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 濤
丘吉爾破產(chǎn)后
◎毅 濤
1940年5月,新當選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陷入了一件讓他頭疼的事情,那就是從哪里找到一筆錢付款給他的裁縫。找丘吉爾要賬的不僅僅是裁縫,還有手表商、紅酒行以及印刷公司。為此,首相先生提空了個人銀行賬戶上的所有現(xiàn)金,但還是杯水車薪。
這位非常懂得消遣的政治家喜歡到巴哈馬群島的沙灘或是地中海的豪華游艇上享受陽光假期,買過數(shù)不清的正宗法國香檳、古巴雪茄、高級定制的燕尾服套裝,還進行了一系列并不怎么成功的房產(chǎn)投資。按照現(xiàn)在的購買力計算,到19世紀30年代末,丘吉爾已經(jīng)欠下高達375萬美元的債務(w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丘吉爾都是英國國會議員,這種顯赫的政治身份使一些商家敢于賒賬或是貸款給他。到最后,英國政府甚至不得不幫他償還一部分欠在酒水行的債務(wù)。為了解決債務(wù),丘
吉爾唯有依靠那些平常和他有來往的資本家——他十分擅長從那些有政治訴求的富豪身上“合法地”攫取一些財富。
丘吉爾的薪水顯然不能滿足他日常的奢華生活。在那個沒有投資銀行愿意出高價請政客演講的時代,寫作是丘吉爾開源的唯一辦法。1930年,他發(fā)表了超過40篇文章,還簽下了三部著作的合約。1931年,丘吉爾在紐約遭遇一場車禍,他居然為此聯(lián)系出版機構(gòu),表示自己可以就此寫出一篇有關(guān)人生無常的文章。
1938年初,丘吉爾就基本上破產(chǎn)了,但當他1945年離任時,手頭相當寬裕。在這期間,一系列電影合約帶給他的現(xiàn)金流實際上遠多于政治交易帶來的財物回報。
那時,他要出版一部戰(zhàn)時回憶錄用來賺錢的想法也開始成形。他要求自己的私人秘書收集好所有戰(zhàn)時的文件,并標注為“個人時刻”。離開首相官邸時,他打包了整整68捆資料。丘吉爾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回憶錄》在全球范圍內(nèi)創(chuàng)下非虛構(gòu)類文學的銷售紀錄,銷售額折合今日購買力約為2750萬美元。
(從容 摘自《看世界》2016年第2期 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