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操其人是非常復雜的,如果讓一千人來評價,就有一千個不同的曹操。既有“奸”的一面,又有“雄”的一面,兩者水乳交融凝聚在他身上,具有了極其鮮明的,不可替代的藝術獨立性。本文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通過對曹操在正史《三國志》和小說《三國演義》中兩個形象的分析,揭示了兩個形象形成的原因,說明了兩個形象的區(qū)別。進而希望可以盡量全面的展現(xiàn)出曹操形象的復雜性,讓當代人從曹操這個形象中汲取營養(yǎng),啟迪智慧。
關鍵詞:曹操;奸雄;歷史真相;翻案;性格
作者簡介:常曉博(1990.9-),男,河北張家口人,河北大學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02
緒論:
曹操是《三國演義》中描寫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曹操的陰謀詭計常常使對手心驚膽戰(zhàn)、痛恨至極,他的卑鄙程度也不受道德約束,但同時他又是一個體恤眾生、豪情萬丈的英雄,也是一個文采四射、有情有義的大詩人,也有時候他又顯得敏感、多疑、殘暴。后世對三國人物更是有“三絕”之稱: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關羽“義絕”。受正統(tǒng)觀念影響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將曹操 作為“奸絕”的代表來描寫,他曾做在衣帶詔事發(fā)大行殺戮、殺害呂伯奢全家、拷害吉平、殺糧官、殺國舅……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徹底將奸賊這個標簽貼到了曹操身上,毛宗崗斥其為“一生奸偽,如鬼如蜮”,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學史》也認為 “曹操一舉一動都露出一副奸詐相?!比欢鴮Σ懿俚陌勔灿泻芏唷0讐垡驮凇吨袊ㄊ贰分蟹Q其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辈懿俚降资鞘裁礃拥娜耍?/p>
一、歷史的曹操——追求歷史真相
1.不可回避的“奸”
(1)“挾天子以令諸侯”
說曹操是奸臣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集中表現(xiàn)在他迎奉天子這件事上。石勒評也認為曹操是“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許多人說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這話是袁紹的謀士沮授、田豐說的。沮授說:“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碧镓S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四??芍各舛?。”但袁紹自己沒有遠見,還覺得弄來一個皇帝反而多事,就放棄了。于是獻帝被曹操搶到了手,從此曹操擴充地盤,討伐異己,都用皇帝的名義,對手們則很被動的硬著頭皮擔負著造反的罪名。
(2)嫉賢妒能
曹操推行“唯才是舉”的政策,的確選拔了很多人才,在他起兵以后,各地能人異士爭相歸附。但當曹操確立統(tǒng)治地位以后,他便嫉才害賢,有時甚至采用屠殺手段,在他的主導下,許多士人慘遭殺戮。被曹操殺戮的“人才”有、華佗、孔融、荀彧、崔琰、楊修等。
孔融遇害并不只是因為他的名氣高,還因為他對曹操有了一定的威脅;《后漢書·孔融傳》記載:“時年饑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既見操雄詐漸著,數(shù)不能堪,故發(fā)辭偏宕,多致乖忤。又嘗奏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nèi),不以封建諸侯。操疑其所論見漸廣,益憚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潛忌正議,慮鯁大業(yè)?!盵1]
2.無可厚非的“雄”
(1)任人唯賢
曹操大膽地沖破了歷代用人標準,他“拔于禁、樂進于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于亡虜之內(nèi),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余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shù)”。 張遼、樂進、徐晃等,他們有的有的是俘虜,有的是普通士兵,可曹操就能敢于大膽使用,這些人后來都是三國名將。曹操在《求賢令》中說:“及其得賢者也,曾不出聞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yōu),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盵2]正是曹操能夠明確地提出不講門第出、不問出處,只要是人才,就大膽地提拔使用,所以在他的周圍才陸續(xù)聚集了一大批的能人志士。
(2)獎罰分明
建安十二年《請增封荀彧表》中,曹操向漢獻帝列舉了荀彧的功勞,還反省了自己的失誤,曹操認為荀彧雖沒有沖鋒陷,但能提出積極的建議,有轉危為安的效果。 曹操對自己也嚴格執(zhí)法。割發(fā)代首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度龂尽の簳の涞奂o》注引《曹瞞傳》:“常出軍,行經(jīng)麥中,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騎士皆下馬,付麥以相持。于是太祖馬騰入麥中,敕主簿議罪;主簿對以《春秋》之義,罰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然孤為軍帥,不可自殺,請自刑。因援劍割發(fā)以置地。”
二、文藝的曹操——追求道德批判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塑造成了殘暴殺戮、奸詐無信、自私殘酷的反面人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長達千余年),除了極少數(shù)歷史專家外,人們都認為曹操是個奸賊, “衣帶詔事件”、“夢中殺人”、“殺頭借糧”、“徐州屠城”這些故事充分表現(xiàn)出曹操的窮兇極惡,同樣的一個呂伯奢事件在《三國志》中與《三國演義》卻有很大區(qū)別,其中《三國演義》中寫到這一段時認為曹操是沒有同情之心的說了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三國志卻描寫曹操悲愴淚還說到“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這句話按正常的理解應該是曹操雖然殺人,但自身也倍感痛苦,只是形式所迫無可挽回,這樣安慰自己說明還有一些人情味。但是羅貫中為了表述自己為曹操設定的自私人格則將“天下人”拉了進來,本來曹操為了自保還有情可原,可羅貫中這么一改,就激起群憤,曹操本是有悔過之心,但是三國演義卻將這一句話加了個“天下人”,真是殺人不見血。
三、我眼中的曹操
(一)“奸”與“雄”辯證統(tǒng)一
曹操身上體現(xiàn)的性格是多元的,而非單一刻板的,他有“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坦率,又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奸邪;他有時求賢若渴,對許攸“不及穿履,跣足相迎”,“先拜于地”, 對關羽“叱退蔡陽,不令追趕”,有時忌才妒能,逼死荀彧、殺孔融、殺楊修;他有時心胸豁達,對張遼“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官渡之戰(zhàn)后,發(fā)現(xiàn)了大量“許都及軍中諸人與紹暗通之書”,曹操“命盡焚之,更不再問”,有時又剛愎自用,導致赤壁大敗。曹操的性格的多元性并不顯得矛盾,他的形象具有非常鮮明且不能替代的藝術魅力,他的性格是非常多樣立體的:奸而真、真而偽!
(二)關于曹操形象的審美價值
曹操這個幾千年前的人物的審美價值在哪里?筆者認為自古以來人們對曹操這一形象傳統(tǒng)的看法分歧較大,對于曹操的藝術形象和歷史真實形象,我們都不必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三國演義》固然是尊劉抑曹,但羅貫中也刻畫出了一個情感豐富、性格復雜的曹操,歷史上的曹操固然統(tǒng)一北方、興修水利、屯田、恢復生產(chǎn)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其實執(zhí)著于對所謂歷史“真相”是不合適的也是不可能的,“真相”就像是倒影在水中的月亮,看著很近,但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得到,不光《三國演義》所敘述的謬誤甚多,就是《三國志》之類的史書記載的難道就是真相嗎?每個時代的曹操都附有每個時代的烙印。各種史書最好只當做一種了解曹操的一種參考,而不必去膜拜史書,然后得出什么定論。我們要做的是從不同時代對曹操的記載和評價當中,從歷史形象和文藝形象中,了解一個更豐富的曹操,或許現(xiàn)代人了解的和真實的曹操早已大相徑庭,但這并不重要,甚至這個可能和真實曹操完全不一樣的“假曹操”反而更有意義。價值就在于要讓曹操這個歷史形象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啟示,能通過這個形象能更深的探求人性的內(nèi)心世界、給后世更多生活的智慧,讓曹操這個復雜的形象永恒持久的發(fā)揮他的審美價值。
注釋:
[1]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第45頁.
[2]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34頁.
參考文獻:
[1]馮立鰲:《三國風云—人物正解》,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呂思勉:《三國史話》,中華書局,2010年版.
[3]易中天:《品三國》(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4]天行?。骸墩啡龂?,花山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5]劉艷:《三國是個什么玩意兒》,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10年版.
[6]陳雪良:《三國演義-作者對我說》,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王曉磊:《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三部),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版.
[8]盛巽昌:《說三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
[9]鄭中:《三國那些事》,中國三峽出版社,2007年版.
[10]曲徑、王偉:《三國人物古今談》,遼海出版社,2011年版.
[11]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 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