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加強信息技術(shù)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動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微課是利用微視頻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包含教師講解、演示,輔以課件、案例、素材等學習資源,從課堂教學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zhuǎn)變,使課堂更加生動靈活,教學更加有效,學生學習更加主動,選擇更加豐富,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活動。
微課學習的步驟
數(shù)學的教學目標需要每課時地去完成,如何借助微課從單元目標中分割出課時教學目標?這是廣大一線教師利用微課教學困惑的問題,筆者以為微視頻的學習包含以下步驟:
明確一節(jié)“微課”的學習目標 筆者認為,在劃分每節(jié)課所用的時間時,應抓住每課的知識點加以審視。數(shù)學教材是分單元編寫的,每一單元又分列為若干例題、內(nèi)容分析和習題,而每一個例題都有明確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憑借例題,分析單元內(nèi)容所包含的知識點,進而分割微課課時,確定課時教學要求,針對每課的知識點來制定學生學習知識的目標。所以在設計微課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jù)目標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在線學習微課 學生在學校學習微課平臺上,每人一個賬號,登錄微課平臺,選擇年級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課前可以自主學習,課后可以觀看學習,不懂的知識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克服了課堂上一聽就過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
學生完成導學任務單 導學任務單是學生完成微視頻學習后,自主學習情況檢測的一種輔助手段,能引發(fā)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探究獲取一節(jié)課所規(guī)定的全部或部分知識的學習,同時在經(jīng)歷這一過程中,對有效積累和獲得活動經(jīng)驗,學會和掌握數(shù)學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通過平臺上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設計教案進行教學。
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是根據(jù)學生在線學習情況的反饋進行設計的,讓學生明確學習內(nèi)容和需要達到的程度,進而帶著疑難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在動手做的活動中主動思考問題,并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自主研學,根據(jù)設定的主要問題完成導學任務單,并把學習中的困難和疑問記錄下來,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完成的任務單、學習中的困難和疑問進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模式與片斷
課堂教學模式 獨立學習微課微視頻,完成學習任務單;合作學習或課堂討論:提出有代表性的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學習,然后集中提煉。
課堂教學活動 課前學習微課《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微視頻并完成任務導學單,課堂上解決學生困惑的問題。師生對話如下:
師:根據(jù)課前的微視頻和完成的導學任務單,誰愿意到講臺上講一講?
生:我的分析:畫一畫,寫一寫,圍長方形我們可以先求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和,再求面積。我的解答:22÷2=11(米)。長:10、9、8、7、6;寬:1、2、3、4、5;面積:10、18、24、28、30。我的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度越接近,面積就越大。我的體會:課前學習,微視頻可以反復看,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還有一個就是按順序?qū)?,不容易漏掉。我的困惑:為什么要?2÷2?
師:誰來解釋?
生:因為長方形有兩條長和兩條寬,22米是長方形的周長,22÷2=11(米)是求的一條長和一條寬。
師:說得真好!還有困惑嗎?
生1:22根1米長的木條,能截嗎?
生2:靠墻圍,面積怎么樣?
生3:靠一面墻、兩面墻、三面墻怎么解決?
生4:為什么長和寬之間的差越小,面積就越大?
生5: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用這個策略解決?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
學生交流討論,老師深入小組適時指導。
師:出示問題1:22根1米長的木條,可以截嗎?誰來回答?
生6(第二組代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圍長方形木條是可以截的。
生7(第四組代表):不可以,題目要求長和寬都是整米數(shù)。
師:兩組代表的看法,誰的正確?
生8:我認為第四組的正確。
師:大家同意嗎?
生(齊):同意
師:問題2:如果靠墻圍,有哪幾種情況呢?哪一組來展示?
生(第一組代表):靠一面墻圍的如圖:
生(第四組代表):兩面靠墻的如圖:
生(第三組代表):三面靠墻的如圖:
師:如果一面靠墻,面積多大?
小組研究匯報:第一組代表研究結(jié)果是兩種情況:第一種(一條長,兩條寬)長:20、18、16、14、12、10、8、6、4、2;寬:1×2、2×2、3×2、4×2、5×2、6×2、7×2、8×2、9×2、10×2;面積:20、36、48、56、60、60、56、48、36、20。長方形面積最大的是長是12或10,寬是5或6。教師總結(jié):今天對兩面、三面靠墻就不再討論了。通過剛才同學們的思維碰撞,我相信大家能夠自主解決,老師會把相關內(nèi)容傳到平臺上繼續(xù)學習。最后,師生共同利用策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感悟
這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堂,從四個方面說明:第一,從學生觀看微視頻、完成學習任務單的情況看,學生全員參與,沒有一個學生落下(包括學習困難的學生);第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自己的困惑;第三,師生、生生交流互動、探討活動輕松和諧,而且有質(zhì)量;第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成效明顯,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情況下,學生能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且學習方法上也有很大的收獲。
實踐證明,課堂上學生能提出許多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和困惑?!翱繅卸嗌俜N不同的圍法”的困惑,讓學生知道會有不同的圍法,在小組交流中體會每種圍法可以按寬的米數(shù)從小到大有序地列舉出來。并讓每一名同學說一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學習中逐步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當中的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明白列表有什么好處,表格是如何有序地填寫,是如何比較概括的,通過這樣的回顧初步體驗策略,懂得“列舉”的含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塘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