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學,還沒等假期的放松精神全部回來,接下來的升學考試已經(jīng)迫在眉睫了。面對繁重的學習以及考試帶來的壓力,不少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就像一個隨時可以點燃的炸藥桶,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翻臉,真就應了那句老話“孩子臉,六月天”。這是因為他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所以會有波動,所以,作為家長,要懂得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孩子將負面情緒轉為正面動力。
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比起大人來說要單純得多,但是難免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大大小小的挫折也會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時不時地當一把攔路虎,所以看似天真純真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負面情緒,為此他們會變得郁郁寡歡,或是怒不可遏,甚至無理取鬧,心理老師王穎表示,這其實都是正常現(xiàn)象,而作為成年人,擁有更多人生閱歷的家長這個時候就應該成為他們疏導情緒的導師,幫助他們做個情緒SPA,排排毒。
給好孩子鬧情緒的機會
要做好幫助孩子情緒排毒,王老師表示家長最先要做到的是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去否認,更不要去指責。
“其實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其實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要把它想象得多么嚴重?!蓖趵蠋煴硎荆芏嗪⒆酉矚g用比較極端或者夸張的手段來表達自己,比如大喊大叫大哭,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家長的冷靜對待。
面對情緒屬于崩潰邊緣,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孩子,家長不要去做“助燃劑”,就是不要去訓斥孩子,這樣做非但不會使孩子負面情緒消失,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會對孩子產生傷害。因為,面對憤怒的父母,孩子不僅要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這樣的雙重負擔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更加難以解脫。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
這時,家長的冷靜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藥,不要把你的愛,因為生氣表達成一種否定或是不認可還有責備,而且家長的憤怒會讓孩子轉移自己的關注點,反而會忽略自己的情緒,去關注家長的情緒,甚至為了安撫家長的情緒而錯失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機會。
幫助孩子去梳理自己的問題
當家長接受了孩子的負面情緒之后,王老師建議家長要鼓勵孩子去積極面對自己的不足,分析負面情緒的來源,“不要害怕梳理問題的過程中,負面情緒會對孩子造成第二次傷害,梳理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孩子也許會出現(xiàn)傷心、害怕、懊惱的反應,但是這都是他對事情的第一反應,更能幫助家長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彼龔娬{,家長一定不要拿出權威的架勢,強調自己的正確,孩子的錯誤,比如說“我早跟你說過了,你就是不聽,你看,現(xiàn)在知錯了吧”。
這時,家長應該是一個傾聽者,用寬容的態(tài)度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找到和孩子的共鳴,強調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后悔懊惱是于事無補的,可是去找發(fā)生問題的原因,但不能因為這個去懷疑自己。同時她也指出,家長不要把寬容當成縱容,因為害怕孩子傷心,而立即找借口幫助孩子去自我原諒,而是要他們去體驗各種不同的情緒,這樣才能慢慢學會駕馭情緒的本領?!爸挥凶尯⒆訉W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有可能自我調節(jié),才有可能控制事情不再往更壞的方向去發(fā)展?!彼龔娬{說。
轉化情緒更是一種考驗
在家長與孩子雙方都開始正面接受了負面情緒之后,接下來就要來合理疏導了。王老師表示,作為家長,應該清晰認識到,合理釋放、轉化負面情緒的重要,只有把有利的方面充分發(fā)揮,才能把弊端盡力壓下去。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合理釋放負面情緒呢?最常見的就是發(fā)泄,比如說放聲哭泣,是最簡單有效的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不僅可以釋放壓力,也可以增強免疫力。再如大喊大叫、運動等,只要把孩子的身體調動起來,內心的苦悶也會隨著肢體的一舉—動逐漸被發(fā)泄出來。
而相比釋放負面情緒,如何把它轉化成正面積極的內容,才是更考驗家長和孩子的地方。她建議家長不妨多多鼓勵孩子凡事往積極方面想,甚至可以給孩子“畫張餅”,就是“借想象滿足孩子的愿望”,就是幫助孩子去假想更多事情發(fā)展的可能性,然后去找到最好的解決方式,看到希望,幫助他們從失敗或者挫折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把他們轉變成積極的能量,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更為有理。如果在引導過程中,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家長不妨提供一些參考內容給他們,一點點地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她還總結出,在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是,家長最好不要做的幾件事,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首先就是不要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做到就事論事,比如很多家長會說你好好去上課,然后我?guī)闳ジ陕锔陕?,這樣會讓孩子忽略事情本身的意義;其次,面對情緒崩潰的孩子一定不要否定他們,而是多多鼓勵,避免傷害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在勸導的過程中,不要打壓孩子,讓他們可以表達自己,也不要過分說教;當然,最忌諱的就是冷處理,因為家長的冷漠對孩子的打擊是無法彌補的。
編輯/趙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