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朗讀,是小學生閱讀的基本功。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年級朗讀,不僅要做到正確流利,而且要有感情。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訓練有感情地朗讀,能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得有聲有色,既可以促進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我們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
朗讀需要注重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例如,“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弊x這段話的時候,語速不能過快,要盡量緩慢勻速地閱讀,語調(diào)要輕,“柔美”一定要讀得輕柔緩慢,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而逗號之間的停頓,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感受停頓或長或短,忌處理成時間一樣的停頓,這樣會讓畫面感失去層次。
又如,“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句話就不同了。其中“難道”需要重讀強調(diào),雖然是問號,但是作為一個反問句,語調(diào)區(qū)別于疑問句,結(jié)束語調(diào)不能揚起來,必須降下來,才能傳達出肯定的意思。
再如,“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出來,勢不可擋。”這句話的朗讀要想出彩,必須以氣勢取勝,關(guān)鍵在于語速要快,盡量弱化語句中的停頓,給聽眾造成一浪高過一浪的急迫感,“咆哮”“狂奔”“勢不可擋”這幾個詞需要重讀,以體現(xiàn)山洪“勢不可擋”的氣勢。
除了朗讀,默讀也是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閱讀方法。
默讀時,我們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即認清每一個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養(yǎng)成不求甚解的不良習慣。心到,即集中注意力,一邊讀一邊想,理解詞句的意思和內(nèi)在聯(lián)系。讀了以后,能提出問題。手到,即在默讀時,邊讀邊動筆??梢詣澇鲋攸c詞句,或標出段中的層次,記下自己不懂的問題,提高默讀的效果。如《金色的魚鉤》《夢想的力量》《與象共舞》這類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就可以采用默讀的方式。在默讀時,還要注意速度,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詞上,而要放在對內(nèi)容的理解上。要注意減少眼睛停留的時間與次數(shù),盡量不出現(xiàn)回視,逐步擴大掃視。例如:五、六年級多篇略讀課文都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文章內(nèi)容,還有許多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也要求我們默讀完成思考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