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個普通的字眼,卻蘊藏著無數(shù)的趣事。家,是落葉所能回歸的根;家,是船舶所能回歸的岸;家,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家,是我所能療傷的地方。家中充滿幸福,家是溫馨的,有了家,就有了依靠。
回望人生的路程,轉(zhuǎn)眼間,全都成了剪影。唯有家在歲月的時空里永遠妖嬈成一道道絢麗的色彩,裝點著回憶的夢。因為家里有著人世間最無私,最真摯的愛。
指間歲月,如流水般淌過懶散的心房,不經(jīng)意間,將那些流過的時光,悄然串起來。記得有一次,我要乘坐早班車去外地,我已經(jīng)快20歲了,完全可以一個人去車站,可父親說天還沒亮,要走很長一段路,他不放心我,非要親自送我去。早上六點,外面下著小雨,霧氣籠罩著整個鄉(xiāng)村,我們拎著大包小包上路了,父親將最重的包被在背上,兩手各提了一個包,我要求拿一個包,父親就是不肯,他說路太滑,怕我摔跤,還叫我用竹棍作支撐。一路上我們小心翼翼,慢慢前行,有幾次,父親都差點摔倒了,可不管我怎么要求,父親都不肯把包分一個給我拿,他還不時叫我小心,生怕我摔倒了。
我跟在父親的身后,看見父親艱難地邁動腳步,而在父親的額頭上,霧水與汗水融合成小水珠,這些小水珠隨著父親的腳步一起一伏而晃動著,像一場大型的舞蹈會。父親的頭頂上飄著一層又一層的霧,侵濕了他的白發(fā)。到了車站,我看見父親全身濕漉漉的,褲腳上都是泥漿,雙手因為長久擰包顯得有些麻木和僵硬,突然鼻尖一酸,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連忙將頭別過去,生怕父親看見我奪眶而出的淚珠。父親再三囑咐我:“別坐過了站,天冷記得多穿衣服,在外面要注意保護好自己,有什么需要就打電話……”伴隨著父親的話語,車漸漸離去。霧已散了,父親還在遠望我乘坐的那輛汽車。我從車窗探出頭,看著父親的身影漸漸變小,消失,淚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視線,這次,我再也不怕被父親看見,任由淚水在腮邊狂奔。
慢慢人生旅程,家總是最美麗的風景,看似平淡,卻總能在記憶脆弱的時候掀起心里的漣漪,即使很久很久不去碰觸,還是會在某一地點,或某一個時候,顫動著你的思維,把它們重新記起。因為家中有著天底下最親切,最貼心的溫暖。
我家兄妹四人,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開心快樂地生活,最開心的是每年過年穿母親為我們做的新衣服、新鞋子。小時候,家里經(jīng)濟來源有限,生活十分窘迫,所以我們從小都是穿著母親制作的布鞋長大的。有一個冬天的晚上。寒風呼嘯,滴水成冰,吃罷晚飯,我們都早早地上床睡覺了。待我半夜醒來想小解時,我看到母親的房里仍泛出昏黃的燈光,好生疑惑的我不顧內(nèi)急推門而入,眼前的一幕讓我怔住了:母親正坐在被窩里,瞇縫著眼睛,就著昏暗的燈光在靜靜地扎著鞋底!因為鞋底較厚,“引線”時常澀針,來回不是很便捷,母親正歪著頭用牙齒咬住針從鞋底內(nèi)往外拔,可天氣太冷了,母親不得不用手在嘴邊哈氣取暖,然后又用她粗糙而又青筋暴漲的手靈巧地揮舞著手中那顆細細的針,麻線在她手下乖順地穿過鞋底沙沙作響。霎時,我的眼淚猶如斷線的珍珠,奔涌而下,我飛也似的沖到母親跟前,一把將她那雙粗糙、皸裂的勤勞之手塞進懷里,久久不肯松開。見此情狀,母親笑呵呵地摟著我說,傻姑娘,快去睡覺啊,別著涼了,媽媽在為你們趕做過年穿的新鞋吶。
母親就是那樣默默無聲地把她的憐愛之情傾注于線內(nèi),將她的深沉之愛投入到每一雙鞋里!正是有了母親的不辭辛勞與精心呵護,我們兄弟姊妹才從未挨凍受冷,更沒有像有些小孩那樣打過赤腳,為此母親不知少睡了多少覺、熬白了多少發(fā)?我不敢想象,假如當初缺少了母親,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我們的生活境況又會是怎樣?
或許,人世間的滄桑,注定著人生路程的坎坷與磨難,那些喜怒哀樂,富貴貧窮,都只不過是一場夢。唯有家,是愛的棲息地,是心靈的驛站,是精神的樂土,是風雨狂泄時可供憐弱的魚兒躲避的地方,是游子日思夜想的夢, 是我們永遠的根,不管我們走多遠,都走不出它的牽掛。
作者簡介:朱瓊,女,現(xiàn)供職于水富縣太平鎮(zhèn)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 吳明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