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物質(zhì)豐裕的社會,人們擁有筆記本電腦、手機、iPod和如空蕩蕩的房間一般的心靈,我仍會拿起厚重的書,即使信息不適合我,我更喜歡在圖書館里搜尋。
——2006年5月,在出版《殺死一只知更鳥》46年之后,一直隱居的哈珀·李(1926——2016)給奧普拉寫了一封信,談?wù)撻喿x和她對圖書的熱愛
我要向剛剛我誤打給她、跟她說“哈嘍,這是地球嗎”的那位女士道歉,這不是惡搞電話……只是打錯了!
——英國宇航員皮克在推特上公開道歉
如果一個人影響到了你的情緒,你的焦點應(yīng)該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緒上,而不是影響你情緒的人身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自信起來。
——劉同
成為自己真的很困難,也會讓人感到迷惑,這是一個過程。我在學校絕對是非常勤奮的,我就是那種會坐在教室前排第一個舉手的人。展現(xiàn)自己不是很酷,我經(jīng)常被無情地嘲笑,但最終我發(fā)現(xiàn)只要你真的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相信的事情中去——哪怕它讓你變得脆弱——美妙的事情也能發(fā)生,也將發(fā)生。
——艾瑪·沃特森
人類的影響可能促使年輕物種消失,從而加速進化進程。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分析了溫哥華島一個湖中兩種三刺魚消失的原因后,得出這一結(jié)論
我們不是21世紀的文化鼴鼠,國學應(yīng)從孝順進化到孝愛。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朱大可認為,國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淪為心靈雞湯,成為膚淺的文化快餐
有三樣東西有助于緩解生命的辛勞:笑、睡眠和希望。
——德國哲學家康德
關(guān)鍵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見。拋棄優(yōu)越感吧,那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安德烈·紀德
58年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人不是演員、運動員或音樂家,而是科學家愛因斯坦。
——“數(shù)學突破獎”創(chuàng)始人之一、俄羅斯企業(yè)家尤里·米爾納說,知識界的光彩在當今社會被掩蓋了
我的回答之所以發(fā)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一個人只有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象中的寬闊。
——《魔女宅急便》
始終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在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一切都當成理所當然的存在。它們將是我們回味無窮的禮物。
——本·沙哈爾
我不唱不喜歡的歌,不穿不合適的衣服,更不會變來變?nèi)?。我始終忠于內(nèi)心。
——阿黛爾
一味沉湎于過去是毫無意義的。一直看著后視鏡是很危險的,會出交通事故哦。開車的時候必須專心地看著前進的方向。已經(jīng)走過的路,只要時不時地回顧一下就可以了。
——日本作家依坂幸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