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反家庭暴力法研究

2016-04-29 00:00:00呂凌宇
今日財富 2016年2期

摘 要:當前我國社會家庭暴力現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夫妻間家暴現象。由于家庭暴力和一般暴力有著本質區(qū)別,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且相關法律規(guī)范對家庭暴力界定不清、救濟有限,針對家庭暴力的專門立法是必要且緊迫的。針對這些問題,《反家庭暴力法》作出了完備和詳細的規(guī)定,為反家庭暴力工作提供了確切指導,其通過和實施不僅強化了基本人權保障,推動了法治宣傳教育,也體現了我國立法水平的提高以及與國際的同步。

關鍵詞:家庭暴力;親密關系;婦女權益;法治宣傳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簡稱《反家庭暴力法》),并于2016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針對家庭暴力制定的第一部專門立法,其通過和實施是中國立法邁開的一大步,有著里程碑的意義,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本文將通過對我國家庭暴力現狀,尤其是夫妻間家暴現狀進行分析,深入探討制訂《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依據和進步意義。

一、夫妻間家庭暴力現狀分析

提起“家庭暴力”,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丈夫打老婆,但是家庭暴力并不局限于配偶之間,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也并非都是針對女性實施的,可以針對未成年人、老人、甚至是成年男性,如父母打罵子女、兒媳虐待公婆等都屬于家庭暴力。由于夫妻間的家庭暴力是最主要的家暴類型,筆者對此進行了重點研究,并通過調查研究,對夫妻間的家暴現狀作出如下分析:

(一)家庭暴力現象普遍

對于公眾而言,“家庭暴力”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打開媒體、網絡,鋪天蓋地的家暴新聞讓人瞠目結舌,一張張受害者的圖片讓人心痛不已。在我國,不僅家庭暴力的個別案例性質惡劣,其整體數字也觸目驚心。2011年全國婦聯發(fā)布的《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顯示,24. 7%的中國婦女曾經歷過不同類型的家庭暴力,這一數據和十年前第二期調查的數據相比提高了十六個百分點。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在2.7億個中國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夫妻間家庭暴力的受害者85%以上是婦女”。[1]雖然以上統(tǒng)計可能不夠全面,但足以說明我國家庭中存在的夫妻間的家暴現象十分普遍。

(二)家庭暴力后果嚴重

首先,家庭暴力損害了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家庭暴力不僅是身體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摧殘,不僅傷害了受害人,也傷害了其他家庭成員,尤其是未成年人。在家暴頻繁的家庭,受害一方或是身上遍體鱗傷或是心上千瘡百孔,長期處于驚恐、絕望、無助的狀態(tài)。家暴的發(fā)生也會對長期目睹這一切的孩子留下抹不去的陰影,影響其健康成長。

其次,家庭暴力會動搖家庭基礎、導致婚姻破裂。家庭的基礎是愛和包容,有愛才有家,而每一次家暴的發(fā)生都是對愛的摧毀,久而久之家庭存在的基礎就沒了,婚姻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最后,家庭暴力滋生違法犯罪、破壞社會和諧。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人會一直處于驚恐和壓抑的精神狀態(tài),若不能得到有效幫助則很有可能導致心理扭曲,或者是為了擺脫施暴者而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由受害者變成施暴者。這種家庭的未成年人由于缺乏交流和關愛,往往會養(yǎng)成冷漠、孤僻甚至暴力的性格,成為問題少年甚至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三)家庭暴力原因多樣

造成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性格暴躁易怒、第三者插足、大男子主義思想、工作壓力大甚至收入差距懸殊等都可能導致家暴的發(fā)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個人因素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實施家庭暴力的人通常具有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的性格特征,或者有賭博、酗酒等不良嗜好,遇到事情不夠冷靜,經常會把負面情緒發(fā)泄在配偶身上,拿身邊人作為出氣筒。此外,配偶一方有婚外情也是導致家庭暴力發(fā)生的重要誘因,若丈夫有了外遇,則會對妻子百般挑剔,或拳腳相向或冷眼相對;若妻子有了外遇,丈夫更是會為了“男人的尊嚴”對妻子大打出手。

2.文化因素

中國社會在很長一段歷史中都是男權社會,“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觀念深入人心。受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荼毒,許多男性都認為打老婆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好老婆都是“管教”出來的。受“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影響,當目睹家暴發(fā)生時,許多旁觀者都覺得那是別人的家事,不能多管閑事頂多勸解一下?!斑@種對家庭暴力漠然視之的社會氛圍,使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沒有負疚感和罪惡感以及感受到的社會壓力,這就無形中助長了家庭暴力的持續(xù)發(fā)生。”

3.經濟因素

有些調查顯示經濟條件和家庭暴力并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家庭暴力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不光困擾著貧窮落后的國家,在經濟發(fā)達的國家也十分嚴重。實際上作為家庭暴力的誘因之一,經濟因素主要是針對家庭冷暴力而言的。在婚姻中男女收入差距懸殊,尤其是當女性收入遠遠大于男性時,雙方的差距會逐漸拉開、隔閡也會加深,往往會發(fā)生家庭冷暴力。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依據

《反家庭暴力法》出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其立法過程卻十分艱辛,反對者也不在少數。有學者認為,“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并不缺少反家庭暴力的法律規(guī)范,事實上,我國的反家庭暴力問題,不是立法問題,而是執(zhí)法問題,制定《反家庭暴力法》不具有緊迫性?!睂τ谶@一說法,筆者實在不敢茍同,相反制定專門的反家庭暴力法有著現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其立法依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家庭暴力不同于一般暴力

1.家暴雙方具有親密關系

和一般暴力不同,家庭暴力發(fā)生在有著親密關系的人之間,施暴者和受害者有著生活上和情感上的依賴性,這是家庭暴力區(qū)別于一般暴力的最顯著特征。對于一般關系或者陌生關系,受害者在遭受暴力時多數會求助外力或者訴諸法律,“卻在親密關系中并不常見,因為情感性降低了對于正義的需求,將親密關系訴諸法律或外力的舉動容易招致負面的道德指責。”因此,法律應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進行特殊保護。

2.家暴行為具有持續(xù)性

和一般暴力不同,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通常都是共同生活,雙方相處的時間較長,而實施家庭暴力的機會也就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施暴一方隨時都可以針對另一方實施家暴行為,有的甚至每天都不間斷,而受害一方也會持續(xù)性的處于因身體或身體上的傷害而造成的擔驚受怕的狀態(tài)。

3.家暴行為具有隱蔽性

家庭暴力通常都是發(fā)生在家庭住所,因為居所具有相對獨立性和隱蔽性,所以家暴行為很難被外人知曉。而且,大多數人都認為遭受家庭暴力是一件比較丟人的事情,所謂“家丑不可外揚”,很多受害者顧及面子都會隱瞞家暴事實,不愿意被人發(fā)現,更不會求助他人。

4.家暴手段具有多樣性

一般暴力都是針對受害人的身體實施的傷害行為,是以積極的作為方式實現的,而家庭暴力不僅包括對受害人身體上的傷害,還包括對受害人精神上的傷害,可以以作為的方式實現,也可以以不作為的方式實現。實施家庭暴力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拳打腳踢、言語攻擊、愛理不理、經濟控制和性生活敷衍等。

(二)家庭暴力需要重新界定

為了保護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首先應當對家庭暴力進行明確界定?!痘橐龇ā匪痉ń忉專ㄒ唬彝ケ┝ψ隽嗣鞔_界定[2]:“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剝奪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其他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根據該條文,家庭暴力必須發(fā)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且造成一定的傷害后果?!痘橐龇ā匪痉ń忉專ㄒ唬┦?001年通過的,距今已有十幾年,該司法解釋對于“家庭暴力”的界定如今飽受質疑:

首先,家庭暴力是否應限于“家庭成員”之間?有人認為家庭暴力就是針對家庭成員實施的,對于家庭成員以外的人實施的暴力則屬于一般暴力。但也有學者認為家庭暴力不應單純地局限于家庭成員之間,而應擴展到有同居關系之人,否則便將有親密關系,但沒有合法關系的人之間的暴力排除在了“家庭暴力”的主體之外了。

其次,家庭暴力是否應“造成一定傷害后果”? 周安平認為,“在家庭中存在大量的不同種類的行為,雖然單個看,均無多大影響,但這些行為彼此間可以相互增強影響的效果,而使受害人產生持久性的精神恐懼,并且由于家庭領域的相對封閉和經濟生活上的從屬而使得這一恐懼得以放大性的增強”。

(三)家庭暴力缺少有效救濟

關于家庭暴力,我國的《婚姻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文件都作出了規(guī)定,目前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救濟方式包括民事救濟、刑事救濟、行政救濟和社會救濟,但是每一種救濟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無法形成有效的救濟體系。

1.民事救濟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于家庭暴力的民事救濟主要是通過離婚訴訟實現的。根據《婚姻法》第46條的規(guī)定,因為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享有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有權請求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損害賠償的請求只能和離婚請求一并提出,現實中很多人為了孩子往往不會離婚,那么這條救濟之路就走不通了。

2.刑事救濟

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家庭暴力可能觸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和虐待罪等。其中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等都是嚴重的人身暴力犯罪,限于針對人身實施的嚴重暴力并以一定的傷害后果為前提,其他類型的家庭暴力則更多的適用虐待罪。但是除非造成受害人受傷或者死亡,虐待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受害人通常不會起訴施暴者。

3.行政救濟

在我國,對于家庭暴力的行政救濟主要是通過公安機關實現的。《婚姻法》第43條第3款規(guī)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然而,這一規(guī)定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對江蘇四個地區(qū)警察干預家庭暴力的實證研究中顯示:65.2%的警察不愿意處理家庭暴力案件,這其中有56.8%的受訪者是因為“干預尺度難以把握”。

4.社會救濟

根據《婚姻法》第43條的規(guī)定,對于家庭暴力的社會救濟,主要是通過村委會、居委會、當事人所在單位進行調解、勸阻和制止,前提是受害人提出請求。[3]立法者的目的是通過法律以外的民間調解促進家庭矛盾的解決,減少家庭暴力的發(fā)生,但是誰都不想摻和別人家的事,所以相關的基層組織和社會團體并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反家庭暴力法》的進步意義

《反家庭暴力法》是由6章38條組成的,作為我國首部反家庭暴力的專門法律,《反家庭暴力法》對于反家庭暴力工作作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包括立法目的、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原則、家庭暴力的界定、預防、處置、法律責任和人身安全令等內容,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

(一)保障基本人權

首先,《反家庭暴力法》重新界定“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第2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該定義和《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相比,刪除了“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規(guī)定,不再以傷害后果為構成要件,擴大了保護范圍。

其次,《反家庭暴力法》突破了傳統(tǒng)觀念的限制,擴大了適用的主體。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的規(guī)定,家庭暴力僅限于家庭成員之間,而《反家庭暴力法》第37條規(guī)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边@一規(guī)定突破了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為共同生活的非家庭成員提供了法律保護。

(二)宣傳法治理念

傳統(tǒng)觀念認為家庭暴力是“自家事”,與他人無關。這種觀念是封建腐朽思想的殘余,更是法律意識薄弱的體現,也正是這種對家庭暴力放任自流的社會氛圍才導致家庭暴力日益猖獗。而《反家庭暴力法》的出臺則徹底粉碎了這種觀點,將人們從封建思想的枷鎖中拯救出來,由此人民將意識到家庭暴力不是家事而是國事,反對家庭暴力不僅是每個家庭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不僅如此,《反家庭暴力法》第6條規(guī)定,“國家開展家庭美德宣傳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識,增強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識,”同時具體規(guī)定了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學校和幼兒園的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傳教育義務,[4]將越來越多的主體納入法治宣傳的行列。

《反家庭暴力法》的公布促進了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識的覺醒,而《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會進一步推動“反家庭暴力”思想的傳播,營造“反家庭暴力”的社會氛圍,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并且在整個社會中樹立法律信仰。

(三)順應國際潮流

新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采取專門立法防治家庭暴力已成趨勢。截至2011年,世界上已有90多個國家制定有專門法律,7個國家有專門的反對性別暴力的法律,如韓國、德國和日本等。不僅如此,我國臺灣地區(qū)也于1998年通過了《家庭暴力防治法》,并于2007年進行了修訂。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1986年制定了《家庭暴力條例》,并在2010年改為《家庭及同居關系暴力條例》,將同性同居者及前同性同居者納入保障范圍。[5]由此可見,針對家庭暴力進行專項立法依據成為國際共識。

除此之外,我國政府于1980年7月17日簽署了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該公約于同年12月4日對中國生效?!断龑D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第2條規(guī)定,締約各國“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包括制定法律,以修改或廢除構成對婦女歧視的現行法律、規(guī)章、習俗和慣例”。作為公約的締約國之一,中國也應當履行公約規(guī)定的義務。因此,制定專門的家庭暴力法是我國對國際條約義務的履行,也是我國立法工作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表現。

注釋:

[1]參見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1/25/c_12817009.htm.

[2]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條.

[3]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3條.

[4]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6條.

[5]參見http://www.clady.cn/2014/fuyun_1124/160087.shtml.

參考文獻:

[1]林麗拉. 反家庭暴力與婦女保護的對策[J]. 山東社會科學, 2015,(S2).

[2]全國婦聯.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報告[J].婦女研究論叢, 2011,(11).

[3]林少菊. 家庭倫理與犯罪研究[M].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

[4]吳洪,馬海霞. 對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反思[J].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2,(4).

[5]周安平. 《反家庭暴力法》亟須解決的幾個問題—對《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分析[J]. 婦女研究論叢,2015,(2).

[6]周安平. 性別與法律[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王晨潔,楊躍. 論《反家庭暴力法》的完善--以警察干預家庭暴力為視角.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4).

[8]夏吟蘭,林建軍. 家庭暴力防治法制度性建構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呂凌宇(1994-),女,河南永城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2014級碩士研究生。

太仆寺旗| 池州市| 宣汉县| 凤城市| 军事| 志丹县| 安阳县| 时尚| 长宁区| 武胜县| 峨边| 固始县| 大埔县| 巴马| 兴城市| 丰镇市| 左权县| 齐齐哈尔市| 仁寿县| 舟曲县| 上栗县| 威海市| 溧阳市| 河间市| 阿巴嘎旗| 淮安市| 军事| 揭阳市| 临高县| 商河县| 紫云| 永丰县| 交城县| 兴安县| 达拉特旗| 永胜县| 抚顺县| 安阳县| 潜江市| 宜城市|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