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時節(jié),我們邀請政商學界美麗的女性齊聚一堂,以獨特的方式講述“她經濟”時代東方女性家庭觀、世界觀和工業(yè)情懷。
家國天下,這其實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家庭政治文明與情懷,請問于老師,家國天下,對于女人來講到底意味著什么?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關于家,家中有女才是安。中國人如今最缺少安全感、安穩(wěn)性。“安”字怎么寫,寶蓋頭指“家”,家中有女才是安。一個女人可以不識文斷字,但一個家的氣氛往往是家中的女人確定的,女人就是一個家的門風。所以,我們要找的第一個樸素、安穩(wěn)的定位就是家。
關于國,成長是一種內在的力量。當下有很多成功女性,成功是一個外在的評價標準,而成長是一種內在的力量。當一個女人看到世界的變化時,首先不是恐慌而是欣喜,看到挑戰(zhàn)不是畏縮而是迎上去,看到新的潮流還愿意嘗試,這個人就保持了生命的成長性。成長性意味著,她有能力去調試這一切,這個平衡的能力在她手里。女人在制造奇跡方面有潛在的本能,如同“感動中國”里的“暴走媽媽”。如果女人自己肯成長,這個時代還有什么難題是女人不能解決的嗎?女人應該有小情趣和大胸懷,大與小的平衡就是一種成長。
關于天下,不被偽命題綁架。真正的道理都是樸素的。我們今天有很多焦慮,是因為拋棄了簡單。比如說眼前有各種碳酸飲料、茶、酒、咖啡,但是最健康的還是喝白水。當下的人為什么容易迷惑?就是偽命題太多。比如,工作和家庭,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你不能問一個女人,因為我們總是兩條腿走路的。一個女人要想有天下情懷,首先要有獨立的睿智,不被當下的偽命題綁架。
沐春風而思飛揚,家國天下一起,愿大家能夠更優(yōu)雅地完成自己柔軟的擔當。
主持人:家國天下是女性柔軟的擔當,作為女性領導者,又該如何秉承家國情懷?
全國政協(xié)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我想交流的體會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堅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園,秉承家國情懷,尋求大德與小德的統(tǒng)一。這決定著一個領導者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第一,胸有大意,盡忠盡孝。作為領導者注定要窮其一生回答好修身立德的問題,近年來,家風問題漸次引起重視,也是因為家風不利無以利大德吧。
我的父親李莊是《人民日報》創(chuàng)始人之一、前總編輯,辭世于全國政協(xié)隆重開幕的日子。每年的全國政協(xié)會開幕,是履行政協(xié)委員神圣職責的日子,也是我們全家人到八寶山看望父親的日子。雖然我因為工作沒能去看父親,但我知道在天上的父親一定能夠看到我忠誠履職。因為有國才有家,為國盡忠就是最大的盡孝。今年高齡的母親一直說你們盡忠就是盡孝,人要有家國情懷。
第二,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強國之路必樹國之筋骨,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要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和抱負,身體力行,做弘揚社會功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表率,做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表率,做嚴肅黨風政風、匡正社風家風的表率,引導廣大群眾共建精神家園。
第三,明德為心,知行合一,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黨的十八大提出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大德,一種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個人的德。
好女人勝在氣質,氣質從哪里來,就在于對內心世界的保持,對于對真善美信念的保持。作為女性領導者,修好大德,管好小節(jié),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把核心價值觀外化為個人行為,集小德成大德,就能成就大業(yè)。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置身奇跡不斷創(chuàng)造的階段,女性領導者大有作為。
主持人:我們知道您的父親賀龍元帥投身革命直到新中國成立,在父輩那一代人身上,您看到了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在和平年代,我們又需要傳承什么樣的精神?
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研究部部長、少將、著名軍旅作家賀捷生:我曾經在《父親的雪山母親的草地》一文中講到,在這代人看來,信仰不僅是歷練和堅持,更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不論社會怎么發(fā)展,經濟怎么繁榮,即使到了我們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時候,如果放棄了對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我們社會也會走向沉淪和沒落。
大時代的人在創(chuàng)造歷史的同時也重塑了自己,我父親賀龍當時兩把菜刀鬧革命,在故鄉(xiāng)湖南起義。從我父親投身革命直到新中國成立,賀姓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我外公把子女送到紅軍隊伍,其中兩個兒子先后犧牲。
這背后正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是光輝和理想的旗幟,它是父輩們舍生忘死的力量之源,父輩們所堅守的理想與國家存亡休戚相關,他們舍生忘死,心系天下,在顛沛流離中訴說那個時代。
在信仰的天空下,有雄闊壯麗的輝煌,有堅不可摧的力量。在和平年代,信仰則是對事業(yè)的堅持和對理想的創(chuàng)造。今天,我們應對的社會環(huán)境更為復雜,時代對女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對事業(yè)的堅持,對理想的守望,這樣的精神力量卻絲毫不能缺失。
今天女性受教育程度已經不同于革命戰(zhàn)爭時期那樣的貧乏,我們有著很高的文化素質和修養(yǎng)。雖然現(xiàn)在我們不是在戰(zhàn)場,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不就是現(xiàn)在的戰(zhàn)場嗎?中國夢的偉大實現(xiàn)就是今天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女性依然將擔道義于雙肩。如果說我一生的經歷有什么經驗供年輕人借鑒,我想正是苦難、笑傲苦難。
主持人:無論是烽火歲月,還是在和平年代,我們都需要信仰的力量,那么作為一個企業(yè)家,又該如何經營企業(yè)?我們都知道的一句口號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是董總提出的,請董總為我們分享下您的家國觀念和工業(yè)情懷。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剛聽到兩位偶像的講話,令人非常感慨。戰(zhàn)爭年代,無數(shù)英雄打下了今天的天下,讓我們在這樣和平時代、美好時代盡情發(fā)揮我們的智慧,所以當下我們更應該有勇氣、有能力去擔當,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
中國制造在世界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低質低價的代名詞,我們在中東的經銷商曾跟我說,雖然格力很好,但是你能否打上泰國制造,因為在我們這里中國制造的印象就是低質低價,質量不可信。
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世界人們心目中,卻比不上泰國,我覺得很丟臉,很不應該。我們要反省一下,中國作為一個制造大國,出口的產品非常之多,但那不是我們的技術,不是我們的工藝,特別是在去年,馬桶蓋、電飯煲事件引起整個社會的普遍關注和討論。有人說我們國人不愛國,為什么到國外去買產品。錯,如果說這些國人、消費者不愛國,那是因為這些制造者沒有愛國的精神,剛才我們賀少將也講人要有信仰,但是我們很多企業(yè)更多地把賺錢放第一位,而沒有把社會責任擺在第一位。一個企業(yè)如果愿意付出,愿意有吃虧的精神,就一定能贏得世界的尊重。
當然我們現(xiàn)在所處不是戰(zhàn)爭年代,但在和平時代更加要重視誠信。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了工匠精神。我覺得工匠精神其實并不難,最難的是我們的心態(tài)。如果你有了好的心態(tài),你的工匠精神一定能夠保留,你的工匠精神一定能讓中國制造走向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