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法國人的婚姻和家庭觀念也發(fā)生了較大轉變。本文闡述和分析了當代法國家庭結構簡單化、模式多元化、功能減弱化的格局及其成因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社會思考。
關鍵詞:法國;社會變遷;家庭模式;家庭功能
作者簡介:吳敏(1976-),女,湖北武漢人,碩士,漢口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法語教學及法國社會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C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6--02
家庭是什么?美國社會學家伯克斯(Ernest W. Burgess)和洛克(Harvey J. Locke)在《家庭》一書中指出:“家庭是被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的紐帶聯(lián)合起來的人的群體,各人以其作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會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創(chuàng)造一個共同的文化。”從歷史上講,法國人的家庭概念也與上述定義相差無幾。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社會保障體系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在現(xiàn)代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的影響下,法國家庭無論是在結構、模式還是在功能上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一、家庭結構簡單化
隨著社會現(xiàn)代化的進程,法國家庭的結構逐漸走向簡單化。農(nóng)業(yè)社會大家族式的家庭格局已然不復存在,隨之增多的則是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各種小家庭模式。美國人類學家默多克(G. P. Murdock)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他在《社會結構》一書中認為,從親屬關系著眼,可把人類家庭分為核心家庭(Famille nucléaire)、組合家庭(Famille recomposée)、擴大家庭(Famille élargie)等三種基本單位,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他幾種家庭形式賴以擴大的基本單位。這種關系較為緊密和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是現(xiàn)代都市和工業(yè)社會最主要的家庭模式。在現(xiàn)代化程度較高的法國,核心家庭及丁克家庭(Famille DINK)、單親家庭(Famille monoparentale)等類核心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核心家庭有利于促進家庭成員的平等關系,減少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糾紛,并滿足幾代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與法國崇尚自由平等的社會觀念一脈相承。
二、家庭模式多元化
通常文明程度越高,社會體制和法律制度越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越開放,個體發(fā)展的自由度就越大。因此在法國,家庭作為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個體單元,其形式也是多元化的。正如法國研究者科萊(Marie-Claude Collet)所言:“過去,婚姻是受教會和社會認可的男女結合的唯一方式。而如今,家庭已不再是男女共同生活的必要模式。”[1]
單身(Célibataire)。法語的“Célibataire”和“Non marié”與中文字面的“單身”和“未婚”不可完全等同?!癈élibataire”可能是未婚、離異、甚至離異帶小孩、解除“PACS”(同居協(xié)議)等情況,而“Non marié”則確是尚未結婚,但有可能簽過一次或數(shù)次“PACS”,還可能有一個子女甚至幾個子女(分別與前幾任配偶所生育),當然也有可能的確未曾有過配偶(無論是以婚姻形式還是同居形式)及子女。
新單身或半同居(Solo)。近年來,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一種“新單身”的現(xiàn)象,即單身成年男女既不結婚,也不同居,而是固定與一名異性保持密切關系,同時依然生活在各自“小家庭”內,可以說是戀愛男女除婚姻與同居之外的第三種選擇。
自由結合(Union libre)。同居分兩種,一種稱作“Union libre”,即雙方之間不履行任何手續(xù)或簽署協(xié)議,不存在任何法律約束或義務。財產(chǎn)分配、子女撫養(yǎng)等問題全憑兩人協(xié)商解決。這種形式的家庭聚散相對容易。
公民結合契約(PACS)。另一種同居模式是通過簽署俗稱“同居協(xié)議”的“PACS”來對雙方進行責任和義務以及法律上的約束。2000年時,法國開始實施“PACS”制度,初衷是為同性戀戀人提供法律保障,他們可以依據(jù)該法律結為伴侶。而以“PACS”形式結合的伴侶在社會保險、住房、稅務、醫(yī)療等方面,可以享受類似于傳統(tǒng)婚姻中夫妻的待遇和保障。與婚姻相比較,“PACS”對當事人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強制性規(guī)定要少很多,亦能規(guī)避離婚帶來的繁瑣手續(xù)和財產(chǎn)紛爭,其對雙方的保障程度介于婚姻和同居之間。法國國家統(tǒng)計和經(jīng)濟研究所(Insee)發(fā)布的一項調查報告稱,截至2010年1月1日,在法國簽訂“PACS”的人數(shù)超過100萬。
婚姻(Mariage)。一方面法國人并不要求一定要有婚姻,另一方面卻對婚姻的完美性期待極高,這也是很多人不輕易結婚以及離婚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橐鲆馕吨p方愿意承擔因此而導致的繁復手續(xù)、增添的稅賦、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以及未來剖分財產(chǎn)的風險,常有同居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有數(shù)個子女且子女都已成年的伴侶仍未步入婚姻殿堂的現(xiàn)象,因此法國的結婚率歷來不高。而另一方面,2013年4月23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全球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十四個國家,同性婚姻在法律保障和社會認可上享有與異性婚姻幾乎同等的權益。
由此可見,個人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促進了家庭形式的多元化。當今的法國,單身、半同居、同居、“PACS”、異性或同性婚姻、離婚、再婚等狀況并存,一方面體現(xiàn)出法國人對“個人主義”的崇尚,另一方面也充分體現(xiàn)出一個高度發(fā)達的社會所具有的自由度和包容性[2]。
三、家庭功能減弱化
作為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的經(jīng)濟、傳承、教育等功能在當今法國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
經(jīng)濟方面。過去農(nóng)業(yè)社會的經(jīng)濟活動主要以家庭為基礎,因此家庭承擔著很大一部分的社會“生產(chǎn)”功能,而現(xiàn)代化工業(yè)的發(fā)展常常需要大批勞動者聚集在一起開展經(jīng)濟活動,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chǎn)轉變?yōu)榧w勞動生產(chǎn)。另外,在現(xiàn)代社會,女性地位提高、經(jīng)濟獨立,不再依附于男性而處于附屬地位。相當一部分法國家庭中雙方保持經(jīng)濟獨立,采用AA制或協(xié)商決定各自承擔何種費用。可見經(jīng)濟功能已經(jīng)不再是家庭的一個重要功能。
傳承方面。傳統(tǒng)的家庭通常承擔著家族延續(xù)、遺產(chǎn)繼承、繁衍后代等功能。而當今法國家庭的這幾項功能日趨弱化,有的功能甚至消失殆盡。首先,農(nóng)業(yè)社會大家族式的家庭已不復存在,唯一象征著家族延續(xù)的就是保留下來的姓氏。其次,現(xiàn)在大部分法國人都是工薪階層,除了工資以外沒有其他收入,因此也不存在大筆遺產(chǎn)的繼承問題。與此同時,繁衍后代的功能也日漸減弱。眾所周知,歐洲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不容樂觀,而法國的形勢尤為嚴峻。法國人口出生率低下的原因何在呢?清末康有為游歷法國,就注意到這個現(xiàn)象:“法人自由既甚,故婦女多不樂產(chǎn)子,有胎則墮之,以故戶口日少。蓋自同治九年德法戰(zhàn)時,法人已逾三千萬,迄今亦復三千余萬。就此二、三年間,德之人口增至六千二百余萬,英增至四千余萬,而法乃日衰。”[3]法國學者則指出,之所以產(chǎn)生少生少育的情況,是因為大革命政治觀念的傳播、民眾宗教情緒的削弱、公共教育的普及[4]。另外,1968年5月掀起的學生運動如同催化劑一般,加速了政治、教育、個人生活、兩性關系、婦女地位等各方面的轉變,由此家庭結構及功能也受到深刻的影響。據(jù)法國國家統(tǒng)計與經(jīng)濟研究所(Insee)人口調查報告,法國2010年有54.8%的新生兒為非婚生??梢?,生育與婚姻已不存在絕對緊密的關系了,家庭繁衍后代的功能遭到了極大的弱化。
教育方面。政府越來越多地承擔起了家庭中的子女教育問題,減輕了父母在此方面的責任。另外,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碩博階段,公立學校學費全免,家庭無需再為子女教育問題承擔經(jīng)濟上的壓力。因此,隨著國家管理范圍的擴大,家庭的教育功能也逐步減弱。
結語
作為啟蒙運動的精神遺產(chǎn)和大革命的實踐信條,“自由、平等、博愛”對法國乃至世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法國人的家庭和婚姻也深受歷史進化、社會發(fā)展以及人們思想觀念轉變的影響,形成了如今這種結構簡單化、模式多元化、功能減弱化的格局。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政策、社會制度和法律體系的完善,以及人民精神文明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如此家庭格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如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家庭結構不穩(wěn)定、離婚率上升、經(jīng)濟增長緩慢、社會保障體系難以維系等也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思考以及政府的關注。
注釋:
[1]Marie-Claude Collet. L'évolution des mariages depuis 1975 : papa et maman se marient[J]. Aval : Revue statistique, 2000.07.
[2]Daniel Moralès. L'évolution des familles en Basse-Normandie un paysage familial redessiné[J]. Cent pour cent, 2003.04.
[3]康有為.歐洲十一國游記二種[M].長沙:岳麓書社,1985.250.
[4]Gérard NOIRIEL. Population, immigration et identité nationale en France, XIXe- XXe siècle [M]. Paris : Hachette, 19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