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榮
醫(yī)院的腫瘤病房里,總有觸動淚點的故事。
那日,一個老漢被扶了進來。“醫(yī)生,我爸吃飯沒胃口,還總覺得難受?!崩蠞h的兒子手里提著厚厚的袋子,嘩地一下打開,好幾張片子露出來。
來市里之前,他們已經(jīng)在本地的縣醫(yī)院排查過多次了。
主治醫(yī)生只看了一眼片子,面色就凝重起來,隨后開了張檢查單子,一行人扶著老漢去做全身CT。結(jié)果出來時,老漢已經(jīng)住到了9號床上,和我爸一個房間。
雖然面色萎黃,老漢的聲音還算洪亮,他硬撐著三分精神端坐在病床上,和我爸禮貌地聊著家常。
我出門去洗水果,在走廊拐彎處,看到老漢的兒女們正在哭。原來,老漢患的是肝癌,已經(jīng)晚期,醫(yī)生說:“回去吧,別浪費錢了?!眱蓚€女兒、一個兒子哭得話都說不出來了。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話安慰,只能同情地嘆口氣,繞過去了。
本以為他們很快就出院,誰知,下午我和爸爸遛彎回來,老漢還在。見了我爸,他滿面笑容:“老哥,我的診斷出來了,是膽結(jié)石,沒事兒?!笨纯蠢蠞h故作歡顏的兒女,我瞬間明白,孩子們這是隱瞞著病情呢。我和老爸極力配合,對老漢表達了羨慕。
晚飯時,我和老漢的兒子一起去地下餐廳,才知道,在他們的再三哀求下,醫(yī)生愿意再想點兒法子。不過,這個法子最多也就延長幾天生命。
“已經(jīng)這樣了,干嘛還浪費錢啊?!蔽艺f。老漢的兒子一聽,眼圈紅了:“就算浪費錢,也得留在這里,否則,我們真是沒法接受這個事實,我爸可是家里的頂梁柱呢……”面前的中年人哭得像個孩子,我的眼中不自覺也有了淚。
住院第三天,醫(yī)生再次給老漢做了個檢查,得出一個結(jié)論:可以做個介入手術(shù),暫時緩解一下癥狀。老漢的兒女忙不迭地點頭:“做,咱趕緊做?!?/p>
術(shù)后不久,老漢氣色好了不少。他的床前,那個熱鬧就別提了。這個給老人沖奶粉,那個給老人敲后背,一家人變著法逗老漢開心。那份孝心,看得人心酸。
介入手術(shù)之后又過了幾天,在醫(yī)生的再三建議下,老漢準備出院了。辦出院手續(xù)時,醫(yī)生建議再開點兒中藥。其實,無論中藥西藥,都已于事無補了。老漢的兒子卻堅持要買:“我們不能讓爸多心,以為孩子們舍不得花錢。哪怕沒用,也一定要買?!?/p>
在腫瘤病房陪護的這段日子,見過了惡疾面前的世情百態(tài),我第一次明白:生死訣別面前,有些浪費還真是必須的,因為,它能買到心安和溫暖。
摘自《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