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怡/文
?
開啟智能化生活
□嘉怡/文
科技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更創(chuàng)造了生活中一個個神奇的故事。
谷歌眼鏡,曾經(jīng)火爆一時,但在終端消費者中并沒有流行起來,反倒是在生產(chǎn)、物流行業(yè)被逐漸應用起來。
這種智能眼鏡內(nèi)置安卓操作系統(tǒng),通過微型攝像頭夠識別貨物外箱或貨架上的一維或二維條碼,結合安卓中的APP連接后臺數(shù)據(jù)庫,可以識別并在眼鏡中展示條碼相關信息,甚至可以告訴揀貨員下一個貨在哪里,掃碼確認動作可能通過眨眼就能搞定,徹底解放雙手。
技術還不成熟?No,僅在比利時,就有上百家倉庫在用,減少了60%的錯誤,并提升了25%的工作效率。眼睛一閉一睜,貨就揀完了,信息也錄入好了。
我們總是用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以此來判斷虛實。但是,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一系列圍繞眼鏡所出現(xiàn)的智能設備,恐怕已經(jīng)讓事情發(fā)生改變,因為你更難通過眼睛來探清虛實了。
谷歌眼鏡的革命性在于,它使得眼睛不再是單一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與外部有了一定的互動。你可以通過眨眼的方式輕松的拍照,用輕微的仰頭點頭來滑動菜單,用聲音來控制接打電話發(fā)送信息,而鈦材質的鏡框不會讓你戴起來有很重的感覺,骨傳聲技術也使得臃腫的耳塞成為了過去式。這樣一來,雙手被徹底解放,僅僅通過眼睛就可以獲取到更多的信息,完成更多互動。這對于一些特定的群體,比如文物修復的工作者、到了新城市就變路癡的女朋友來講,都是絕佳的選擇??萍紡牟煌2?,人類也從不滿足。
對于經(jīng)常開車上下班經(jīng)過交通繁忙區(qū)域的人來說,再沒有什么比找個機器人開車更舒服的事了。這讓有過不少堵車煩躁體驗的國外媒體記者在試駕終于開始后相當激動。
這輛無人駕駛汽車改裝自一臺奧迪SQ5。他們象征性地安排了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司機坐在駕駛位,開始了一段8英里的旅程。在此過程中,這位司機一次方向盤都沒碰過。
車開得非常穩(wěn),這和預想中的一樣。這輛奧迪SQ5的中控顯示屏中可以實時顯示當前車載探頭偵測到的周圍所有物體。如果無人駕駛汽車最終量產(chǎn)的話,消費者應該能在自己汽車的中控臺上看到類似的畫面。
不過也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當駛入主路的時候或并線的時候,無人駕駛的奧迪SQ5動作會很保守,保守的讓人有些煩躁——直到它確信并線絕對安全后,才會完成并線。據(jù)了解,如果主道上車流速較快的話,它會花費較長時間等待,確認安全后駛入主道。
在自動模式下,駕駛員也可以對這輛車做一些干預。比如所在車道非常擁堵,而左側車道又沒什么車的情況下,打一下左轉燈,這輛車會忽略預先規(guī)劃好的導航線路,并到左車道上繼續(xù)前進。實際上在整個體驗過程中,國外媒體記者幾乎感覺不到這是臺無人駕駛汽車,因為坐起來和一般司機開的車沒什么差別。
在試駕旅程快要結束的時候,這輛奧迪SQ5的司機快速將車設為手動駕駛模式,完成了泊車。
我們能買到無人駕駛模塊往自己車上加裝嗎?答案是能。據(jù)了解,當Delphi公司的這套系統(tǒng)經(jīng)測試可以達到量產(chǎn)級別后,可能會以增配包的形式出現(xiàn)。而為了迎接這一切,汽車廠商也需要重新整理思路,因為這樣一套系統(tǒng)是需要持續(xù)維護的(地圖、系統(tǒng)更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