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梅 何木蘭 石丙樓 余兵 周愛萍
摘 要:鑒于稻飛虱發(fā)生期長、具有暴發(fā)性、抗藥性強等特點,以10%烯啶蟲胺水劑為對照藥劑,進行了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不同劑量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是防治稻飛虱的理想藥劑,用量為10g/667m2處理藥后14d防效達87.14%,明顯優(yōu)于對照藥劑10%烯啶蟲胺水劑,且持效期長,對水稻生長安全。
關鍵詞:氟啶蟲酰胺;稻飛虱;防效試驗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6-92-02
宿松縣地處皖西南邊陲,位于長江中下游三稻混栽稻區(qū),常年水稻種植面積4.5萬hm2,主要種植單季稻。稻飛虱是宿松縣水稻上主要的害蟲之一,對水稻生長有嚴重威脅。為探索新型的防治稻飛虱藥劑氟啶蟲酰胺的效果及其經(jīng)濟合理使用劑量,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特進行了本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概況及供試品種 試驗設在安徽省宿松縣破涼鎮(zhèn)五谷村堰西組李文波承包的雙晚田內。試驗田面積1 334m2,前茬為機插早稻,土壤肥力中等,交通便利,灌溉條件好,農(nóng)戶管理水平一般。試驗品種為鑫優(yōu)9113。移栽前基施50%(20-10-20)復合肥20kg/667m2,栽后10d(8月1日)每667m2用52.5%芐嘧·苯噻酰70g拌46.2%尿素12kg、60%氯化鉀5kg作追肥并封閉田間雜草。試驗田塊稻飛虱偏重發(fā)生,施藥時水稻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
1.2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安徽省四達農(nóng)藥化工有限公司提供)6g/667m2、8g/667m2、10g/667m2,10%烯啶蟲胺水劑(江西眾和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30mL/667m2以及清水對照(ck),共5個處理。2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50㎡,各小區(qū)筑小埂隔離,以防止田水串灌,每處理重復4次,小區(qū)隨機排列。
1.3 施藥時間與方法 2015年9月7日下午六(4)代稻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采用臺州市黃巖綠野牌16L智能型電動噴霧器進行常規(guī)噴霧,噴頭流量0.65~0.88L/min,工作壓力0.15~0.45MPa單個圓錐噴頭進行作業(yè),對水750kg/hm2,均勻噴霧。
1.4 調查內容與方法 施藥前、藥后3d、7d和14d各調查一次稻飛虱蟲口基數(shù)。每小區(qū)采用盤拍法平行跳躍式取樣20點,每點調查1叢,共調查20叢。施藥當天平均氣溫為25.4℃、RH70%、晴天,藥后3d無降水,藥后1~14d平均氣溫為23.8℃、RH82%、累計降水量3mm,試驗過程中無惡劣性天氣。
2 結果與分析
2.1 藥后3d防治效果 藥后3d,以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10g/667m2處理防效最優(yōu),為79.64%,同其余處理差異顯著;10%烯啶蟲胺水劑30mL/667m2處理次之,為77.52%;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8g/667m2處理再次之,為73.03%;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6g/667m2處理防效最差,為60.98%,同上述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見表1)。
2.2 藥后7d防治效果 藥后7d,以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10g/667m2處理防效最優(yōu),為87.17%,同其余處理差異顯著;10%烯啶蟲胺水劑30mL/667m2處理次之,為86.08%;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8g/667m2處理排第3位,為82.49%;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6g/667m2處理防效最差,為77.94%,同上述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見表1)。
2.3 藥后14d防治效果 藥后14d,仍以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10g/667m2處理防效最優(yōu),為87.14%;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8g/667m2處理次之,為84.16%;10%烯啶蟲胺水劑30mL/667m2處理排第3位,為81.75%,同上述2個處理差異顯著;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6g/667m2處理防效最差,為77.17%,同前述3個處理差異(下轉131頁)(上接92頁)極顯著(表1)。
2.4 對水稻的安全性 藥后1~14d觀察,各處理區(qū)水稻生長正常,未見褪綠、黃葉、畸形等藥害癥狀。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是防治稻飛虱的長效性理想藥劑,用量為10g/667m2處理藥后7~14d防效達87%以上,且對水稻生長安全,綜合經(jīng)濟效益等考慮,建議生產(chǎn)上使用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10g/667m2為宜。鑒于稻飛虱發(fā)生期長、具有暴發(fā)性、抗藥性強等特點,而50%氟啶蟲酰胺水分散粒劑持效期長,相對速效性較差,在稻飛虱大發(fā)生時,可以混配使用速效性較好的藥劑,既可提高防效,又可延緩抗性。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