苤莒
他是一個窮小子,她是一個大家小姐。他們是杭州之江大學大學同學,她比他晚三屆,他比她小半歲。他是之江才子,夏承燾說他的才華古人中只有蘇東坡能相比。她是之江校花,也是才女,施蟄存說她的新詩有“不下冰心之才”。
他們因為詩而相識,因為詩而相知,因為詩而相愛。
他很矜持,即使路上遇見她,也只當作陌生人。他很浪漫,每兩三天給她寫一封情書。他的表面是死水,靜默如處子,說話像蚊子;他的內(nèi)心是火山,只要給他一支筆,他就能使一張紙有靈魂。
大學的相識相聚只有一年,因為朱生豪的畢業(yè)而分離。此后十年,聚少離多。臨別,宋清如送給他一支筆,就是用這支筆,朱生豪翻譯了180萬字的《莎士比亞全集》,給她寫了540多封情書。
她在杭州讀書,他在上海工作。上海這個大都會不是詩人居住的地方。他唯一的愛好是看電影,電影中有的是夢幻;他唯一的吐露對象是信紙,寫給遠方的她。
他開始翻譯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是他跨越400年時空的知己,他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他一邊翻譯一邊上班,除了看電影,沒有時間做別的事情。花了2年時間,他翻譯完了第一部分喜劇。他準備再花2年,完成全部《莎士比亞全集》。
他計劃得很周全,但是世事難料?!鞍艘蝗钡呐诨鹫Я碎l北,也炸毀了他的譯稿,他從頭開始,重新翻譯。4年后,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沖進租界。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所,失去了重譯的稿子。
宋清如從遙遠的重慶回到他身邊,他們舉行了簡無可簡的婚禮。結(jié)束了十年的分離與苦戀,他們相守在一起。他經(jīng)歷了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刻,又經(jīng)歷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結(jié)婚前他們是才子佳人,結(jié)婚后他們是柴米夫妻。戰(zhàn)爭、貧窮和饑餓沒有能夠阻擋朱生豪,他開始第三次翻譯莎士比亞,工作量從每天翻譯3000字加到每天8000字。他的稿費也漲了,從每千字2元漲到每千字5元。不幸的是,大米也在漲,從每石400元漲到每石40萬元。
他病了,看不起病,也沒時間看病。她懷孕了,她要做飯洗衣,還要借錢養(yǎng)家。他們的孩子出生了,帶給她喜悅,也帶給她生死兩難的煎熬。他留下1歲的孩子和32歲的她,離開了人世。
他們因為戰(zhàn)亂而分離了10年,結(jié)婚不到3年就陰陽相隔。一個英年早逝、壯志未酬,留給另一個的是長達半個世紀的守望和思念。
1997年,宋清如在與朱生豪分別整53年后,駕鶴西去,在天國團聚。因朱墓已毀,所以她和《莎士比亞全集》、朱生豪的書信及那個裝了他靈魂的信封一起下葬。
這多像一首詩,兩個詩人的靈魂在雨聲里失眠或做夢,那境界是如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