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芳,女,河南靈寶人。河南省作協(xié)會員。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長篇小說選刊》《莽原》《雨花》《天津文學》《散文選刊》等。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我頭上頂著太陽的芒刺,腳下踩著潮熱的濕土,周身被烘熱的暑氣攜裹,默誦這些從記憶旮旯里搜尋來的自我安慰時,被丈夫的呵斥聲打斷。他突兀的高音在空曠的田野極富穿透力,針一樣戳進我的胸膛。上午的驕陽下瓜苗呆在塑料薄膜里,像魚呆在渾水中一樣憋氣,解救刻不容緩??墒俏沂且患軟]有加油的機器,怎可能超速運轉(zhuǎn)。雖然新婚不久,但是丈夫?qū)ξ鞴厦绫葘ξ液?。我肚子里還有個小東西,丈夫根本不看這個小東西的面子,他對我要求回家進餐的建議不可置疑的駁回:吃,吃,少吃一會兒能餓死呀,你沒看見這些苗,不摳出來等著完蛋嗎?西瓜苗完蛋比我完蛋嚴重嗎?
我小聲抵抗一句,忍著低血糖的暈眩。
對男人的粗暴我早修煉出免疫——讓他的箭射中的是海綿。再說,女人婚前是個寶,婚后是根草。我在鄰人的觀戰(zhàn)中,大搖大擺走出地畔兒,仗著小東西的權(quán)威給他一個不示弱的背影。種西瓜并非情非得已,他擔心新栽的果樹被高桿植物侵吞,可是也不能置西瓜面臨的危險于不顧。西瓜成熟時趕上末伏,這時來一場陰雨,運氣不好時淅淅瀝瀝好幾天,不但西瓜錚錚裂口,陰雨降溫西瓜也沒有銷路。那你說種啥?丈夫狠狠地反詰,把一個應(yīng)由男人回答和承擔的問題拋給我。
踏入婚姻的小路,原來如此硌腳。沒有在生活面前賺下資本,也就沒有講價錢的資格。我一輩子不說愛,那個字對普通人都很奢侈,何況一個草芥的農(nóng)家女。麻木地隨著日子的慣性走,喂雞,洗衣,打豬草,跟在太陽后面侍弄莊稼,一天復一天。
鄰居蘭草過來借醋。她穿著一件污跡斑斑的毛線衣,衣服前襟抹布抹了一樣油光烏亮,頭發(fā)亂蓬蓬堪比雞窩,屁股上粘著草屑和土。兩只細腿頂著肥碩的上身,以鴨子的步態(tài)搖擺過來,嘰嘰歪歪說要借醋。不止是醋,一上午她不厭其煩借了好幾樣,每次來都像是拿自家東西。蘭草名字的高雅和她本人的粗俗是兩個南轅北轍的反極,制造出這個喜劇效果的是她那粗通筆墨的鄉(xiāng)醫(yī)父親。鄉(xiāng)醫(yī)對人無話,走路在尋思什么深刻命題似的背著手,低著頭。整日待在冷寂凄清的診所寫毛筆字,很少去地里看顧莊稼。練毛筆字的廢紙寫了一摞又一摞,那些字疊起來高得快把他埋住,他老婆來解救他,先給了他一個耳光,再把那些墨水潑到他臉上。他把自己的臉隨便抹一下,又繼續(xù)寫。
蘭草母親是個精致女人,對集市上高掛的成衣著迷,用兩只公雞為自己換回一件草綠色的滌綸上衣。她穿著這件衣服和一個外地的磚瓦匠,在一摞磚頭后面探討燒窯技術(shù)。大概探討不足以澆滅她被鄉(xiāng)醫(yī)冷落的熱情,她選擇風高月黑夜和磚瓦匠神秘失蹤。從此,蘭草和父親以及弟弟們對付生活的能力像沙灘上的魚一樣焦躁凌亂。她在沒有下腳地方的廚房里忙活,饃蒸生了,鍋燒糊了,擰著腰或燙著手了,她踢踢踏踏操弄日子的聲音以夸張的形式從墻那面聒噪過來,還有她無序地訴說也以強制的慣性充斥我的日常。
從一個窩再到一個窩,在剛滿二十歲的秋冬季,命運派遣她和村里比她大八歲的春望組合。春望常年掖著掖不凈的鼻涕,把鼻子掖的通紅肥大。那紅通通的鼻頭霸氣地擠占了其他五官的位置,它們只好局促地縮小了地盤。他放羊很有些年頭,在山坡練就的嗓子用來說話,一般人的耳膜會經(jīng)受考驗。不過大嗓門只能完成簡略的表達,稍微復雜的人和事在他這里短路,基本拐不過彎兒。他起早去放羊,他鰥居的爹趁空鉆進了他的屋。蘭草在被人問及時會述說詳情。她紅光滿面的講述著,她的講述在人群中河水漪漣一樣蕩起陣陣哄笑,笑聲一層層的溢開去,傳到不可知的遠方。那些笑聲對我無比刺耳刺心,可惜我兩手空空沒有武器?!胺彩怯奕醯膰?,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在悲憤的傷口上,魯迅先生鋒利的擼割讓我痛得暢快。
其時我只有一本書,一本從城里書店買回,被我啃得滾瓜爛熟的《吶喊》。這本書貫穿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歲月,葛蘭葉掩映的堤堰上,麥苗秀挺的麥地里,攤曬糧食的場院里,我攜著我唯一的一本書,吸收著鈣質(zhì)的魯迅。我平緩地長著個子,那些文字給我施加著養(yǎng)料。他在《社戲》里展露溫情浪漫,我打開他童年的卷冊,一步步丈量過去,如同蹚進夏季的山間清泉。
一棵樹是棗樹,另一棵樹也是棗樹,獨閃的韻味是章法后面的學拙,更是魯式的幽默和智慧。躺在一片木锨攪開的麥子上,一邊和身邊的雞們對峙,一邊在刺眼的強光下聆聽他揮舞的利劍嗖嗖有聲,精準地瞄準時代的病疾。從此以后,我直接跨過性別,不屑與鶯歌燕語的文字為伍,也不理會港臺裹腳布一樣的言情劇,是怎樣浸蝕著同齡人的心扉。當她們自以為新潮的向別人復述那些嗲聲嗲氣的洋玩意時,我沉默不語。生活給我的性格打上沉郁的底色,又被魯迅先生冷峻的涂抹?;疑珴u漸成為一種基調(diào),潛隱到我的最深處。外部的冷對應(yīng)我內(nèi)在巖漿一般的熱,我不嬌弱,拒絕花花草草。對待感情,我能在凌厲處開掘柔軟,從剛硬里發(fā)現(xiàn)誠摯。
我生產(chǎn)了,像任何一個農(nóng)村女人一樣,我自然而然的生了一個蛋。雞還可以跳上草垛顯擺一番,我臥在床上悄無聲息。毛茸茸的女兒改變了一切,她讓我在孤獨面前變得更加堅不可摧。她從此是我的杠桿,以她為中心的力量可以撬動地球。之前我并不知道懷孕是一種體力透支,當我誕下女兒時,我不停的流血,流汗。我的身體儲藏了如此之多的液體,隨著我的靠岸,它們紛紛潰退,以同歸于盡的崩潰之勢噴薄而出。我的元氣以虛弱的敵對抵抗,最后我拖著沉重的疲憊和巨大的虛空從閻王爺鼻子下溜過。在土坯屋內(nèi),十二個小時的戰(zhàn)役,我以一個母親的英勇從容地跨過死亡之門。
丈夫為我端來一口熱湯后,就被同村人喊去拉石頭。他那輛破舊的拖拉機漸行漸遠在我的視線之外時,一種深刻的孤單霧霾一樣罩上心頭。他實在是太勤勉了,連老婆生產(chǎn)也不肯耽擱一日。他臨走時對婆婆交代照看我的事宜,婆婆把臉邁向公公:你負責做飯。公公比婆婆大十多歲,這十多歲成了一個籌碼,把他壓的一輩子抬不起頭。他洗衣做飯,給婆婆捶背。洗衣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婆婆卻把它當大事在婦女們之間流傳。村里給老婆洗衣的男人少之又少,婆婆就成了男權(quán)的破壞者,她無可置疑成了眾矢之的,惡的代名詞。鑒于我的特立獨行,并沒有受到多少傳染,何況我是她的長媳,有義務(wù)維護家人的體面。但是隨著交往的深入和摩擦的增多,我近距離的看到她膨大的狹隘和刻薄。
她是虔誠的基督徒,每日起床先要早禱,無論多忙,她都要跪在炕上默誦神的功德。溜下炕之后就開始罵公公,地沒掃屋不抹,死到哪里去了;炒白菜倒這么多醋要酸掉人牙呀;牛吃了一夜草趕緊拉出去喝水呀……公公早年離過婚,在瀕臨光棍的邊緣娶了她,一輩子唯一的嗜好就是圍著她轉(zhuǎn),沉默地活在她的絮叨和辱罵中。婆婆有公公的侍奉得以有余閑從容地扯閑話,她的扯閑話水平因性情乖戾比情商低的人還要拙劣,不久就有人找上門來對質(zhì)和叫罵,公公出去給人家說好話,極力用他的品行為婆婆開脫贖罪。
公公做好飯由小叔子端來,飯還沒有下咽,隔窗的吵鬧先聲奪人的傳來,婆婆因為我碗里的一個雞蛋和公公廝打起來。她想起她坐月子時沒有受此優(yōu)待,公公低聲說時代不同了,后半句被挨了婆婆一棍哎吆吆的喊痛聲淹沒。大姑子來看我,拿了一頂婆婆箱子里的舊帽子作為禮物,它的樣式古老的快要擺進文物館,估計是丈夫小時候戴過的。先前大姑子和婆婆在窗臺下商量見我的禮物,婆婆說,生個女兒的人不會講究什么。大姑子讓她小點聲,她反而更大聲起來,粗嗓子里攜帶著惱怒,她說我一輩子沒人管老了讓你管。諸如此類的事非常之多。我被虧損的液體糾纏,沒日沒夜的夢寐不止,在女兒的哭聲中醒來,也沒有奶水哄哄孩子。
婚前我被村里鋪天蓋地關(guān)于婆婆的負面名聲轟炸,臨了我還是鉆進自設(shè)的囚牢。不過我要反抗的是命運,我要從覺醒的黑屋子里走出來。婆婆不是我要對付的障礙,她歇斯底里拿著低劣的矛頭對我只能傷層皮,我對她只消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沒出月子我就開始寫詩,寫小說。既然現(xiàn)實不是我想看到的現(xiàn)實,我為自己開辟重建一個世界,這里瑰麗旖旎風光無限,我率領(lǐng)詞句在這里坐擁燈紅酒綠,這里的一切我說了算,藉文字讓自己強大。
那本《吶喊》放在我的枕頭底下,一度有人借去,沒兩天她說看不懂就還回來。我沒事了翻翻,有時竟摟著它睡著。除了女兒,我沒什么可摟,我摟著書的時候,像摟著自己蝕骨的孤獨,又像摟著自己堅硬的骨骼。
幽洞里的茨威格
1988年的春天,剛剛初中畢業(yè)的我像失水的螃蟹,惶恐而無助地開始孑然一身的爬行。
其時我梳著兩條笨拙的粗辮子,臉色被山風磨礪的黑紅粗糙,眼眸像帶著茸毛的青澀柿子一樣單純迷茫。小村狹隘貧窮的質(zhì)地決定了我是無根的飄萍。雖然那所簡陋的鄉(xiāng)村中學需要踏著寒風迎來,頂著酷暑送往,身上鱗次櫛比地殘留凍傷和跳蚤肆虐的暗疤,但是對于孤苦無依的我,卻是內(nèi)心休憩時唯一冒著熱氣的窩棚。
我跟著父親來到千里之外的煤礦,蝸居在城郊一個簡陋旅館的二樓。旅館的費用由礦上來出,父親的活路是侍候一個高位截癱的老礦工,他給老礦工買菜,洗衣,接送孩子。雖然我沒有看到他做活時更真實的狀態(tài),但我卻從他抽煙的姿勢上洞察他的內(nèi)心。那連貫不斷的煙圈,滿屋子都繚繞著他的愁悶。只要下班回來,他就把自己圍裹在一片煙氣中。
我們的愁悶各不相同。他有待養(yǎng)的老人和遠別的妻子,我有未竟的學業(yè)和心底失戀的哀傷。城市的夜凌亂而焦躁,窗外的喧囂是異地的風物,故鄉(xiāng)的蟲鳴被遠隔成一懷傷情。盡管如此,我追夢的腳步仍無比決絕。我不知道我的前路是什么,在靜等上天賜我機會的一個個枯坐的百無聊賴里,我吟誦隨身攜帶的語文課本,以陽臺下滾動的人流為背景,不合時宜地默寫英語單詞,幻想那些寥落在記憶中的外域音標是夢想遠處揮舞的羽毛。
城里人行走靠自行車,不像山里人靠一雙腳板。我推著父親從舊貨市場淘來的一輛銹跡斑斑車鈴黯啞,其他零部件沉滯悶澀的大杠自行車,開始了漫長的征服自己之路。操場上我一次次摔倒,捂著血跡斑斑的腳。有時瘸著腿,忍著大腿烏青處的隱痛。被車杠壓住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本來虛弱無一支撐的丑小鴨還要大庭廣眾的展覽笨拙。十七歲的矜持和羞澀必須屈從生存的冰冷,如果短時間內(nèi)我不能駕馭父親高大骯臟的坐騎,我這株移栽的植物,將無法在水泥地上扎下一丁點微弱的根須。
潰退不是我的本意,生活不被我踩在腳下,我就要被生活踩在腳下——家境外貌和戛然而止的學業(yè),沒有一樣可以加固我生長的根基。我只想活著,觸角靈敏脆弱,迎接風霜時恰又柔韌無比。
像河岸樹蔭在河水中的投影,我仰臥在旅館小床上的獨夢很駁雜——時而清晰,時而朦朧。父親的朋友扔給父親一張電影票,這對灰色的我無疑奉送了一場文化盛宴,我生平第一次體驗到看電影的正式和隆重。和鄉(xiāng)村露天電影迥異的是,城里影院有秩序的凜然。我看到座椅上密集到恐怖的人頭,和嗡嗡作響的嘈雜。這些熱鬧像透明的玻璃墻,墻內(nèi)盛滿虛浮的繁華,對一個鄉(xiāng)下丫頭來說,這堵墻隔膜而生硬。鄰座兩個情侶在纏綿,男人柔情的注視,撫摸。女人像一顆珠寶,高貴而寧靜。我回想鄉(xiāng)下打麥場的電影,月亮打著溫亮的光束,小孩子像撲水的小鴨,新奇無羈地雀躍。零散的人群中劣質(zhì)煙酒味兒,濃烈蔥蒜味兒沉悶汗腥味兒以及張揚的雪花膏味兒,以暗流的姿勢潛進麥草香洗浴的空氣中。青年男女飄蕩的眼神,看似無意的肌膚淺表摩擦,山鄉(xiāng)特有的直白、生機和簡潔的肌理,和精致而幽深的城里如此不同。
我遠遠地站在外圍,用沉默將自己包裹,羞于袒露那些廉價的激情。我的母親被生存壓榨的不僅屏蔽了性別,也失了溫情的耐心,我被斥來喝去剁永遠也剁不完的豬草,鋤永遠沒有盡頭的地,纏不會完結(jié)的棉線。父親在回家有限的時光里和母親說話,他們的嘰嘰囔囔時而在熱炕上,時而在木板樓上,時而在沒有收割的莊稼地里。我知道他們的交流是冰與火的對接,新鮮刺激,熱烈危險。我嫉妒母親,父親沒有碰過我,連我凌亂的頭發(fā)都不曾撫一下。當我多年后極易被一句溫柔的話擊傷,陷入癡情的囚牢時,我知道我患上了一種在心理書上找到的名詞:感情剝離癥。我如此渴望撫摸,渴望心底的支撐,渴望靈魂的惺惺相惜。
我夢見麥田,上蒼將一潑蒼茫的暈黃灑在半山坡,看似彈丸之地,卑弱如甲蟲的我徒勞的揮舞著鐮刀,每一鐮的力道都那么虛空。太陽無遮無攔在碧空中伸長了酷熱的爪子,我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永遠甩不掉土腥味兒,永遠劈不出一條道和心底那個城里人匯合。
我夢見村部簡陋磚瓦房前的空地上,老王頭手腳并用地敲鼓拉弦,一張豁牙跑風的嘴滑稽地演說著百年前某對才子佳人的暗遞秋波。他是鄉(xiāng)村文化最后的堅守者,雖然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詞已經(jīng)隨他作古,但卻無故響徹在我冰涼的異鄉(xiāng)耳畔:遠望南山霧糟糟,一樹松柏一樹蒿,松柏到老頂天地,蓬蒿到老當柴燒……
父親有天回來,他說他為我報了一個裁剪班。父親的朋友沒有回音,為我找的活路遙遙無期。人只要活著,日頭就不會淡然,況且我并不是一個容忍日頭隨便溜走的人。教裁剪的老女人已經(jīng)在我的歲月中隱身,連一個淺淺的背影也沒有留下。唯獨她的侄子,一個小胡子的冒失鬼蕩漾在記憶的旖旎中。他熱衷替他姑媽講課,看人的目光恰是活剝生吞,好在我暗衣裹身,不和任何外在的熱絡(luò)起反應(yīng)。
我的裁剪圖畫得敷衍粗糙,笨拙的沒有一點纖巧的女人味道。如同我從沒有繡好過一副讓鄰人夸贊的鞋墊。我筆下的線條暴露我的心境,潦草凌亂,充斥著被動的壓抑。那個冒失鬼常常來握我的手,他想以此為借口打開我心里的缺口是那么的癡心妄想,我被寒流浸透的冷,不是他預(yù)想的那么簡單。何況世上總有相當部分的男人,透著一股惡劣的嬉皮和淺薄的無賴。我十七年的鄉(xiāng)村生活給了我七十歲的沉靜,我用沉靜打量一切。
多年后我從讀三毛的傳記中讀到,她小時候喜歡到亂墳崗去。我雖然沒有去,但是我和生活的隔膜無時不在。我既沒辦法回到小村瑣碎的針線活里,也沒辦法融入城市蕭蕭涌動的車流里。被生活另立出來,我怎能知道,這是我的命定。我回不去,走不出,一個人面對茫茫天地。
父親一日從街上回來,他輕描淡寫地告訴我,街上的新華書店正在處理舊書。隱隱地一種色彩在遠處閃亮,吸引我的赴約。我立馬循跡而去,駕著父親那輛黑舊的大自行車,像一只陰郁的鳥掠過城市的湖面。書店門前的空地上塑料布圍成一個簡易的圍欄,圍欄的出口處有張桌子,那里端坐著一個看場子兼收銀的表情冷漠的白面男人。圍欄內(nèi)成堆的書,看到那些書,我恨不得變成書蟲混跡其中,或者那個男人的工作天上餡餅一樣分發(fā)給我。
多年以后我走上寫作道路時,一個來看我的文友對我說,你要多讀書。我覺得他這句話不但站著說話不腰疼,而且腦殘的要命。如同我給孩子講紅軍過草地沒東西,孩子緊跟著說怎么不吃巧克力那樣幼稚。我是知道讀書來著,但是紙片在農(nóng)村不僅是入廁的緊缺貨,還是糊墻裝裱頂棚的裝飾。我跟著墻壁的傾斜度,仰頭側(cè)臥或者半跪著吮吸文學的殘羹剩湯,還從抽屜里翻出一本母親夾鞋樣的少皮沒毛的《解放汴梁》。我的讀書背景如此單薄,對擁書入懷的熱血沸騰就不難理解了。像一個下山的尖屁股小猴,我丟棄一本瞬間又撿起一本。對于一個目前吃飯尚難的人,不可能對所有的書亂拋鐘情。一本淡藍色封面的小說集始終沒有丟下,還有魯迅先生的《吶喊》。我的魂不守舍和磨蹭考驗了守攤?cè)说娜棠投?,在他明顯厭棄的目光中我抱回了一摞書。
小說集的開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讓我沒有費力地和作者茨威格感應(yīng)了。陽臺下以喧囂人流為背景的閱讀,變得異常安靜。我也是一個陌生的女人,虛擬了一個人用以散發(fā)對世界深深地熱愛,那個人的無所應(yīng)無所答使人性失卻溫度。這本茨威格的小說集深深地安慰著我的孤獨,他天才的張力,攀爬個性巔峰的喃喃自語,引領(lǐng)我走向一個深邃的幽洞,洞內(nèi)潮濕陰暗奇石嶙峋,充滿詭異的玄機。為了埋藏在一個不可預(yù)知地方的寶藏,人明知危險卻又充滿探究的走進去,再進去一點。對于一個天性喜歡冒險的人,沒有人拒絕這種誘惑。
我還是我,但是我默想,歡喜,安然,臉色泛起被什么點亮的紅潤。父親鼓勵我逛街,他向他的朋友訴說我的沉靜,他怎能知道,我的幽閉,已經(jīng)被遙遠的毫不相干的人,以一種猝不及防的方式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