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吉·原野
我常常留意城里的荒草,管這些草叫“流浪草”或“自由草”亦未嘗不可。它們兩三株、四五株或一株長在你想象不到的任何地方,如樓頂。草需要多少株長在一起,取決于它們腳下占有多少泥土。
荒草長在居民樓墻根,長在車庫的檐下,長在街道紅的、灰的地磚的縫隙里,長在雨搭上面。廣場水泥板的凹槽,如果被風刮進一些土,又下一點雨的話,就有草,當然是荒草,也叫“野草”。步行商業(yè)街游人稠密,人把街踩得溜平,但踩不死荒草。草從座椅下面、垃圾箱邊上長出來。威嚴如政府的院子里也有野草;這種地方,流民進不來,荒草進得來。政府院子里栽著花錢買來的體制內(nèi)草,像穿塑料制服的學生。體制草的任務(wù)是排隊,顏色、身高一致;有人給它們澆水施肥,但沒自由。跟這些尤物比,荒草太寒傖了,雖然也綠,但色澤暗淡,且衣袖太長,像賣唱的藝人伸出手來。但荒草有本事呆在它們喜歡呆的一切地方,盡享逍遙。
我從食堂六樓往北看,看到一個神秘的院子,樓頂立著白底紅字的牌子,一牌一字,寫著“政治可靠、嚴守紀律”等訓令。院子里看不到人,樓頂長滿了荒草,我替這些草高興,沒人打擾它們——就像替公安部院里的野貓高興。到了午飯時分,特別在第一撥吃完飯的人走出飯?zhí)煤螅柏埪唤?jīng)心地圍攏來。這時,有人把從食堂帶出的食物放在貓前。野貓毫無感恩之心,低頭嗅一嗅,吃或不吃,也不抬頭看這些警官。公安部院子大,草木茂密,還有一座受保護的王府,貓在此盡情飛竄攀爬,打斗戀愛。也有人帶貓糧來,且放進樹下的塑料碗里,野貓冬夏餓不著。
荒草比野貓幸福——這是我的看法。草不需要吃什么,自給自足。天下的生物,大凡需要張嘴吃什么就陷入被動,必用全身的力量去喂這張嘴。人或動物活得難,難就難在有嘴,因為嘴下面接著胃和腸子,是無底洞。誰不吃?不吃長牙干啥?荒草自給自足,不仰他人鼻息及一切事物鼻息。它的糧食來自陽光和一點點水,草用自己的衣服或者袖子就把飯做熟了。陽光普照萬物,照在石頭上,照在大樓上,照在狗屎上;陽光無偏私地照在大地上每一寸地方,只有植物捧起陽光把它變成了飯,這個能耐是大能耐。上帝讓草活,給予它這一套能耐。隨你踐踏,隨你輕蔑,荒草不以為然,它有能耐還比人經(jīng)活。而且——這一點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它從陽光中合成的營養(yǎng)吃起來有多么甘美,如果不是,植物怎么會開出那么好看的花呢?人吃什么豬蹄子、鴨脖子,啥都吃而臉上啥花都開不出,吃花也開不了花。
荒草在大街轉(zhuǎn)角、在廢棄的工廠、在“政治可靠”的院子里、在無人認領(lǐng)的自行車中間、在廣場和樓頂上迎接日出;它們瞇眼看東方射出的微弱的光,這些光難以置信地擴張泛濫,照紅了廣大天空。太陽又來了,它每一天都沒爽約,給荒草帶來了糧食和點心,帶來驅(qū)寒的火爐。太陽實為全自動與多功能的供應(yīng)站,此時荒草比誰都高興。沒見過哪個人因為太陽升起來而高興,草天天為這事高興。荒草散在各處,它們不孤單。腳下哪管只有一寸泥土,對草也是大地?;牟莅涯_伸進土里,掏出水來。土是貯水罐,存一次雨水夠喝一個月。當一株荒草有什么不好嗎?它不知什么叫做“不好”。它們看天空的月亮如剪紙,風沒有眼睛,常在墻上撞昏過去。跟荒草一樣自由的還有小鳥。
對啦,是風和小鳥把荒草帶到了城里。風仁慈,它不愿讓草在鄉(xiāng)下呆一輩子。草籽坐上了風的透明火車進城,相中哪兒就在哪兒落戶。小鳥吃草籽,沒消化的草籽隨鳥糞遺留各地。鳥噙著草籽準備下咽時,會因為一件事突然起飛,突然鳴唱,把草籽遺落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那里成了荒草的產(chǎn)床,它的家。
城里的荒草,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為它們是“體制外”的草,所以要想在城里扎根、繁衍、開花,就要比任何地方的草都頑強,都努力。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看到了生長在各種不可思議之處的荒草,無論是戒備森嚴的政府院子或公安院子,還是步履匆匆的步行街的長椅下或高聳的樓頂上,只要有一點泥土,荒草就會恣意地成長?;牟輰Νh(huán)境的要求是極低的,只要有一米陽光,只要有一滴雨露,它們就可以一季又一季地青了黃,黃了又青。城里的荒草總讓我們想到一些人,他們從不知名的鄉(xiāng)下涌進了一座城市求生,即便物質(zhì)條件不盡如人意,但是他們卻用頑強的意志支撐著對幸福的向往,頑強地活在城市的一隅。像荒草一樣的人生,即便瘦弱和貧瘠,但是夢想的力量卻無限強大,那種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以及追求幸福的執(zhí)著,令人欽佩。
【文題延伸】像荒草一樣執(zhí)著;追逐夢想;讓生命開花……(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