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彥,劉新伢,高志才,李開文,李曉通
(1.文山學院 體育學院, 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吹槍運動“動”態(tài)文化屬性的恢復
周山彥1,劉新伢2,高志才1,李開文1,李曉通1
(1.文山學院 體育學院, 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云南 文山 663099)
通過文獻資料、田野考察、深度訪談和比較研究法,以村落原生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現代化改良為邏輯起點,采用質的研究范式分析了原生態(tài)苗族吹槍的“動”文化特征;與代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最高競技的民運會吹槍運動規(guī)則展現出“靜”文化特征進行比較。認為改良苗族吹槍運動,應重新思考吹槍在民運會賽場上的靜態(tài)打靶形式。在現代傳承中以“打人靶”的形式恢復吹槍“動”文化特征,對豐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吹槍;文化屬性;恢復
蔚藍的天空,巍峨的青山,清澈的泉水,茂盛的叢林,清脆而爽朗的鳥聲是踏入馬林村的第一印象。村民房舍依山而建,伐木拓土而立,道路蜿蜒崎嶇,猶如巨龍,險峻而優(yōu)美。這仿佛是云南卡斯特地貌環(huán)境下村落的普遍外衣,但是與其他村落不一樣的是,馬林村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村民喜好吹槍,技術精湛、吹槍外觀造型精美。這里的苗族先民憑借古老的狩獵文化記憶,創(chuàng)造了吹槍,吹槍苗語稱“盞炮”?!氨K”是名詞指中空的圓形管道物,“炮”是動詞,意為用子彈攻擊,攻打的意思,組合起來即用子彈放在圓形管道里攻擊、攻打的意思。
馬林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董干鎮(zhèn)境內,與越南社會主義國家北部接壤。東經105.18°北緯23.43°海拔1635 m,年平均氣溫14.7 ℃,年均降雨量1523.6 mm。屬于滇東南巖溶高原南部邊緣斜坡地帶,為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地形。距省會昆明480 km,州府文山170 km,距麻栗坡縣城113 km,20世紀80年代通公路。全村植被以喬木、灌木、草本植物所形成的立體的植被群,2012年的森林覆蓋率52.9%,是鳥類生息繁衍的天然場所。
狩獵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生產方式,也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的習俗,曾經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追溯歷史,苗族的生產、生活方式經歷了狩獵、采集、畜牧等初始階段,其后發(fā)展到了以農業(yè)為主,兼及狩獵、采集、畜牧等的較高階段。原生態(tài)的吹槍即是在以農業(yè)為主,狩獵為輔的高級階段的產物,主要內涵是建立在人與動物之間的博弈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博弈。鳴禽體小而靈活,長有復眼,視野開闊,成群集對出行捕食。鳥巢棲息在草叢,樹枝從中,以草類、樹木的果實,人類耕種的糧食,害蟲為食。吹槍狩獵鳴禽時,通常是自下而上,瞄準樹枝上的鳴禽進行攻擊,鳴禽自上而下觀察人類的行為,形成人與動物之間的動態(tài)博弈。它們見到陌生人闖入它們的領地,帶頭的鳴禽會發(fā)出警示聲。有的會見狀飛走,有的會繼續(xù)留在枝頭。這時捕獵者需眼動、手動、腳動。
1.1 眼動
眼觀三路:上觀鳥兒的行蹤,尋找射程范圍內的獵物。鳥兒在大自然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保護色,為獵人鎖定目標增添了許多困難。但是恰恰鳥兒的活潑好動暴露了自己,很多時候獵人都是依靠鳥兒在其原地跳動的瞬間才能鎖定獵物;中觀手上的彈丸,槍管的潤滑程度。觀察的彈丸的大小是否合適,有經驗者可憑手指感覺搓定彈丸,一般射擊3次需灌水潤滑槍管。彈丸由當地的黃泥澆水揉制而成,綠色環(huán)保,成本低廉,揉制成功的子彈塊可以獨立粘付于槍拖之上,粘性極好。下觀腳下的路,觀察腳下地面是否有凹地,是否有石頭,是否有干脆的樹枝。一則防止踩踏避免自己受傷,二則防止自己的行動被獵物發(fā)現和腳下發(fā)出聲響趕跑獵物。
1.2 手動
當發(fā)現獵物時,左手拿槍,右手搓試彈丸。槍管是由內徑0.015~0.018 m,長1.3~1.5 m的竹子制成,當地稱為薄竹,獨特之處在于中間沒有竹節(jié),竹節(jié)兩頭的直徑相差0.001 m,單顆竹子高達10 m,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右手搓出的圓形球體必須要大小合適,能充分利用槍管兩頭的內徑差帶來的氣壓差,最大限度地增強子彈的出槍速度。除此之外手上還要負責托槍瞄準,在叢林中扒開或折斷檔路的樹枝,對打下來的獵物進行裝袋處理等動作。
1.3 腳動
腳動往往是以眼動、手動一起的,當鎖定獵物之后,必須依靠腳步的快速移動來找尋射擊的最佳位置,需要找尋獵物與槍頭之間有無其他物體遮擋子彈飛行路線,獵物頭部是否正對獵人,獵物頭部正對自己命中率很低,因為長有復眼的鳥在子彈出堂時還有能力飛走。最佳位置是鳥頭背對、側對槍頭,槍頭與鳥頭之間沒有其他物體遮擋,如果遇到風還要根據風向調整射擊的位置和角度。
眼動、手動、腳動三位一體構成吹槍狩獵的“動”態(tài)文化特征,由于吹槍是無聲槍,因此獵人往往需要“補射”,當第一槍未能擊中獵物時,可以“補射”第二槍,第三槍。有經驗的獵人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射擊6次到8次。每一次的彈丸都是現場搓捏,因為提前搓捏彈丸脫水后會干裂,不易射中。這就要求手指的快速搓捏,鍛煉末梢感覺神經。在射中獵物之前往往需要慢速,輕盈的腳步靠攏獵物,當射中獵物之后往往需要快速的腳步、猛烈的的行動在最快時間抓住獵物。因此射擊前后的腳步也是不一樣的。
2.1 靜態(tài)靶環(huán)
吹槍被云南省民運會組委會定義為射擊類項目,并依照射弩的規(guī)則制定了吹槍規(guī)則。分立姿射擊、跪姿射擊兩種射擊姿勢,靶環(huán)為圓型靶環(huán),男女立姿靶環(huán)中心高度1.3 m,男女跪姿靶環(huán)中心高度1 m。男子射擊距離為15 m,女子射擊距離10 m。圓形靶環(huán)由小到大依次3環(huán) (直徑0.251 m)、4環(huán)(直徑0.214 m)、5環(huán)(直徑0.182 m)、6環(huán)(直徑0.152 m)、7環(huán)(直徑0.122 m)、8環(huán)(直徑0.091 m)、9環(huán)(直徑0.06 m)、10環(huán)(直徑0.03 m)[1],比賽以累計中靜態(tài)靶環(huán)數高者為勝。
2.2 靜態(tài)射擊姿勢
吹槍有立姿和跪姿兩種射擊姿勢。規(guī)則規(guī)定吹槍“立姿身體站立,兩手前后握住槍管,槍身不得接觸除手指手腕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跪姿一腿屈膝、腳掌著地與另一腿彎曲、膝蓋和前腳掌或腳尖著地成三角支撐,臀部坐在膝蓋著地的后腿上兩手前后握槍,槍不得接觸身體其他部位[1]”,依據射擊項目的特點,要求運動員必須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與身體姿勢的固定。因此吹槍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只能集中精力,調整呼吸,調整心率,讓呼吸肌保持機械性收縮與舒張,已完成規(guī)定的機械而靜態(tài)的射擊動作。
2.3 民運會吹槍的靜態(tài)文化緣由
當前民運會賽場上的吹槍競賽,最主要的核心要素是“靜”。在當前規(guī)則范圍內,要求運動員以10 m(女子)或15 m(男子)的距離,以目標為高度1.1 m,直徑0.03 m(10環(huán))靶環(huán),以射中靶環(huán)的靶位高低來計算分數。吹槍與步槍,射弩發(fā)力不同,吹槍依靠人體呼吸肌發(fā)力提供動力,而步槍依靠火藥,射弩依靠彈性勢能提供發(fā)力。由于在肌肉收縮過程中,以近端骨骼為著力點拉動遠端骨骼或組織向近端骨骼靠近。因此吹槍在吹射過程中人體在矢狀面和橫狀面均要發(fā)生較大的動態(tài)的偏離。為提高成績,除了保持支撐穩(wěn)定之外,要求吹槍的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每一次呼吸肌收縮所造成的人體動態(tài)偏離降到最低。在當前規(guī)則規(guī)定下,要求最優(yōu)秀的吹槍運動員的呼吸肌肉發(fā)力,需要與步槍的火藥燃燒,射弩的弩肩彈性勢能儲備一樣機械而穩(wěn)定。對呼吸穩(wěn)定性的過份要求,將人的動物屬性,運動屬性引向機械的“靜”態(tài)文化氛圍中。
科學體育的本質蘊意是通過科學合理的體育練習,達到積極改善人體自身自然,導致人體發(fā)生積極變化,增強體質的目的。吹槍在當前的規(guī)則、器材背景下,一個人只能站在10 m開外僅僅依靠站立或跪地瞄準靶環(huán)直徑為0.03 m圓形物體吹射,鍛煉的只是人體“靜”態(tài)的穩(wěn)定性。與發(fā)展身體靈敏性、爆發(fā)力、奔跑、跳躍等體育特征相去甚遠,而原始的吹槍動態(tài)文化特征對于發(fā)展人體的靈敏、奔跑、甚至跳躍能力均有關系,策略性與娛樂性也大大降低。
日本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與中國的馬良曾在近代分別對日本的柔術與中國的武術進行改良。嘉納治五郎“從對青少年教育的目的出發(fā),以東方的柔術為基礎,將傳統柔術里那種殘酷的生死決斗形式加以改造,使之成為具有文化游戲性質和教育性質的勝負競賽的對抗形式促使青少年在練習過程中達到鍛煉體魄和培養(yǎng)意志的雙重教育目的[2]?!弊罱K柔道成為“一項全世界流行的體育運動;他對道服、儀式、段位制的修正與改造,又使得柔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品牌標志[3]”。馬良改良新武術“是在參照德式兵操的編排與練習方法[4]”,改良中國武術。最終柔術走向了奧運會賽場,新武術改良宣告失敗。德式體操政治色彩較為濃厚,注重培養(yǎng)人協調行動的能力、克服障礙的能力與意志品質,對人體生理特點有所忽略,不注重人體均衡發(fā)展。德式體操體系孕育與德國,深受德國及其歐洲文化熏陶,當時的中國軍官將領馬良,依照德式體操改變中國武術,并讓中國人練習改良過的新武術,由于文化差異太大,不符合當時社會的需求,最終導致失敗。
民運會吹槍“靜”態(tài)打靶規(guī)則仿照西方射擊運動規(guī)則,在高校教育傳承過程中“三分鐘熱”現象較為明顯。因此需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對民運會的吹槍競賽形式進行改良,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身體,心理進行鍛煉。
3.1 將靜態(tài)的靶環(huán)改良成動態(tài)的“人體”靶環(huán)
學校是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重要場所,青少年是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主要對象。青少年處于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時期,心肺功能的發(fā)育尤為重要,吹槍對于發(fā)展學生的心肺功能具有獨特的作用。但是如果照搬民運會吹槍比賽規(guī)則和比賽形式,那么將限制青少年心肺功能的發(fā)展,因此必須將吹槍的原始文化與青少年的身心發(fā)育特征相結合。原生態(tài)的吹槍運動,所射擊的目標乃是動態(tài)的鳥兒或松鼠,它們不可能在原地靜態(tài)待很長一段時間,總是保持動態(tài)的緊張躲避敵人狀態(tài),因此吹槍靶是動態(tài)而不是靜態(tài)的。經過高校為時3年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吹槍“打人靶”游戲已連續(xù)三屆獲得學生的一致好評,見圖1。比賽規(guī)則如下:
第一條;將隊員分為正反兩個組,帶上護目鏡,穿上射擊位置區(qū)位圖,隊員可以是1對1;2對2;3對3;4對4。
第二條:每名隊員手持一桿槍(通常是短槍,長度為0.75 m),一團面粉混水后制作的粘性合適的面團。
第三條:射擊時間為5分鐘。
第四條:設立總裁判兼計時長一名,分裁判的數量以場上隊員的數量一致,每名裁判頂住一名隊員。如場上是3對3則需要6名分裁判,分別記錄其得分情況。
第五條:射擊的基本動作及要求,在5分鐘時間之類,比賽雙方在各自的射擊區(qū)域,自行搓揉自己手中的面團作為子彈,以擊中對方固定的射擊部位為目標,每射中一次,得一分,最終以團體總分多者為勝,單場可設立最高射擊王。對跨出射擊區(qū)的隊員扣除本人所有得分,并立刻驅逐下場。
圖1 “打人靶”比賽
3.2 將鋼針子彈改良為面粉加水揉制而成的球形彈丸
民運會比賽所采用的鋼針對人體殺傷性較大,因此吹槍動態(tài)“打人靶”必須將子彈進行改良。原生態(tài)的吹槍運動以本地的黃泥或者白泥為子彈,經過簡單加工處理之后粘性極強,用手搓泥泥土,使之以槍管直徑相吻合,子彈直徑大約為0.01 m,見圖2。
圖2 吹槍自制子彈
由于吹槍射擊時用嘴直接吹射槍管,因此槍管上遺留的黃泥會污染口腔,因此被民運會組委會改編成鋼針加塑料尾翼。為遵循原生態(tài)文化,經過仔細研究與推敲,將民間的泥土用面粉代替,既可以免除衛(wèi)生問題,又與原生態(tài)文化相吻合。改良靶位和子彈后的吹槍運動,摒棄了民運會賽場上的靜態(tài)文化特征,運動員吹射過程中可以擺各種姿勢,指揮隊友協作,培養(yǎng)團結合作能力,是一項很好的訓練準確性、靈活性和反應能力的項目。
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下來,可供后人繼續(xù)開發(fā)不同的健身、娛樂方法,維護文化多樣性。如果沒有前人留下來的吹槍歷史文化,就不可能產生吹槍打人靶游戲,與跑、跳、投等乏味的田徑運動項目比較而言,與足球、排球等難度系數較高的大球比較而言,與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難度系數較高的小球比較而言,吹槍“打人靶”通過簡單介紹規(guī)則后即可上場比賽,更俱趣味性而不乏民族特征,是一項全新而值得推廣的運動。
4.1 發(fā)展學生身體機能
吹槍打人靶游戲,屬于隔空對抗項目,人與人之間依托子彈進行間接對抗。每個人在場上都處于槍林彈雨的情境中,需要及時的奔跑、跳躍、閃躲,依靠制造假動作、快速側身閃躲、移動腳步找尋機會攻擊對方,運動激烈程度較大。3 min以后心率在150次以上,身體發(fā)汗,可觀測到頭部有明顯的汗珠。對于發(fā)展學生的靈敏性、下肢快速移動能力、軀干的靈活性、全身的協調性、肺活量有明顯的作用。同時發(fā)展神經系統的反應速度、手指末梢神經的敏感性具有獨到作用。
4.2 具備科學體育階段高策略性特征
人類已經步履蹣跚經歷了原始社會、封建社會,體育也經歷了原始體育、經驗體育步入科學體育階段??茖W體育階段的運動項目具有高策略性特征?;@球有幾十套甚至幾百套進攻、防守戰(zhàn)術,在場上的每一個運動員每時每刻都可以根據場上變化做出策略性的改變。在羽毛球單打或雙打過程中,每一位進攻隊員在每一個位置都可以將球打向對方的不同位置,造成對方的壓迫性失誤。吹槍打人靶游戲可以容納多人參與,在場上的隊員可以相互配合、掩護,策略性地選擇攻擊對方的隊員,在場上的的每一個得分區(qū),任何時間都可以形成防守和攻擊。
4.3 傳承、改良民族傳統體育
學校是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主戰(zhàn)場,是民族傳統體育改良的主戰(zhàn)場。古茨穆斯以學校為主要陣營,創(chuàng)編《青年體操》被全世界各國翻譯成各種文字,解決了工業(yè)社會對大批勞動者身體素質的需要,被譽為近代體育之父。施皮斯受古茨穆斯的影響將德國楊式體操體系融入學校,取得不朽的成績,被譽為德國學校體育之父。日本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將日本本來即將消亡的柔術加以改良,其陣地仍然是學校。因此傳承與改良民族傳統體育,其主要陣營在學校,挖掘民族傳統體育的人文精神,改良民族傳統體育的物態(tài)文化,使之在鍛煉學生體格,完善學生人格中發(fā)揮作用。一項運動受到青少年喜歡之后,那么關于傳承就順理成章了。
吹槍之所以能在當地延續(xù)300余年,關鍵在于村民對吹槍狩獵過程中“動”態(tài)打獵技術的難度與打獵的艱辛的認同,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所建立起來的對于狩獵者產生的英雄崇拜情結。英雄崇拜情結與苗族古老的狩獵文化相吻合,構成了吹槍穩(wěn)定的傳承模式。在該模式下男人們的吹槍行為受妻子,孩子、族內的認同與監(jiān)督,孩子的吹槍模仿被賦予英雄的期望。時光荏苒、時代輪回,演繹著獨特的地域文化。然而民運會的靜態(tài)打靶變成了沒有觀眾、沒有底蘊、沒有樂趣的三無運動,為了比賽而比賽,為了傳承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現代改良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關系到全人類文化多樣性和精神遺產的保護、傳承等重大問題。
[1] 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云南省體育局.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競賽和表演規(guī)則及裁判法[M].昆明:云南省人大辦公廳印刷廠,2010:313-314.
[2] 余建華.嘉納治五郎與日本柔道的發(fā)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4(7):60-61.
[3] 鄧正龍.教育體系下日本柔道的現代改革歷程——兼論嘉納治五郎的重要貢獻[J].體育學刊,2013(3):115-118.
[4] 馬廉禎.馬良與近代中國武術改良運動[J].回族研究,2012(1):37-44.
Restoration of Dynamic Culture Features of Blow Gun
ZHOU Shanyan1, LIU Xinya2, GAO Zhicai1, LI Kaiwen1, LI xiaotong1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mov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mong original ecological blow gun; and compares it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National Minority highest competitive rules of the sport blow gun showing the “calm”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fi eld investig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comparative study, taking modern improvement of primitive villag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a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paradigm. We think improved Hmong blow gun movement should rethink blow gun shooting static form in the National Games stadium. In modern inheritance, restoring blow gun“mov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y “human target” form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 fi cance fo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blow guns; culture features; restoration
G852.9
A
1674-9200(2016)06-0106-05
(責任編輯 查明華)
2016-10-12
文山學院轉型發(fā)展研究項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與教學轉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zx20150305)。
周山彥,男,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體育歷史及少數民族體育研究;劉新伢,女,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助教,碩士,主要從事少數民族文化及學前教育研究;高志才,男,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學院體育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