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高考作文,綜觀各省命題,寓言故事類相對減少,新聞時事類相對增加。新聞時事類材料作文,實際上就是讓考生寫時評,而多數(shù)考生對時評的寫作要求還不熟悉,以致遇到此類作文便不知所措,寫得不倫不類。為此,讓考生弄清該類作文與一般議論文的區(qū)別,掌握時評類作文的寫作知識及寫作技巧已是當務之急。下面就時評類作文知識及寫作注意事項一一闡釋。
一、關于時評
1.時評的內涵。時評是“時事評論”與“時政評論”的略稱,指對新近發(fā)生的一件事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直接發(fā)表意見、闡述觀點、表明態(tài)度的文章樣式。它的特點主要是從具體的事件,聯(lián)系到它產生的原因,探索它的性質和意義,或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實,說明真相。
2.時評的類別。時評一般有三種類別:一是贊揚式,即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闡釋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評式,即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進行否定,然后從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對的依據(jù);三是建議式,即提出自己對新聞事件中某個問題的建設性意見。
3.時評的基本特征。(1)講究“時效性、針對性、準確性、說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準確性和說理性。(2)在寫法上,分為就事論事和就事論理兩類。一是就事論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過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進行評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據(jù)。二是就事論理,就是對所評之事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充分說理,闡明一個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論事上,以達到“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寫作目的。就事論理,還要求“開口要小”,抓住一個問題,講清一個道理,一事一議,以小見大,必須從“小”中評析出大道理來,所謂“著眼大處,落筆小處”。(3)在命題上,具有開放性,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時評與一般思想評論的區(qū)別
時評開頭段必須引述分析材料,一般議論文可以不引述材料;時評是就事論事,就事選例,就事說理,一般議論文是緣事發(fā)揮,談古論今,并列對照。在論據(jù)的使用上,時評的論據(jù)應與材料事實正反類似,一般議論文所選論據(jù)能證明論點即可。
三、時評的結構思路:引——點——議——聯(lián)——結
1.引:開篇引用材料的新聞報道內容。(略)
2.點:對報道內容進行一些解析作為過渡,鮮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略)
3.議:從多個角度分析新聞,或闡釋其中的意義,或剖析其中的謬誤。(詳)
4.聯(lián):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的類似現(xiàn)象,挖掘現(xiàn)象背后的根源。(詳)
5.結:最后從多個層面提出若干個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略)
四、全文各部分寫作要求技法點撥
1.標題。要觀點鮮明,形象生動,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的本質。如,《都是明星代言惹的禍》《責任是成功的階梯》《明星不應負根本責任》等;《為蔡先生鼓掌》《人間處處蔡銘超》《蔡先生所為得不償失》等。
2.開頭(提出問題部分——是什么)。概述或適度描述事件主體,但切忌花大篇幅回顧。應找出事件的主題,針對主題,應用言簡意賅、擲地有聲的語言亮出自己觀點,即迅捷入題,耀人眼球,方能吸引讀者,震撼人心。
3.主體部分(分析問題部分——為什么)。應結合觀點,剖析事件,開掘本質,辯證分析:A.要緊緊扣住論題本身。如,贊揚蔡銘超的做法,從頭到尾都應該圍繞贊揚這一行為而展開論述。B.要研究問題本身。包括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單一現(xiàn)象后面的本質、形成的原因、現(xiàn)階段的影響、今后發(fā)展的結果、自己內心的感受。C.要條理清晰。在文章的行文組織上,要做到思路清晰,盡量將論據(jù)、論點等分項列出,讓人一看就能理清頭緒。
4.結尾(解決問題部分——怎樣做)?;乜鄄牧?,重申觀點,提出對策辦法。如,對于在文物上刻字現(xiàn)象,可提出“要保護文物,提升國民素質,法律規(guī)范”等辦法。
五、小結
時評類作文是一種新材料作文,考生要貼緊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識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要針對時事熱點話題展開分析,提出自己獨到的認識見地。
總而言之,時評最大特點就是:就事論事,類比分析,主張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