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將中考體育納入中考政策的全面實施,調動了初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學校積極開展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初中生的各項體質健康指標出現積極變化的趨勢最明顯。中考體育內容的構建,其背身對教學來說是一種規(guī)范性行為,為構建長效的管理機制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具體實施內容。
關鍵詞 改革 素質教育 陽光體育 良性循環(huán)
中考體育改革是一個不斷深化、完善的過程,是考試真正納入人性化、科學化的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標志,充分發(fā)揮了考試的杠桿導向左右,有效促進了學校、社會和家庭對于中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視與關心,激發(fā)了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鍛煉的熱情,促進了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自1985年開始的每5年一次的學生體質調研數據累計對逾百萬名青少年的抽測數據顯示,青少年的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繼續(xù)提高。我國城鄉(xiāng)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的生長發(fā)育水平繼續(xù)呈現增長趨勢;爆發(fā)力素質(立定跳遠)出現好轉;耐力素質顯現止“跌”并逐步回升;速度素質(50米跑)下滑趨勢得到遏制;力量素質、仰臥起坐生引體向上或斜身引體下降速度減緩;柔韌性素質(坐位體前屈)指標明顯回升;超重和肥胖檢出率開始下降;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xù)上升,并出現低齡化傾向。
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出現積極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取消“小升初”考試、小學畢業(yè)就近入學政策的逐步落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學甚至初中階段學生的升學壓力;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逐步實施、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課程改革的推進,激發(fā)了學生、家長和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積極性。同時,教育部加強學校體育督導、學生體質健康抽測符合公示政策的出臺激發(fā)了各地重視學校體育的積極性。各地加大學校體育投入、推進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因地制宜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形勢初步形成。但更為重要的一方面是中考體育的推廣與落實。將體育納入中考政策的全面實施,調動了初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學校積極開展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初中生的各項體質健康指標出現積極變化的趨勢最明顯。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全面組織實施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并逐步加大體育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分量,積極推行在高中階段學校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增加體育考試的做法”,長春市將2013年入學的七年級新生體育學科列入中考科目。體育考試成績由七、八、九年級的體育測試成績按比例累計后,綜合評定。
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是進一步落實《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戰(zhàn)略決策,是促進推進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是全體師生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和增強學校體質的需要。是全社會和學校真正重視學校體育,改變過去部分人為文化是硬指標,體育是軟任務的想法。過去有些學校初三體育課名存實亡,課表上安排了,實際是文化課教師去上課。自從實施中考體育考試,從學校領導到老師,學生到家長都非常重視,真正擺脫了過去那種體育“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思想,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發(fā)展。
在體育沒有列入中考考試科目前,個別體育老師對上體育課只限于完成任務,上課也是“一只口哨,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學,還有部分學生把上體育課活動練習理解為“玩”,憑自己的愛好興趣被動練習,甚至借故不參與體育活動。自從體育列入中考科目以來,體育教師的積極得到了充分地調動,課前會認真準備,精心設計教案,課中認真組織,實施各項練習活動,了解發(fā)展學生興趣,針對學生特點區(qū)別要求,課后認真總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練習活動。
中考體育內容的構建,其背身對教學來說是一種規(guī)范性行為,為構建長效的管理機制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具體實施內容。但從體育中考制度實施以來,支持和反對的呼聲此起彼伏,究其根本,要考究體育學科在中考科目設置上的完善性。2016年長春市中考體育必考科目是跑步、跳繩,任選科目是跳遠、擲球、體前屈三選一,固定科目的考試容易導致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偏重考試科目教學,從而讓體育課變成“訓練課”,甚至讓體育中考促進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鍛煉的手段,變成體育教學的指揮棒,流于應試教育的模式化流程。
要克服“應試體育”現象,防止正常教學受到沖擊,就必須把握好考試項目和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讓教學促考試項目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要處理好教學與中考體育的關系,采取成功教學模式、快樂教學模式等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和個性,使學生得到身體和心理的滿足,達到提高運動素質和健康水平的目標。杜絕為考試、為分數一味追求大強度負荷的簡單訓練手段,從而真正達到利用考試的改革進一步促進體育教學的良好愿望。
作為一名實施素質教育的執(zhí)行者,要站在教改的前面,首先要轉變觀念,明確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充分利于體育課堂,除了學習掌握運動技術技能外,要懂得運動技術的健身價值,教會學生懂得什么是健康,如何用體育手段來增加體質。其次,師生課堂上“學生運動技術——體驗運動樂趣——掌握健康功能——形成價值觀念”這種初步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再次,中考體育的目的是要推動體育教學,使體育考試與體育教學質量之間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青少年是民族未來的希望,教育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實踐證明中考體育考試利大于弊,中考體育考試工作的目的、意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的歡迎,考試的有關制度和方法也在向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