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州市梅縣區(qū)瑤上中學 朱耀芳
?
讓思品課堂活起來
文梅州市梅縣區(qū)瑤上中學朱耀芳
新課標明確指出,思想品德課應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目標,并強化了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因此,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就成為思品課的重點和難點。但是,現實教學中,很多學生不喜歡上思品課,甚至對思品課存在抵觸情緒。中學生思維活躍,自主意識在增強,但是逆反心理也在增長,他們不喜歡“被”教育和死記硬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探究現實問題,在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和機會,讓他們真正“動”起來,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之間的多邊互動。
一堂課的開始就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悠揚、動聽、氣勢磅礴的前奏,必然能夠吸引聽眾。一個新穎有趣的導入,自然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他們的參與熱情。導入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一節(jié)課的質量。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不同方式。新授課前,我一般是運用一些故事、趣事或貼近實際生活的事例、社會熱點問題等,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做負責任的公民”一課時,我先用吳菊萍、張麗麗、郭明義等模范人物的事跡導入,聲情并茂的講述一下子吸引了學生。這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提出問題:“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榜樣?”“我們愿不愿意向他們學習?”“我們如何做才是負責任的公民?”等等,以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這時,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睡覺或者走神現象明顯減少。
事實證明,好的導入能激起漣漪,甚至是浪花;明確的任務,則能牽住學生的神經,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就必須引導學生愛學、樂學。情境教學法能讓學生自主體驗、互相交流,歸納遷移。在場景感知的基礎上,通過體驗和感悟,獲得新知識,培養(yǎng)情感,發(fā)展個性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既能激發(fā)參與學習的熱情,又能使學生充分運用已知的經驗做到心中有數,言之有物。
我在講授“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一課時,創(chuàng)設了多個情境,比如:選擇黃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擊隊”的片段;展示我國春運人們排隊買票等車的畫面;播放北京故宮景點人山人海的場面,等等。通過氣氛渲染,學生感受到我國面臨的嚴峻人口形勢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必要性。這樣,學生們在情境中自己思考、主動探究、互相補充,甚至有些同學能結合自己的購物、旅游等經歷暢所欲言,談見聞和感受。
在創(chuàng)建的教學情境中,同學們主動參與,思維活躍,重點知識得到鞏固。
我們常說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師上課就輕松了,可以撒手不管。要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就必須有能力控制課堂節(jié)奏,調控學生開放式的參與。否則,我們的課堂就可能成為一盤散沙,看似熱鬧,學生發(fā)言積極,但是收效甚微。
怎樣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散”而不亂呢?我注重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讓這些問題牽住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探究。如在復習“環(huán)境問題”時,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你希望在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你對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滿意嗎?”“目前我國環(huán)境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覺得要實現你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應該怎樣努力?”“作為中學生,作為小公民,你又會怎么做?”可以說這些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始終有一根無形的線牽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們有了探究的目標,有了思維的方向,能情緒高漲地分析問題,并體驗到解決問題后的快樂。這種有的放矢的課堂,讓學生感到充滿挑戰(zhàn)、充滿活力,因此樂于參與。
只有結合所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尤其是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創(chuàng)造思品課的高效課堂。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能說、敢說,既鍛煉了表達能力,又提高了思維能力。
事實證明,巧妙的課題設計,可以讓思品課真正成為提升學生思想認識的主陣地,成為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感地帶”。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