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菁菁
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柳絮紛飛里看見了故鄉(xiāng)。
——題記
秦淮河靜靜流淌,瀲滟著水波蕩漾,河岸的柳樹,在三月的暖風(fēng)中舒展著身姿,托春風(fēng)帶走枝頭柳絮,飛入那條青石板鋪成的小巷。
記憶中那條似乎永遠下著蒙蒙細雨的小巷,便是我的故鄉(xiāng)。
兒時的我,總喜歡坐在巷口的石凳上,支著腦袋靜靜看巷口正對的那棵老柳樹。
一夜宿雨終寂,陽光靜靜照在石凳旁的青石板上,濕濕的青石板便反射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暈,恰似不遠處的秦淮河,浮動的水波跳躍著金色。
一陣風(fēng)吹來,卷起枝頭柳絮紛飛。我伸出小手輕輕一抓,掌心便是毛茸茸的、潔白勝雪的柳絮,它在對我笑。
不知不覺,已坐了許久,小巷中家家升起裊裊炊煙,彌漫著飯菜的清香。
“囡囡!”巷中傳來一聲略帶焦急的呼喚。我轉(zhuǎn)頭,哦,是奶奶,這才想起該回家了。我跳下石凳,遠遠地向奶奶招手,向她奔去。
奶奶的銀發(fā)像那柳絮,潔白的,飛舞在記憶之中。
“??!”一個不小心,便滑倒在青石板路上。我忍著膝蓋上的疼痛,艱難地站起身。青石板上便多了幾滴血跡,像巷口怒放的芍藥花。
抬頭,下一秒,我便看到奶奶驚慌著跑向我的身影。
“囡囡,怎么這么不小心啊。摔疼了吧?”奶奶扶著一瘸一拐的我坐回石凳上。低頭,我看她蹙起的眉頭里滿是心疼。
疼痛再次襲來,我不禁哭出聲來。奶奶有點不知所措,不停地安慰著我,用她粗糙而溫暖的大手撫摸我的臉,為我拭去眼角的淚珠。
忽然,她像記起了什么,走到柳樹邊,弄了些柳絮為我敷在傷口上。
血止住了,膝蓋似乎也沒有那么疼了。我看著奶奶手中的柳絮,停止了哭泣,淺淺地笑。
奶奶不知從哪里變出了一個用桃枝編成的環(huán),笑著戴到我頭上。她說,我像環(huán)上那朵還帶著雨露的桃花……
時光流轉(zhuǎn),兒時承載了我歡笑和淚水的小巷已成了記憶深處的暗影,唯一清晰的只有滿城紛飛、醫(yī)治傷痛的柳絮,卻獨獨,不見了為我消除傷痛的奶奶……
夢里的柳絮紛飛了多少回,秦淮岸的小巷,親愛的奶奶,你們讓我懷念了多少回?
而手中的柳絮告訴我,你們永遠在這里,從不曾離去……
只愿愛不減,滿城柳絮飛。
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xué)
指導(dǎo)教師:曾桂龍
又到柳絮紛飛時。紛飛的有秦淮河畔的柳絮,紛飛的還有奶奶潔白的銀發(fā)。作者的思緒隨著紛飛的柳絮,重回記憶中的秦淮河畔,重回奶奶家的幽幽小巷,那些熟悉的景物被一一復(fù)制,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巷口的那棵老柳樹,紛飛的柳絮為一場溫暖的故事營造了潔白的氛圍。當(dāng)筆墨的焦點對準(zhǔn)了滿頭白發(fā)的奶奶,當(dāng)她用隨手可得的柳絮為跌倒的孫女止住了傷痛,我們于潔白之中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親情。與其說是柳絮止住了傷痛,毋寧說是奶奶的溫柔呵護撫慰了作者稚嫩的心靈。紛飛的柳絮,滿頭銀發(fā)的奶奶,用潔白編織了一份深厚的祖孫情,難怪作者只要想到柳絮,定會聯(lián)想起奶奶的愛。這份潔白的溫暖,永不消逝。
【適用文題】又到柳絮紛飛時;溫暖的記憶;永不消逝的愛……(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