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交通肇事案件中,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證據(jù)。本文認為對于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否應當被采信值得考量。
關鍵詞 交通肇事罪 事故責任認定書 采信
作者簡介:王維丹,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公訴二處助理檢察員。
中圖分類號:D9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3-059-02
案例:犯罪嫌疑人某甲駕駛普通二輪摩托車,搭乘佩戴安全帽的某乙在某公路上行駛。在行駛至某路段時,某甲駕駛摩托車超越在其右側同向由某丙駕駛的自行車時,搭乘在摩托車后座上的某乙偏頭看前方時,某乙頭部與某丙相撞,某乙的安全帽被撞掉,某丙左耳、左頸受傷,某丙因受撞擊自行車失去平衡而倒地致頭部受傷,某甲隨后停車,某乙報警并撥打120急救,救護車趕到后,某甲隨同醫(yī)護人員將某丙送至醫(yī)院救治。某丙因搶救無效死亡。經(jīng)檢驗鑒定,某丙系顱腦損傷死亡。公安機關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某甲承擔全部責任、某丙不承擔事故責任。
在本案中,某甲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對于公安機關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否予以采信。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能否作為某甲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的重要依據(jù),存在兩種分歧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該交通事故中的搭乘人員某乙為本案的當事人,其在搭乘摩托車過程中,偏頭時頭部與某丙相撞,某丙受傷搶救無效死亡。其偏頭撞擊行為與事故的發(fā)生有因果聯(lián)系,其對事故的發(fā)生負有責任,公安機關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認為某甲承擔事故全部責任,某乙不承擔責任,該責任劃分的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不充分,對該事故認定書應不予采信。另一種意見認為,交警部門作為行政機關,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依職權及專業(yè)知識對交通事故責任進行劃分,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其行政行為,所出具的認定書已送達給當事人,當事人如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有異議,法律賦予了其充分的救濟渠道,但當事人未對事故責任劃分提出異議。且目前無充分證據(jù)證明交警部門出具的該份事故責任認定書有不合法律規(guī)定的地方,因此,對該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當予以采信。
筆者認為,對該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否應當采信,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該事故責任認定書中認定的事實是否是依證據(jù)認定的事實。
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了某甲駕駛摩托車超越同向行駛在前由某丙駕駛的自行車時,摩托車搭乘人某乙與自行車騎車人某丙相撞,造成某丙受傷后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的基本事實。
一、該交通事故責任書認定事實是否準確,從證據(jù)分析的角度,需要明確三個問題
一是摩托車與自行車是否存在接觸。
二是某乙與某丙是否存在肢體接觸。
三是某乙與某丙的肢體接觸與某丙的倒地身亡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一)證據(jù)是否能證明摩托車與自行車存在接觸
在本案中,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技術檢驗報告僅顯示了某甲駕駛的摩托車前后輪制動、轉動、轉向、行駛等機械性能有效,并沒有記載摩托車外觀是否存在擦掛現(xiàn)象。而所附的摩托車的照片也沒有顯示出摩托車外觀有擦掛痕跡。對被害人某丙駕駛的自行車的車輛技術檢驗報告,顯示了該自行車制動、轉向系統(tǒng)正常,并記載了自行車外觀無異?,F(xiàn)象。結合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情況說明,因為兩車未直接接觸,摩托車乘坐人某乙的頭盔與某丙相接觸,兩車外觀未有擦掛痕跡。
因此,就案發(fā)后對車輛的技術檢測的客觀證據(jù)來看,并不能充分證明某甲駕駛的摩托車與某丙駕駛的自行車在案發(fā)當時存在接觸。
再來看本案的證人證言,有案發(fā)現(xiàn)場目擊證人稱摩托車速度有點快,應該是在超自行車,摩托車在超自行車時,自行車時怎么操作的,目擊證人并沒有看到,時間很快,兩車就出事了,摩托車和自行車是接觸了的,具體什么位置接觸,目擊證人不能確定。摩托車搭乘人某乙的證言并不能證實摩托車與自行車是否存在接觸,犯罪嫌疑人某甲的供述證實他駕駛摩托車超自行車的情況,其后自行車倒地。因此,從言辭證據(jù)看,除了目擊證人的證言直接證實摩托車與自行車存在接觸外,并沒有其他證據(jù)證明兩車存在接觸。
此外,現(xiàn)場勘查筆錄中未記載摩托車和自行車是否存在擦掛情況,在對涉案車輛的檢測中也未對兩車是否存在接觸痕跡進行闡述,因此,并沒有確實充分的證據(jù)證明某甲駕駛的摩托車與某丙駕駛的自行車發(fā)生了接觸。
(二) 證據(jù)是否能證明某乙與某丙存在肢體部位接觸
本案中被害人某丙的住院病歷和法醫(yī)學尸體檢驗意見書顯示,其左頸部有表皮剝脫,該客觀書證與某甲的供述、某乙的證言、目擊證人的證言相互印證。某甲供述當他駕駛摩托車超車,摩托車前部經(jīng)過后,車后方發(fā)出響聲,隨后,某乙喊“哎喲”,停車后看到自行車和某丙倒地。某乙的證言證明他順著摩托車坐,為了看正前方,他記得當時他頭部往右邊偏了一下,并與某物相撞,感覺頭很痛,叫了“哎喲”一聲,所戴的頭盔也被撞掉了。目擊證人的證言證明,事故發(fā)生時,摩托車上搭乘人的頭盔被撞落地,后摩托車停車,搭乘人下車撿拾頭盔并用手捂著頭,表情痛苦。主客觀證據(jù)都證實,某乙與某丙在案發(fā)時存在肢體部位接觸,即某乙所戴的頭盔與某丙的左頸部存在接觸。
(三) 證據(jù)能否證明某乙與某丙的肢體部位的接觸與某丙的倒地身亡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尸檢意見書證實,某丙系顱腦損傷死亡。某甲的供述、某乙的證言、案發(fā)現(xiàn)場目擊證人的證言均證實,某丙在與某乙相撞后倒地。結合事故經(jīng)過,某丙是在與某乙相撞后,倒地身亡。換句話說就是,某丙的倒地除了受到某乙所戴頭盔的撞擊外,并沒有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和影響。正是因為某乙所戴的頭盔與某丙的頸部接觸后,某丙因受外力的影響,身體失去平衡,與其駕駛的自行車一起倒在了地上。而由于某丙在倒地時頭部著地,與地面形成強烈的撞擊,致使其顱腦受到損傷而身亡。
因此,某乙與某丙的肢體部位的接觸與某丙的倒地身亡存在因果關系。
綜上所述,就案件的證據(jù)來看,現(xiàn)場目擊證人和某甲均不能證實在本案中事故發(fā)生時某甲的身體與某丙及某丙駕駛的自行車發(fā)生了接觸。某乙的證言證明他在行車過程中頭偏了一下,為了看正前方,頭盔撞丟了,而尸檢顯示的某丙左邊頸部有傷痕,可以認定某乙的頭盔與某丙頸部相接觸。由于自行車平衡性能差,受外力易偏倒,可以認定某乙頭戴頭盔偏頭與某丙頸部接觸的行為造成了某丙倒地,而某丙倒地后因頭部與地面的撞擊而顱腦損傷死亡。
二、對該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否應當采信,需要考慮其適用的法律是否恰當
在本案中需要討論責任劃分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某甲是否應當承擔全部責任;其二,某乙是否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某甲是否應當承擔全部責任
該事故責任認定書認為造成此事故的原因是某甲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時,對道路的情況觀察不夠,未確保行車安全,因而要承擔全部責任。該事故責任書作出的事故認定所依據(jù)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機動車駕駛人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按照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某甲是否應當承擔全部責任,需要考慮某甲在駕駛摩托車在公共道路上超越某丙駕駛的自行車時,是否應當履行、是否已經(jīng)履行了相應的注意義務。筆者認為,機動車駕駛人的安全駕駛、文明駕駛包含了對道路交通中路況的注意義務及保持安全行車距離的注意義務。某甲駕駛摩托車尤其在搭乘他人進行超越其它車輛的情況下,更應該切實的履行相應的注意義務。在本案中,作為摩托車乘車人的某乙的偏頭行為是正常的肢體動作,尤其在摩托車快速行駛時,由于慣性的作用和摩托車平衡性不足的影響,某乙出現(xiàn)身體的晃動是正常的現(xiàn)象,對于搭乘摩托車的人正常肢體動作造成事故現(xiàn)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從表面上看,是某乙的偏頭行為造成了其頭盔與某丙頸部的接觸,進而導致某丙倒地身亡。二者存在因果關系。
但實質(zhì)上看,某乙的偏頭行為在某甲保持安全車距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造成某丙頸部被著力,進而受傷倒地的結果的。因為某甲在超車時,未履行保持安全車距的注意義務,導致摩托車與自行車的車距較近,盡管無證據(jù)證實摩托車與自行車存在接觸、某甲與自行車存在接觸,但正是因為較近的車距,使得搭乘人的正常肢體行為導致了結果的發(fā)生。某甲未保持安全車距,沒有履行其應該履行的注意義務,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應當承擔全部責任。
(二) 某乙是否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本案中,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未認定某乙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某乙與某丙存在肢體接觸、某乙與某丙的肢體接觸與某丙的倒地身亡存在因果關系都是客觀存在的,那么,某乙是否應當基于其與某丙發(fā)生撞擊的行為承擔責任?筆者認為,我國現(xiàn)行法律未對摩托車搭乘人員的責任劃分進行明確規(guī)定,盡管某乙的撞擊行為與事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認定其負有責任尚無明確的法律根據(jù)。因此,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適用法律得當、責任認定合法合理,應當予以采信。
參考文獻:
[1]李崇濤、邱巧紅.交通肇事類案件的現(xiàn)狀分析及其制度完善——以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和法律監(jiān)督為視角.東南司法評論.2012(00).
[2]江學.交通肇事逃逸及其主觀認定.法制與社會.2010(11) .
[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