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平凡而普通的瑞士小村,靠近萊蒙湖,卻不在湖邊;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頂的白雪,卻與之相距遙遠。
赫本在這里生活了30年。她埋葬在這里。
A
在日內瓦和洛桑之間有一個叫莫爾日的小鎮(zhèn),小鎮(zhèn)在萊蒙湖邊上,樹木蔥翠,眾鳥翔集,安靜而悠閑。赫本常會到這里的菜場上買菜,或者沿著湖邊喂熱情的天鵝。她所居住的特洛什納村離這里只有兩公里,在莫爾日西南的一個高坡上。
晚年的赫本是聯(lián)合國的愛心大使。四年多時間,她去了埃塞俄比亞、蘇丹、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1992年底,她前往索馬里看望那些因饑餓而面臨死亡的孩子們,此時的她,已身患癌癥。從索馬里回來不久,她便在離這廣場不遠的家中離開了人世。
現在這個廣場就叫赫本廣場,廣場上有一個寬大的木亭,亭子里放著一個大水槽,一只水龍頭不斷地朝水槽里吐水。在歐洲每個村莊都有這樣的公共取水處,雖然現在人們家中都有了自來水,可是這裝置還是繼續(xù)保留了下來。廣場四周擺放著幾張木椅。沒有人。安安靜靜。只有一群一群的鴿子,來來回回地在廣場上踱步。赫本的花園,就在這廣場的邊上,只隔了一道柵欄。
花園很大,一直朝高處延伸著。赫本最后一次來到花園是在她去世前10天。她撫摸著每一棵樹,每一叢花,她告訴家人它們的習性,要他們好好照料。
正是春天,赫本花園里的草木依舊,草地上開著碎花,樹下落英繽紛,然而故居卻顯得十分頹敗。
赫本離開人世已經整整20年。
B
派克和赫本在《羅馬假日》里是令人惆悵的戀人。他們也從此結下了一生的友誼。
《羅馬假日》公演的海報上,醒目地寫著派克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卻放在毫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派克看到了,立即要求把他的名字更換成赫本。1954年,24歲的赫本因為《羅馬假日》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在領獎臺上,赫本激動得語無倫次,她說:“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p>
他們本可以成為合適的一對,彌補我們因為《羅馬假日》而帶來的遺憾??墒撬麄兿嘧R時,派克已經結婚。
派克把赫本介紹給了自己的朋友,36歲的俊美多才的梅厄。他們很快墜入愛河。在他們相愛的時候,派克卻與妻子分手了。
赫本嫁給了梅厄。派克送給他們的禮物,是一枚母親傳給他的蝴蝶胸針。
赫本的婚姻是不幸的。她說,家永遠排在第一位,事業(yè)才是第二位??墒撬€是沒能保住自己的家。在與梅厄離婚后,她又嫁給了一位熱情的意大利人。她多年之后才知道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花花公子。她竟為了這個花花公子息影七年。那是一個演員人生中最為寶貴的黃金時間。
赫本終于遇到真正的人生伴侶時,離她離開人世只有十年。最后的這十年,她終于過了一段平靜美好的日子。這一次,她沒有再結婚,她把這個人稱作自己的“靈魂伴侶”。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
在赫本的首飾盒里,一直珍藏著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針,那是陪伴了她40年的胸針,還如同新的一般。
派克已經77歲,他很老了,已經幾年沒有出過門。他從美國趕到瑞士的這個偏僻的小村,來參加赫本的葬禮。
人們把赫本葬在特洛什納村的小公墓。墓地朝著陽光,潔凈平和。一進墓地的大門,右邊緊靠著圍墻的,就是赫本的墓。
老邁的派克熱淚縱橫。他輕輕地親吻著赫本的棺木,哽咽著說:“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p>
C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雷莎修女在得知赫本病危的消息后,號召所有的修女徹夜為赫本禱告,祈求能使她奇跡般地康復。可是1993年1月20日凌晨4點,赫本還是離開了人世。
這一年,赫本64歲。
為赫本抬靈柩的是她的兩個前夫、晚年的“靈魂伙伴”羅伯特和她的知己——設計大師紀梵希。愛她的人們,不計前嫌地聚在一起,陪她走完最后一程。
這一天,成千上萬的羅馬人帶著鮮花來到臺伯河向她遙寄哀思,跟他們的“珍妮公主”告別。
20年過去,赫本的墓?jié)崈舻萌缢畡傁催^一般。一對衣著華貴、氣質優(yōu)雅的年老夫婦,默默地立在她的墓前。他們離開的時候,朝我點點頭。所有來這里的,都是懷著對赫本的愛的人。
赫本的墓十分簡樸,跟旁邊的墓看不出區(qū)別。只是在墓的十字架上,放著三個坐著的小天使。墓的周圍種了一圈蝴蝶花。有人剛澆過水,花兒開得正艷。石碑的旁邊,放著一束怒放的郁金香。
墓碑上簡單地刻著“AUDREY HEPBURN 19291993”。
2003年,赫本去世10年。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飾慈善義賣活動。在這批首飾里,有一枚是派克送給赫本的蝴蝶胸針。
派克第一次見到赫本時,赫本才24歲。派克從來沒見過這樣一個睫毛會像蝴蝶般跳舞的女孩。在赫本結婚的那一天,派克給她送了這枚藍寶石的蝴蝶胸針。赫本把這枚胸針戴了整整40年。
派克已經87歲了,他還是趕了過來,他用昂貴的價格又買回了這枚送給赫本的胸針。他握著這胸針,似乎還能感覺到赫本的心跳。一個多月后的6月12日,也是在凌晨4點,派克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赫本就是人間的天使,她用愛喚起了人們心底最溫柔最美好的情感。人們愛她,就像她愛人們那樣。只有愛才是永恒的美。
(摘自《阿爾薩斯的一年》,重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