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智慧堡壘”圍棋被電腦攻克,這一事實多少會讓人類有些惆悵。但拋開棋手的驕傲,AlphaGo的獲勝給人類帶來的意義其實并不消極。圍棋通過這場舉世矚目的人機大戰(zhàn)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棋手可以通過與機器對弈領悟更高的境界,而AlphaGo帶來的技術突破也將促進科技的進步,為普羅大眾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AlphaGo的出現(xiàn)對于圍棋文化而言是新階段的開始
AlphaGo是以“數”的方式達到了很高的競技水平,人類則以“道”的方式來理解圍棋,比如“虛實”“陰陽”“厚薄”“輕重”等等,這些二元概念是AlphaGo沒有的,是人類獨特的智慧。正因為在圍棋中我們運用了這些抽象的、辯證的思維方式,圍棋的重要價值才顯現(xiàn)出來,否則圍棋就只是一道復雜的數學題了。這些思維方式是人類在面對世界上未知的、無法用“數”達到的事物時的重要路徑,而圍棋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能夠幫助我們訓練這樣的思維方式。這有點類似易經的象數和義理。AlphaGo擊敗人類棋手,確實會對競技圍棋產生一定的沖擊,但僅從圍棋技術來看,它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提高水平,以更接近圍棋的真理。另一方面AlphaGo讓我們反思圍棋的本質,反思圍棋在競技之外的價值空間,反思人類思維方式的長處和弱點。AlphaGo的出現(xiàn),對于競技圍棋而言或許是一個驚嘆號,對于圍棋文化而言卻是新階段的開始。
人類應與機器一起進步
通過這場比賽,人類將面臨一個新時代,即人機對峙的時代。
機器說到底是我們人類智慧的結晶,AlphaGo是人類幾千年來關于圍棋的整體智慧的凝結,而李世石只是人類一個優(yōu)秀的個體。人類的整體智慧戰(zhàn)勝人類的優(yōu)秀個體,毫不奇怪,但為何人類接受起來卻如此困難。
當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之后,我認為人類棋手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尋找機器的盲點和弱點,想盡一切辦法要戰(zhàn)而勝之,而應該向機器學習,跟機器一起進步。
AlphaGo意味著一種質變
人類發(fā)展至今,一直在不斷延展我們的四肢,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各種機能,但一旦涉及思維,人類一時就會難以接受。AlphaGo所帶給我們的是思維方式上的變化。圍棋畢竟只是一種游戲,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諸多文明中的一種,我們感到難過,恰恰因為我們是人。
圍棋的未來與AlphaGo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有很大關系,但不會影響圍棋作為人類文化結晶的地位。人類要承認自己的思維有局限性,承認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時就超乎人類的認知。可以斷定,人類以后戰(zhàn)勝機器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圍棋變化雖多,但人工智能發(fā)展也會更快。人類正是借助機器使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強大。但圍棋作為人類文化的結晶,只要有人的存在,圍棋文化的意蘊、審美和給人帶來的愉悅,絕非機器所能替代。
AlphaGo讓圍棋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圍棋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古人發(fā)明的圍棋首先是一個游戲,所以圍棋的勝負更應該以輕松、娛樂的心情面對。孔子曰:“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毕缕逵休斢汹A,提升了人突破輸贏的境界,非常有利和諧社會的建設,能克服社會中急躁的心。東漢馬融《圍棋賦》里有云“略觀圍棋兮,法于用兵”,這句話一方面講了圍棋是中國古人發(fā)明的娛樂工具,可以開發(fā)智力,同時又能看到軍事文化、戰(zhàn)爭謀略。因為圍棋有如此意義,所以此次人機大戰(zhàn)受到的關注是想象得到的。谷歌開發(fā)的AlphaGo為未來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它為喜歡下圍棋的人們帶來了許多快樂。從這一方面來講它是非常有意義的。
圍棋是中國人發(fā)明的,AlphaGo對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精神的傳播意義重大,通過電腦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中國人來講,我們感謝AlphaGo的發(fā)明。
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僅是科技發(fā)展階段中的早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我很不贊成“大戰(zhàn)”這個說法,它立刻就把人和機器的關系緊張化了。人們總要在人與機器之間劃一道界線。本質主義的思維方式認為“思維是人腦屬性”,這使人們對思維的認識限制在特定的領域。如果這樣考慮問題,人工智能是無法存在和發(fā)展的。圖靈在20世紀50年代的論文中首次提出機器能夠思維的觀點。拉美特里寫過一本書《人是機器》,把人理解為機器,或把機器理解為人,就是要模糊兩者之間嚴格的界限。這對本質主義思維方式的挑戰(zhàn)很有益處。人發(fā)明了機器人,不等于人能永遠控制機器人,由于機器人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復制能力,人類最終失去對機器人的控制是完全可能的。許多人擔心機器人代替人,從技術上來講完全可行,就如火車代替馬車。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僅是科技發(fā)展階段中的早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機器人甫一出現(xiàn)就獲得了自我發(fā)展的過程,這個發(fā)展是一個加速度的發(fā)展。機器人一旦進入家庭使用,就如電腦一樣,它的發(fā)展速度將會極大的提高。機器與人的關系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伙伴關系,與其把機器人理解為工具或手段,不如把它理解為新的物種,未來人類發(fā)展的道路應該是人機合成,人與機器的界限將會進一步的模糊。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