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以及所面臨的心理問題探究,論述體育教學對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所起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體育與健康這套教材中給我們一線體育教師明確提出了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所謂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且是要求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要保持完美的狀態(tài)。即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就給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通過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的學習來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本文探討的主旨。
一、小學生心理問題存在的原因及狀況
小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處于一個高速發(fā)展階段,特征表現(xiàn)為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碰到困難輕易灰心喪氣,不能持之以恒。青少年期還是一個世界觀初步形成時期,對社會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獨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有時好高騖遠、愛慕虛榮,碰到挫折也較輕易灰心、泄氣、退縮,甚至有抵觸等逆反心理,還有因課業(yè)負擔重,面對父母、老師寄予厚望所形成的無形壓力,很輕易使其在學習、生活以及平時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逆反心理、懼怕心理、依靠心理、強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還與家長、教師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等有直接關系。如:家長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回避、恐懼心態(tài),缺乏科學認識;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淡漠、忽視對學生健全人格品質的培養(yǎng)。社會變革及傳統(tǒng)習慣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的產生遠比健康教育的發(fā)展來的快,特別是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學生。
二、小學體育教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從科學角度講,學校體育與心理健康聯(lián)系密切。學校體育課程中蘊含著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可見體育教學對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極重要的作用,體現(xiàn)了小學體育課程的價值。
(二)現(xiàn)代學校體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增強他們體質,而且還要通過體育運動將健康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學會做人,求知、健康、審美、生活、創(chuàng)造,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
三、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一)每個學生的心理活動都會隨著課堂氣氛的改變而變化。由于課堂上突發(fā)事件或意外導致目標沒有達成,這樣會讓學生情緒產生震動,體育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優(yōu)化可以發(fā)揮其愉悅和調節(jié)的作用,使集體的情緒處于適度的亢奮狀態(tài),每個成員在認知上相近,情緒上相融,心理上互動,課堂氣氛活躍,教與學,練的情緒高漲,學生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之下,認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和提高,學、練效果達到了最優(yōu)化。
(二)正確認識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1.良好的體育教學可以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真誠地關心、愛護、鼓勵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會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就可以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雙方就能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通過體育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愉悅的樂學環(huán)境,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趣影響著整個課堂氣氛。教師若能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譽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就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共鳴,激發(fā)學生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樹立和培養(yǎng)學生樂學好學的興趣。
3.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教師應力求通過客觀公正而積極的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準確地認識自己的潛能和不足。另外還應給予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權利。以營造互學互助,相互激勵,積極進取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過程,以促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4.體育教學不僅能強身健體,還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體育鍛煉除了可以增強體魄,鍛煉意志外,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十分明顯的。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有助于改善情緒狀態(tài)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情緒狀態(tài)是衡量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而體育運動則可以轉移個體不愉快的情緒和行為。同樣因為體育運動的群眾性特征,它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舞臺,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2)可促進學生智力水平。如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話,能增進身體健康,進而促進智力發(fā)展。身體好是頭腦靈活的物質基礎,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大腦獲得充足氧氣,得到快速恢復,大腦良好的發(fā)育為智力發(fā)展提供了有效保證。
(3)可以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當學生身上肩負著沉重的壓力,當達不到逾期的要求,追求不到理想的目標時,就會給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遭受挫折的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表現(xiàn)出動作粗暴、語言粗魯、攻擊、不安逃避和推諉等。針對這些表現(xiàn),教師應采取正確的心理教育方式,運用體育運動特有的松弛、轉移、激勵和調控能力,使受挫折學生的心聲得以自由表述,壓抑情緒得以徹底發(fā)泄。
【參考文獻】
[1]王冰.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J].廣州體育學院學校,2004(4)
[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