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豈聞
2050年,我已成為聞名世界的許博士。這個時代,人類已經能理解動物的語言,書包有了視網膜識別系統(tǒng)……當然,我也發(fā)明了許多有利于人類發(fā)展的東西,垃圾桶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垃圾桶機器人跟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差不多高,有一個圓圓的腦袋,上面有兩根長長的天線,可以不斷地發(fā)出偵測信號,找到垃圾的準確位置。它的身體像一個超大的橄欖球,里面有三個垃圾桶,分別用來裝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三類垃圾。兩條筆直的腿就是它的動力系統(tǒng),可以讓它像人一樣行走,也可以像阿童木一樣飛行。
垃圾桶機器人有多種工作模式,其中“吸收模式”“抓取模式”“分類模式”是它眾多模式中比較有特色的幾個模式。
“吸收模式”主要解決平地、樹上和房頂等處的垃圾。垃圾在平地上時,垃圾桶機器人很容易就能把它們回收??墒?,當垃圾在高處時,垃圾桶機器人就會把身體上的蓋子打開,伸出一根長長的吸管,對準垃圾下手,垃圾很快就會被吸進去。你可能會問:“它既然會飛,為什么不飛到高處去撿垃圾,還要用吸收模式呢?”我來告訴你其中的奧秘吧,雖然它會飛,但是飛起來會消耗一定的能源,為了節(jié)約能源,我才發(fā)明了吸收模式。
“抓取模式”主要解決復雜地形的垃圾,比如水體表面的垃圾。一些垃圾被扔進河里后,有的會沉入河底,有的則會漂浮在水面上。如果采用吸收模式,水和垃圾都會被吸上來,這樣反而增加了處理的難度,也勢必會對水源造成二次污染,還會給機器帶來不小的磨損,甚至造成故障。在這種情況下,垃圾桶機器人就會自己開啟抓取模式,它還能自動過濾,就像用梳子梳頭發(fā)一樣,讓水自然流出,只吸收垃圾。
“分類模式”才是垃圾桶機器人最神奇的模式。垃圾桶機器人把垃圾收入體內后,會根據垃圾的密度、形狀等特征進行智能自動化處理,把垃圾分為若干類。這樣,垃圾進入回收站后就不用再進行人工分類,從而縮短了垃圾的處理時間,提高了循環(huán)利用的效率。
怎么樣,垃圾桶機器人是不是很棒呢?其實,這只不過是我的一項簡單發(fā)明,我還有很多令人震驚的發(fā)明,等我以后慢慢介紹給你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