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來安縣城往北數公里有個地方叫“長山頭”,這里山巒起伏,景色秀美。在長約10公里的山坡上散落著千余戶人家,不知是這里的山水秀麗,還是水土養(yǎng)人,這里的村民長壽者較多。
近期,當筆者穿過一片樹林來到102歲的孔慶才家門口時,眼前的一幕令筆者十分驚訝。
一位老人佝僂著身軀蹲在地上,不斷地揮著鐮刀,鐮刀所到之處,一片荒草倒下,原來老人正在自家門口小樹林里割草。筆者看到,老人的身后是荒草被砍后清理出來的一片數十平方米的空地,空地里還有序擺放著打好捆扎的荒草。
筆者蹲在老人的身后仔細觀察,發(fā)現老人手中的鐮刀磨得明晃晃的,砍草的動作也蠻帶勁的,每次揮刀精準而迅速,十分熟練。這是100多歲的老人嗎?筆者疑惑地觀察著。
正當筆者聚精會神地在老人身后觀察時,一名年輕小伙子走了過來。他叫譚龍,今年26歲,是老人的外孫。譚龍向筆者證實,這位彎腰埋頭割草的老人正是孔慶才,也是他的外公,今年102歲。
“我們不讓他干,他偏要干!”譚龍告訴筆者,外公一生勤勞,這么大歲數還天天找活干,有時家里兒孫怕他累著,就偷偷地把工具收起來,可是他找不到工具還生氣發(fā)脾氣,后來家里人為讓老人舒心就不再收工具了,隨便老人家做什么,只要他開心就好。
“別看我爸100多歲了,身體可好了,每天早睡早起,飲食上從不特殊,粗茶淡飯,我們吃什么他也跟著吃什么!”在孔慶才的小兒媳看來,公公能夠長壽與他一生勤勞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別看老人平日少言寡語,年輕時可是一條響當當的好漢!”筆者注意到,說這話時譚龍一臉崇拜之情。譚龍說,他經常聽舅舅和媽媽說外公年輕時參加過地方武裝民團,曾親手砍死過兩個日本鬼子,因此深得當地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