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曾經(jīng)因為《虎媽戰(zhàn)歌》一書而聞名的“虎媽”蔡美兒的二女兒,像四年前她的姐姐一樣,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似乎再次印證了虎媽教育方式的正確。
不過,同一年,在加拿大,亞裔“虎媽”比奇的女兒詹妮弗卻因雇兇謀殺自己的父母而被法院宣判無期徒刑。與蔡美兒一樣,從越南移民到加拿大的哈恩和比奇夫婦,對女兒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從四歲起就讓她練習各種溜冰、鋼琴、武術、游泳等特長,而且在學業(yè)對孩子嚴格要求,這導致了詹妮弗在拿到B這樣的好成績都不敢給父母看,轉(zhuǎn)而偽造成績單為A才敢拿出來。面對父母對自己的過高要求和巨大的壓力,詹妮弗不得不頻繁作假,最后連大學錄取通知書都是偽造的。事情敗露后,詹妮弗找來男友策劃了的謀殺父母的活動,最后她的父親被重傷、母親比奇被殺死。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以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歷高低來判斷教育是否成功,這種觀念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功利性,這其實是家庭教育上的失誤。
一方面,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虎媽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另一方面,虎媽教育的某些做法成功的前提是與孩子有著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并不是一味地嚴厲要求。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理智冷靜,在愛和嚴格管教的方式上不能走極端,孩子的教育需要平衡。
首先,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成功教育孩子的基礎。孩子需要認可父母的權威,這種認同感是父母能夠有效施教的前提,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進行良好的共情和溝通,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給予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帶;平時多聽傾聽孩子的意見,給孩子自我選擇的機會。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關注和傾聽,自然會對他們產(chǎn)生良好的依戀。在這個基礎上,孩子就更能理解和服從父母的要求,否則孩子即便使畏懼父母的打罵而違心服從,將來也可能出現(xiàn)叛逆的行為。
其次,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慕逃绞健=逃⒆硬]有一個標準化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不能簡單地照搬他人的方法,應該從孩子自身的特點出發(fā)。有些孩子敏感脆弱,就需要更多愛的鼓勵,父母對他越責罵,孩子越畏首畏尾,做事越容易出錯。有些孩子主動性強、自制力差,父母可以相應制定規(guī)則,多一些約束。
另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幼兒時期需要更多無條件的愛和陪伴,這是建立親子依戀的關鍵期;小學時期的孩子需要習慣和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青春期階段的孩子需要逐步放手,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總之,教育需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沒有什么速成的方法。
(孫云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