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適用話題】承諾與代價 腳踏實地 執(zhí)著
王石曾看過一本《走進空氣稀薄地帶》,書里記錄了1996年5月10日4支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遭遇的重大災難——突如其來的一場特大暴風雪,使4支登山隊中的12人相繼喪生,而臺灣登山隊的損失最為慘重,9名隊員中,只有高銘和一人僥幸活著回來。
高銘和劫后余生回到臺灣,在醫(yī)院住了整整一年,因為嚴重凍傷,他歷經(jīng)了15次手術(shù),切除了手指、腳趾、雙腳后跟和鼻子,加上移植整形,可謂“千刀萬剮”。
王石在看完這本書后,對高銘和不顧隊友喪生,還執(zhí)拗繼續(xù)登頂?shù)呐e動完全沒有好感。直到在臺灣遇到了高銘和,才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高銘和說:“登山前,我已經(jīng)與一家出版社簽訂了合同,要我拍《中國百岳》,就是拍最有名的一百座雪山。是人家出版社贊助我來登峰的,那就需要我登頂啊。同伴沒了,我半途而廢不登了,不是違約嗎?我怎么向出版社交代?”
高銘和的回答,給了王石極大的沖擊。尤其得知高銘和截肢后生活潦倒,老婆也跟著別人跑了,而簽約的那家出版社也已經(jīng)倒閉后,他根本不用再承擔責任了,但他還是堅持要拍完《中國百岳》。王石感嘆道:“他的契約精神,值得所有人深思,在當今這個社會,這種精神更需要大力弘揚。”
高銘和拖著殘缺之身,已經(jīng)完成了73座雪山的拍攝,還剩27座雪山?jīng)]有拍,王石對他說:“剩下的那些山,你就不要登了,我安排飛機直接帶你上山?!钡桓咩懞途芙^了:“我必須腳踏實地到那兒拍,我不能擅自違約自毀形象。”
王石感慨道:“為了一紙契約,高銘和已經(jīng)付出了慘重代價,而當他說出‘腳踏實地這四個字時,我終于理解了他是在完成一種使命,我在震撼的同時,更多是對他履行契約精神的由衷敬佩?!?/p>
【素材分析】你的承諾是什么,行為又是什么?當兩者合二為一就是值得敬重的你。承諾是什么?是一言九鼎,是駟馬難追。膚淺地說,毀約是自毀形象;深刻地講,毀約是自降做人的高度。讓王石敬佩不已的登山家高銘和的所作所為,正是契約精神的映照,也給我們樹立了一面誠信的旗幟。
【速用名言】
1.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前蘇聯(lián)作家 高爾基
2.遵守諾言就像保衛(wèi)你的榮譽一樣?!▏骷?巴爾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