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陽山縣陽城鎮(zhèn)中心小學 麥玉杏
?
語言文字訓練四重唱
文陽山縣陽城鎮(zhèn)中心小學麥玉杏
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掘文本里的可以進行語感培養(yǎng)、語言積累、語言轉換表達以及進行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練習的訓練點,結合語言形勢以學生為本多渠道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啟發(fā)引導學生比較理解、揣摩體會、歸納積累、遷移運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正確運用語言是語言訓練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要扎根文本,引導學生扎扎實實練習語言文字運用。這樣做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落實了語言文字訓練。如S版第六冊《廬山的云霧》一文,作者用詞優(yōu)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語言訓練提供了很好的憑借。特別是第二自然段作者以其獨特而豐富的想象及恰當?shù)谋扔?,形象地寫出了纏繞在廬山上不同方位的云霧的獨特姿態(tài)。我在教學這一自然段時,引導學生認真地反復朗讀文本,并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接著說說形狀的特點。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品析:這段話是圍繞哪個詞來展開描寫的?這個自然段重點寫了廬山云霧的四種姿態(tài)分別是()、()、()和()。作者把這些云霧分別比作(),(),(),()。通過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從中體會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美妙無窮,也深入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最后,我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想象畫面,體會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讓學生想想該用一個什么詞連起來,學生說“像……像……像……”。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用這樣的句式說說課文中沒有提到的景象。如你還看到哪些位置的云霧,它像什么形狀?學生通過想象,用比喻句對云霧進行一番描述:有的說“那盤繞在山底的云霧,就像是一條大蟒蛇?!?,有的說“那半山腰的云霧,就像一只雄赳赳的公雞。”……因為課文已經(jīng)提供了造句的內容,學生有話可說。在學生充分練說的時候,思維被激活了,想象力也豐富了:把云霧想象成了各種物體,突出了云霧變化的有趣和千姿百態(tài)。這樣一來,師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表達的形式上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
課堂上真正的“活”,必須以扎實的訓練為基礎,根據(jù)學生實際,想方設法讓學生學得主動、活潑。在大力倡導自主學習的今天,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時,我們要拋開陳舊的思想,不限制、不規(guī)定、不統(tǒng)一學生的答案和結論,要注意講究方法,倡導學習途徑的多樣性。應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多想與眾不同的方法。如在教學S版第六冊《在金色的海灘上》一文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直觀感受貝殼的美,并結合課文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貝殼美的句子,然后要求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詞語形容它們。學生反應熱烈,有的說“五光十色”,有的說“千奇百怪”,有的說“形態(tài)萬千”、“形狀各異”……我再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chuàng)造愿望被激發(fā)了,學得活潑、主動,語用訓練也收到了實效。另外,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語言運用,可以把原本單純的理解訓練轉換成表達訓練,讓學生把理解到的東西靈活生動地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習了S版第八冊的《鯨》一文后,學生了解了鯨的特點及生活習性,對作比較、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課堂上除了請學生運用本文的寫作方法練習介紹幾種常見的小動物,還可以啟發(fā)學生為鯨寫個介紹牌。設計這種練習既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解語言,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具有多方面的綜合效應。“活學理解”和“靈活運用”融于一體,相得益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在品味字義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積累內化,把知識化為技能。而在落實這一訓練過程中要求“實、活”的同時,更要注重趣味性。興趣是樂學的源泉,教師要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實際等手段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求知充滿樂趣,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從而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S版第十冊的《少年閏土》一文時,我把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結合起來訓練,抓住課文中描寫連續(xù)動作的句子作為切入點,指導學生找出文中閏土捕鳥時的動作描寫,進行品詞析句,多讀多思,理解課文。這樣的設計能以學生的語言訓練為核心,又與文本相輔相成。隨后我又創(chuàng)設“書蟲”看書的情境,讓學生用上幾個連續(xù)動作的詞練習說話。有的學生說:“下課鈴響了,書蟲迫不及待地從座位上走到圖書角,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庇械膶W生說:“下課鈴響了,書蟲連忙從座位上站起來,沖向圖書角,拿起一本書,翻開書本,邊走邊看?!薄瓕W生既學到了動作描寫的方法,又體會了人物心情,認識了人物品質。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