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
鍛煉孩子的風度、膽量與自信
在家庭的磕磕碰碰中,我很快就發(fā)現了小亦池的一個性格弱點:她膽小、怕人、隱忍,死活都憋屈自己。一旦家里有風吹草動,小亦池就會立刻躲避到角落里去,要么默默流淚,要么神情陰郁、沉默不語。
有一次經歷讓我刻骨銘心:我?guī)∫喑爻鋈ズ鸵蝗号笥丫蹠燥?。其中一個朋友的孩子與亦池年齡相仿。在大人們吃飯的時候,兩個小孩子在一邊玩起游戲,比賽誰能夠盤腿打坐得更久。時間過去了很久,亦池還在端坐,那孩子卻再也耐不住了。輸掉的孩子倒先哭嚎起來,打滾耍賴,大人們只好去撫慰他,紛紛給他好東西吃,把亦池的一罐椰奶也一把拿走,給了那孩子。我幼小的女兒依然盤腿端坐動也不動,根本沒有吭出一聲,就那樣隱忍和凄楚地任由大人把屬于她的飲料送給輸家。
當我目睹這一幕時,心如刀絞。原始叢林的規(guī)則依然普遍存在,弱肉強食隨處可見,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在那一刻,我想我也許應該訓練小亦池的潑辣與強悍,不過這只是一閃念而已。我還是更欣賞我孩子表現出來的風度,我的小亦池需要擁有的只是膽量與自信。
我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就那罐被人奪去的椰奶,與亦池進行了談論。我笑談那孩子的行為如何粗鄙,衷心贊揚小亦池的大度。看到小亦池用那么專注的眼神注視著我,我就試圖告訴她更加深奧的道理。我說:“一罐椰奶真的沒有什么了不起。在許多時候,許多事情上,被人奪走自己的擁有是很痛苦的。但是,只要我們及時地轉過腦筋,不去鉆‘失去’這個牛角尖,而是放開眼量,看看我們的‘失去’究竟是什么?比如這罐椰奶,其實是失去得好啊,因為小孩子喝多了這種飲料會發(fā)胖的。也許正因為你‘失去’了那罐椰奶,所以你的身材才苗條呢?!?/p>
小亦池做了一個揶揄的表情,她在和我逗笑。不管她是否聽懂了我的話,總之她似乎早就放下了那罐椰奶。她懂得我對她的殷切希望,她也在盡力鍛煉自己的膽量。
讓孩子擁有高貴的心地
我的孩子,她言語少,嘴巴不甜,需要時機和時間來表現她的美德和教養(yǎng)。外校開學的第一課就是軍訓,學生們到達軍營以后,發(fā)現床鋪不夠,紛紛爭搶床鋪,亦池卻主動睡了地鋪。在一周的時間里,大家冷水洗臉洗浴,大鍋吃飯,在太陽下、土坡上、草叢里滾爬摸打,不少學生撐不住了,頻頻打電話給家長。而身體并不健壯的亦池,卻是樣樣艱難辛苦都樂意嘗試和體驗。有同學因中暑、腹瀉、水土不服出疹子半途而廢,亦池身上也出了過敏斑疹,臉上也曬脫了皮,也鬧了肚子,但她根本就沒有當一回事,吃了點我給她帶去的藿香正氣丸,大量喝涼開水,自己就解決了問題。她樂呵呵地和同學們互相照顧和幫助,晚上睡在地鋪上還給同學們講故事,讓同學們開心地“哇哇”大叫。
軍訓結束,亦池凱旋。我去學校接她,她身穿曬得發(fā)白的迷彩服,一身臭烘烘的汗酸味,臉龐胳膊皆黑紅粗放,完全是英姿颯爽的小女兵!她的身邊已經團結了一群鐵“哥們兒”,她依舊淡然、安靜,甚至有一絲冷峻。這就是我的孩子,她并不在課本知識的學習方面有特別的聰明,她需要的是首先戰(zhàn)勝環(huán)境,需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需要在新環(huán)境中獲得自尊、自信和友愛。只要擁有這種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tài),課本知識的學習幾乎沒有難倒她的。
每個周末,外校大門口是靚車如云地來接孩子回家,亦池自己背一個大書包去乘公共汽車。我曾與她開玩笑問:“我們家沒有小車接你,你感到自卑嗎?”亦池笑嘻嘻地反問:“為什么自卑?”亦池在她的好友中大肆宣傳和夸張乘坐公共汽車的好處。據她總結:一是熟悉了行車路線和城市街道;二是在車上可以看到各色人等,飽覽美丑十分有趣;三是可以聽到社會的各種聲音,笑話、俚語、方言,特別增長社會知識;四是沿路發(fā)現好玩處可隨時下車:去室內體育場打球、逛公園、逛書店、逛音像店,或者去麥當勞吃冰激凌……在亦池繪聲繪色的誘惑之下,居然經常有同學不要父母的小車來接,寧愿伙同亦池乘坐公共汽車。
亦池在初中的學習成績一直緩緩進步,比成績更令我高興的是亦池的品德。在12歲到15歲之間,在一個人青春發(fā)育過程中最興奮、最迷惘、最青澀、最莽撞、最脆弱的階段,她健康地走向成熟,一如既往地如她兒時那樣,溫良、清純、厚道、安穩(wěn),少言寡語,絕不顯擺招搖,對他人充滿善意,富有合作精神。我知道這才是她將來理想有望實現、事業(yè)有望成功和生活得到幸福的最根本條件。
比如亦池是這樣處理一件麻煩事的:初三時一次課間休息,一個男同學打籃球打熱了,脫下棉襖,要亦池幫忙照看。亦池就將男生的棉襖接過來,掛在旁邊的樹杈上。上課鈴聲響了,男生大叫:“我的棉襖?!币喑丶泵旅抟\,扔給男生??墒牵瑯渲幤屏嗣抟碌南聰[,撕開了一道約摸兩寸長的口子。男生立刻氣勢洶洶,不依不饒地索賠。亦池安靜地回答他兩個字:“好的?!敝苣涯猩拿抟\帶回了家,吩咐我說:“你縫一縫自己穿吧,買一件新的我賠給他?!币喑鼐尤贿€很幽默,說:“媽媽,沒有想到一個小男生的棉襖你穿著還很神氣呢?!?/p>
這就是我的孩子!其實連我們大人都認為這個男生太不懂事了,這么小的口子又在下擺,細針密線縫好根本就看不出來,我替他縫補好再賠一些錢就是了,怎么就一定要賠全新的呢?再說亦池還是替他照看呢,做好事還做出麻煩來了?但亦池絕不與人爭論,就像大人對小孩子說話那樣,不溫不火給我們一句話:“算了,人家要賠就賠吧。”
當然最后的結局峰回路轉,男生的家長得知情況后過意不去,向我們道歉并批評了他們兒子的不懂事。亦池把我縫補好的衣服帶回學校還給了男生,此后再無一句閑話。
在撫育這個孩子的過程中,多少次趁她酣睡,我都會忍不住深深凝視她,心里冉冉升起一種驕傲。隨著她漸漸長大,這一種驕傲從來沒有減弱:那就是這孩子的高貴心地與端方品質,是她渾然大度的忍與讓。這就是我作為一位母親最大的收獲、最大的寬慰和最大的幸福。這也是我作為母親能夠給予孩子的最金貴的東西,也是足以流傳子孫萬代的唯一財產。
(摘自作家出版社《來吧孩子》一書)(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