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醫(yī)院消化科主任醫(yī)師 李增烈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長出的隆起物的總稱,其向腔內突出,體積一般較小。息肉分為腫瘤性與非腫瘤性兩大類。
腫瘤性息肉包括腺瘤(癌前病變)、小腺癌。非腫瘤性息肉包括膽固醇性息肉(局限性膽固醇沉著)、炎癥性息肉。而腺肌癥則介于兩者之間。
根據(jù)研究,電離輻射、長期酗酒、吃刺激性食物過多、不吃早餐、晚餐過飽等多種因素,是膽囊息肉的誘發(fā)原因。
膽固醇性息肉是膽囊息肉中最常見的一種,是膽固醇代謝局部紊亂的表現(xiàn)。
一些患者擔心B超診斷的準確性。其實,膽囊息肉的確診正是B超檢查的強項,因為B超具有簡便易行、無損傷、可重復檢查的優(yōu)點,且陽性率在90%以上。
由于膽囊息肉一般比較小,反而容易被CT和磁共振檢查遺漏,因此一般不主張將CT和磁共振用于常規(guī)檢查。
雖然B超檢查不能確診息肉的良惡性,但B超圖像可以提供重要信息。要進一步區(qū)別息肉的良惡性,還可選擇彩色多普勒、聲學血管造影、超聲內鏡、CT等檢查。病理活檢是確診良惡性的金標準,但只能在手術之后采用。
不同種類與性質的息肉,B超圖像上的表現(xiàn)不同,它是術前區(qū)分息肉種類與良惡性不可或缺的參考依據(jù)。
膽固醇性息肉占膽囊息肉40%或更多,膽囊形態(tài)正常,壁可輕度增厚。2/3的息肉為多發(fā),小的僅為強回聲點,大的不超過1厘米,呈球形或桑葚形,大多有蒂與膽囊壁相連,但易脫落,故擬行手術前必須復查。
膽囊腺瘤比較少見,多單發(fā),呈圓形、橢圓形或乳頭狀?;纵^寬,偶帶蒂。比膽固醇性息肉大,一般不超過2厘米,好發(fā)于膽囊頸部、底部。腺瘤容易癌變。
炎癥性息肉系膽囊慢性炎癥增生在局部突出的表現(xiàn),半數(shù)為單發(fā),基底寬,無蒂。大多同時有膽囊炎、膽結石超聲圖像。B超上不易與小膽囊癌鑒別。
膽囊息肉的良惡性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因為直接關系到治療方法和患者的預后。嚴格地說,病理檢查結果雖然是“金標準”,但其往往在手術之后才能獲得,因此根據(jù)臨床特征特別是B超檢查做出判斷,就更實際和重要了。國內外大量資料所證實的比較可靠的經驗是:
1.B超初步認為的炎癥性、膽固醇性、多發(fā)性息肉,良性可能性大。
2.符合單發(fā)、直徑大于1厘米、隨訪中息肉逐漸增大、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之一的,應該警惕息肉惡性變,伴有膽結石的息肉,惡變概率高。
3.初步診斷為良性息肉的,也應遵醫(yī)囑定期進行B超復查,包括觀察息肉大小、形態(tài)的變化。建議復查時間:息肉小于0.5厘米者,6~12個月復查一次;息肉大于0.5厘米者,3~6個月復查一次,連續(xù)檢查2~3次,如果息肉沒有變化,可在每年體檢或有癥狀時再進行檢查。這樣安排比較科學,即便有變化也可及時發(fā)現(xiàn)、治療。
膽囊息肉要不要手術困擾著不少患者。因膽囊息肉治療往往要摘除膽囊,加上手術創(chuàng)傷,對消化功能會帶來一定影響,所以膽囊息肉是否要手術應該慎重分析,權衡利弊。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考慮手術,陽性條件更多者,更應積極些。
*B超初步診斷為膽囊腺瘤。
*青年患者息肉直徑大于0.8厘米。
*中老年患者息肉直徑大于1.0厘米。
*合并有膽囊結石,且膽囊壁明顯增厚。
*B超提示息肉基底較寬。
*隨診中息肉逐漸增大。
*疑有其他癌變征象者。
*最近認為有膽絞痛癥狀的膽囊息肉患者,也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