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春燕,劉 倩
(北京印刷學院體育部,北京 102600)
實驗與調(diào)查
計時訓練法對羽毛球技術和體能影響的研究
龔春燕,劉 倩
(北京印刷學院體育部,北京 102600)
現(xiàn)代羽毛球運動技術的發(fā)展以“快”字當頭,在整場比賽中運動員要進行連續(xù)不斷地加速、變速。以大學生羽毛球愛好者20人為實驗對象,將他們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人,實驗組用計時的訓練方法來訓練,對照組按照普通的訓練方法來訓練,3個月后,對2隊進行技術測試和比賽。研究結果:實驗組的勝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在多拍回合下,拿下這一分的概率高;實驗組在短回合內(nèi)得分能力強;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實驗組的身體姿勢較對照組重心更低、移動更快,體能下降沒有對照組明顯,特別是比賽中出現(xiàn)多拍對抗時,實驗組勝率更高。
計時訓練法;羽毛球;比賽能力
現(xiàn)代羽毛球比賽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要求運動員們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假若平時訓練不足,體能儲備不夠,那么很有可能難以適應這種強度,如若平時有了這個體能儲備,那么就能在場地上自由發(fā)揮。羽毛球的另一個特點是技術要求高和運動強度大,重復完成持續(xù)時間短但強度劇烈的動作。這些特點,加上比賽時的爆發(fā)性,羽毛球在80㎡的場地舉行,要求速度快、技巧高。每場比賽都要最大程度地使身體運動。一些研究人員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認為羽毛球比賽中,每個擊球回合(即從發(fā)球至球落地)平均需要5s的運動時間,緊接著平均5~10s的間歇休息時間(即球落地至下次發(fā)球)。世界頂級選手每個擊球回合需要將近8s的運動時間,而間歇休息時間為16s。年輕的國際中等水平運動員平均每個擊球回合3.6s和9.8s的間歇休息時間。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計時訓練法對羽毛球技術和體能的影響為研究對象,以20名普通大學生羽毛球愛好者為實驗對象,訓練前對他們的技術和比賽能力進行測試,再結合他們平時的訓練表現(xiàn),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每組各10人。
1.2 研究方法
計時訓練法主要是針對羽毛球的比賽回合時長、間歇時長及整個比賽時長來安排訓練的時間和強度,將訓練特意加入10s、40s和120s這3個訓練時長,10s的時長主要是短時間得分能力的訓練,40s時長主要是相持能力的訓練,120s時長主要是保持低重心連續(xù)移動能力、揮拍能力的訓練。在這3個月內(nèi),實驗組主要按照計時訓練法展開訓練,對照組就按照平時的常規(guī)訓練展開訓練。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是每周2次,每次2h的訓練,實驗組的訓練是計時訓練法2h,每次間歇8~10s。
表1 實驗前數(shù)據(jù)對比
表2 實驗后數(shù)據(jù)對比
實驗前后對2組隊員的高遠球、殺球及后場高遠球結合前場挑高球3個技術進行測試,每個技術測試20個球,大概2min時長,測試數(shù)據(jù)見表1。從表1可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大,3項指標幾乎沒有什么差異。他們3項技術的成功次數(shù)都大于符合要求的個數(shù),達到要求的個數(shù)普遍偏低。
從表2可以看出,經(jīng)過3個月的訓練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成功個數(shù)和達到教師要求的個數(shù)相比較于實驗前都有所進步,但實驗組相對于對照組來說,最大的進步是達到教師要求的個數(shù)明顯上升,實驗前3項指標達到教師要求的個數(shù)相差不超過1個,實驗后實驗組3項指標達到教師要求的個數(shù)多出對照組平均4個,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說明計時訓練法對實驗組隊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個月后根據(jù)教練的觀察可以明顯看出,實驗組的10s內(nèi)移動能力和得分能力普遍高于對照組,對照組的進步?jīng)]有實驗組明顯。正是因為平時的訓練中注重這10s內(nèi)的訓練,使得隊員無論是從體能上還是心態(tài)上都有大于實際比賽的儲備,所以在比賽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他們能調(diào)動自己的儲備來適應比賽,而對照組因為沒有采取相關的措施,所以他們在這10s內(nèi)的體能儲備和心態(tài)上都沒有實驗組的量,所以實驗組的表現(xiàn)比對照組好。
表3 實驗前后2組比賽勝率對比情況 百分比/%
實驗前2組的勝率差別不大,實驗后實驗組的勝率明顯大于對照組。實驗前實驗組高出對照組1.6%的勝率,實驗后實驗組高出對照組18%的勝率??梢钥闯?,3個月后實驗組的勝率明顯升高。在本次實驗組訓練中,40s的訓練方式主要是連續(xù)揮拍練習40s、連續(xù)多球練習40s、小比賽40s(失誤的話教練快速補球)等,每個40s結束后休息8~10s。從最后的比賽和測試來看,實驗組的隊員更能夠適應多拍回合,在多拍回合中,他們的連續(xù)性和比賽能力強于對照組。在本次實驗中,實驗組的隊員主要是采取蹲杠鈴120s、低重心移動120s、高抬腿120s、跳躍練習120s等方式來完成這120s的訓練。實驗結束后可以看到,實驗組的隊員在比賽中更能夠以良好的身體姿勢完成比賽,他們的重心更低,當然他們的得分能力和防守能力也更強。而低重心對任何高水平羽毛球比賽來說都是更有優(yōu)勢的。
3.1 運用計時訓練法更加有利于學生提高技術的穩(wěn)定性和短回合內(nèi)的得分能力。
3.2 運用計時訓練法能提高學生的對抗儲備,更加有利于學生在緊張的比賽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多拍相持能力明顯增強。
3.3 通過計時訓練法的訓練,學生保持良好的身體姿勢能力和意識較普通的訓練法強。
[ 1 ]陳文聰,周永平.羽毛球比賽時間結構和能量代謝特征的研究[ J ].浙江體育科學,2011(3):118-120.
[ 2 ]張洪寶.現(xiàn)代羽毛球競技特征及創(chuàng)新訓練[ 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50-52.
[ 3 ]李裕和,林文技.羽毛球比賽時間結構與供能特點的研究[ 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7(3):27-31.
G847
A
1674-151X(2016)12-04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4.022
投稿日期:2016-11-10
龔春燕(1989—),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