索要回了小船。為減輕家里的負擔(dān),鄭康年退了學(xué),開始在青灘拉船、舀魚掙錢。他當(dāng)時非常憎恨并詛咒這險灘惡水,幻想能得到一種仙法,把險灘制服。
后來鄭康年終于得到了“仙法”。1954年,川江航道整治總隊到秭歸縣招工,在橈業(yè)工會做宣傳和治保委員的鄭康年報名入了隊,去北京水利部得到了“仙法”——學(xué)習(xí)爆破技術(shù),然后和治灘隊的同事們一起,親手炸掉了八斗灘。
再后來,鄭康年做了長江航道局第一航道工程處工會主席,那個第一次實測滟滪堆的徐宗鶴,當(dāng)上了長江航道局第一航道工程處的黨委書記。
1959年12月1日,鄭康年領(lǐng)著施工隊的10多名干部工人,來到滟滪堆的北岸山坡,因為工期短,為節(jié)省開支,他們沒搭建臨時工棚,也沒租用當(dāng)?shù)剞r(nóng)戶的房子,而是找到一個名叫老君洞的山洞住了下來。
滟滪堆因呈蘑菇形狀,多面臨江,是采用硐室崩塌爆破法的最佳對象,爆破后的巖石碎塊又不需要清運,直接塌入上百米深的江底。
民國時,在秭歸青灘觸礁的蜀和號客貨輪。 攝影/文化傳播/FOTOE
首先進行施工的放線、布設(shè)控制點等前期程序,也需爬上滟滪堆頂操作。鄭康年劃著小木船,繞著滟滪堆看了幾圈,也只能借助那根留下的銹鋼絲繩往上爬。他爬到一半時,同樣踩掉一塊松動的石頭,人嗖地一下滑了下來,但手仍然使勁抓著鋼絲繩,掌心被磨得火辣辣的痛。他想繼續(xù)往上爬,卻實在無力,連拉著鋼絲繩歇一下的力氣都沒有了,只好退下來休息。這時,小木船的年輕船工見鄭康年太累了,說他去試試,結(jié)果還沒爬到鄭康年一半的高度,就支持不住退了下來。
鄭康年休息了一會兒,脫掉鞋子、襪子,戴上手套,鼓起勇氣又爬,終于爬上了堆頂。他用類似釣魚的方法,在頂部伸出一根竹竿,竿頭系著有標(biāo)記的測繩,將爆破需開挖的兩個平硐洞口高程確定了下來。
12月4日,工人們開始在迎水面的石壁上開挖平硐,洞口離當(dāng)時水面高約1米,主硐開挖進5至7米深后轉(zhuǎn)彎,再開挖支硐和藥室。硐室開挖采取爆破掘進,先用風(fēng)鉆打孔,然后爆破,再出渣。爆破時,給風(fēng)鉆供氣的空壓機船要駛離滟滪堆,避讓到安全地帶。完成這樣一個掘進過程,一般需要3至4個小時,每天只能循環(huán)作業(yè)兩次,硐室掘進速度緩慢。后來風(fēng)鉆工李先連想了一個辦法,每次空壓機船從駛離到再開來,耽誤了很多時間,干脆停遠一點。但空壓機的送風(fēng)管不能涉水,他們想辦法,從岸邊架設(shè)一條懸空竹纜索道至滟滪堆頂部,送風(fēng)管順著索道牽到頂部,再順著石壁引入硐室。這樣,每天鉆孔、爆破、出渣,可循環(huán)作業(yè)三次,提高了效率。
開挖支硐和藥室時,因轉(zhuǎn)了彎,硐內(nèi)沒有光線,爆破施工絕對禁用明火和電燈照明,怎么辦?聰明的航道整治人,在硐室轉(zhuǎn)彎處安置一張平面鏡,把洞口透進來的光線折射到了支硐和藥室,既安全又解決了照明難題。
硐室全部開挖成形用了7天時間,12月11日夜間開始裝藥,共裝藥3500公斤。第二天下午3點25分,通電起爆,“轟”的一聲巨響,滟滪堆向背側(cè)倒塌,夔門前的江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霎時,如牛如馬如象的滟滪已無堆。
為滿足大型船隊和拖排的航行要求,1960 年12月18日,川江航道處再次對滟滪堆進行清底爆破,炸礁270立方米。古歌謠里“瞿唐行舟絕”的情形終于成為歷史。
1956年12月18日,長江三峽青灘內(nèi)的絞灘站和信號臺。 攝影/張祖道/FO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