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小小食雜鋪》里,太郎和奶奶在城市里守著爺爺留下來的小雜貨鋪“櫻屋”過日子。在便利店遍地的時代,雜貨鋪顯得陳舊而不合時宜,它的存在全靠祖孫倆的苦苦支撐。這里有童年里的糖果,還有兒時的小伙伴。“櫻屋”的一切顯得緩慢而美好,似乎是個烏托邦。
雜貨鋪后面的小院灑滿陽光,讓我能夠還原童年在老家村莊的一些片段,村里有幾個雜貨鋪,是童年里神秘的所在,那里有許多我不曾吃過的東西。有一回,爺爺帶著我去買零食,在隔著柜臺的玻璃櫥窗里,我看上了一種跳跳糖。我都拆開包裝了,他才問多少錢。店主說,兩塊錢。爺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兩塊錢?不是兩毛嗎?”店主干笑了兩聲,很肯定地說,沒錯,就是兩塊錢。爺爺也沒再說什么,付了錢。
我也覺得太貴了,山楂片才一毛錢一個,這個怎么就要兩塊錢呢?跳跳糖已經(jīng)放在嘴里,就那么一點,被口水一濕,噼噼啪啪爆炸著,讓我感覺舌頭很麻,耳朵也嗡嗡的。我內(nèi)心有點自責(zé),也搞不清店主是不是在騙人。但爺爺并沒有怪我,而是問我:“好不好吃?”我點點頭。一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
爺爺對我就是這樣好。在我漫長的童年里,印象最深的是爺爺寬厚的笑。有時他也很狡黠,跟我下跳棋時,眼看就要輸了,卻耍起賴來,留一顆玻璃珠阻礙我前進(jìn),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把身子扭成麻花,噘著嘴抗議。
我是什么時候變成心事重重、敏感多疑的少女的,我也說不清楚?!缎⌒∈畴s鋪》里的太郎在奶奶的關(guān)愛中,甚至將美好的童年延長到30歲,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小孩??傻搅俗詈笠患娴拈L大了,一身的商務(wù)范兒。奶奶賣掉了雜貨鋪,為了不給孫子添麻煩而住進(jìn)了養(yǎng)老院。太郎開了自己的高級餐廳,不知不覺他已經(jīng)半年多沒去看奶奶,直到聽說奶奶病了,還在糾結(jié)要不要去,企圖逃避現(xiàn)實……
這樣的結(jié)局讓我難以接受。可仔細(xì)想想,我也沒有能夠陪伴疼愛我的爺爺,度過他人生最后的階段。人長大后,為了謀生,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總在不由自主地向前,無暇他顧,卻暗自希望親人一直是原來的樣子??伤腥硕紩先?,忙于謀生的人自己的生活都捉襟見肘,自然難以照料其他人。經(jīng)過了一段疏離后,人會漸漸麻木,在情緒上又總想逃避那些在意的人,害怕讓親人見到不怎么好的自己,也不知道以何種方式跟他們相處。
太郎最終成了都市中庸庸碌碌的一員。年輕的人,只要愿意,總會融入新時代的,而老一輩的人,只屬于過去。
(本文選自閆晗微信公眾號
yanhanyahui)
【素材運用】無論是太郎還是“我”,內(nèi)心都堅守著一片純真的凈土,長輩在童年時給予我們的溫暖和關(guān)愛,讓我們萌生了長大之后能夠回饋他們的愿望,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心態(tài)的變化和人與人之間的疏遠(yuǎn),這一切最終還是化作無奈與惆悵。然而小小食雜鋪間那些童年的糖果,兒時的小伙伴所帶來的溫暖卻始終存留在心間。
【速用名言】
1.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明代哲學(xué)家 李贄
2.凡物有成必有毀。
——德國作家 歌德
【適用話題】成長;童真;堅守;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