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頡
羅曉韻,中國新生代美女攝影師,23歲獲得法國攝影大獎,25歲成立攝影公司。她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不停地在世界各地行走,把鏡頭對準風景,更對準自己,不斷定格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她覺得記錄這些時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結(jié)緣旅行自拍
羅曉韻是個80后,從小就泡在一堆相機中玩耍。父親羅大萬是國家一級攝影師,經(jīng)常帶她去野外拍攝采風。夢想的種子悄悄在發(fā)芽,她也渴望用鏡頭去記錄這個大千世界。
羅曉韻最初的攝影風格與父親截然相反?!耙婚_始我更喜歡人像,覺得能把人的情緒拍出來是一件趣事。再加上我認為風光照再怎么拍也不可能超過爸爸,所以一開始我只拍人像。直到后來與朋友出國旅行時,被那些風景給深深吸引,從此我慢慢愛上拍風光,并把風光與人像結(jié)合起來?!?/p>
羅曉韻習慣拖著沉重的器材,輾轉(zhuǎn)在世界每個角落,享受在烈日和寒風中的刺激,覺得那種奮不顧身的投入才證明自己還年輕著。因為她顏值高又喜歡浪跡天涯,得了jolie這個雅號——在法語中有“漂亮”“可愛”的含義。
羅曉韻認為,自拍不是自戀,她的攝影作品講究景物與人的和諧相處。她會先對好鏡頭,隨后走入畫面中,遙控按動快門,選一張自己最滿意的。有時因為很難取到某些角度,而且還想跑得更遠一些,她會先對好角度,讓朋友、同事來摁快門。她不喜歡讓那些擅長攝影的人來幫忙,因為他們會加入自己的取景習慣。因此,她總是對幫忙者說:“不要移動我的照相機,哪怕只有一點點?!?/p>
因為在大學時輔修心理學,涉獵諸多學科門類,所以羅曉韻對拍攝人物形象和景物表現(xiàn)方面總是入木三分。她說:“決定一張自拍作品好壞的關(guān)鍵,完全取決于你對生活及審美的態(tài)度。”那些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或是路過的風景,都會影響一個人對于攝影的看法。在她看來,構(gòu)思是通過攝影以外的其他愛好延伸而來——電影、文學、美術(shù)館、旅行等,她先在腦海中勾畫出創(chuàng)意的藍圖,再調(diào)整好自己與相機的狀態(tài),那么一幅想要的畫面最終會在鏡頭中,恰到好處地如期而至。她渴望在去現(xiàn)實世界尋找最美的畫面,把自己融進去。作為女攝影師,她的視角讓照片更富有情感化、更加柔性。
許稚敏是羅曉韻的合作伙伴,她曾這樣評價羅曉韻:“我覺得她的好奇心非常強,對很多事情沒有概念,卻總能拿出讓你很驚艷的東西。她的旅行自拍很隨性,都是憑自己的直覺和慣性,或許這就是她與眾不同的天賦吧?!?/p>
屢屢遇險練大膽
旅行自拍途中,不可預測的因素很多。在危險面前,羅曉韻表現(xiàn)得很淡定,得了“羅大膽”的外號。
2013年12月,在導游帶領下,她來到巴西首都里約熱內(nèi)盧一處貧民窟。她正在為那些殘破不堪的房屋取景,突然聽到身后有人大喊。一回頭,只見黑洞洞的槍口直直對著自己,她只得順從對方意愿,接受全身搜查。確認她身上沒有違禁品后,對方才把相機還給她,命令她原路返回。經(jīng)過導游交涉,她才知道這是當?shù)靥鼐谪毭窨邟吆?,而她手中的長焦鏡頭被誤認為是管制槍支。
就這么空手而歸嗎?她心有不甘,但特警們不允許她再向前一步,一臉的警惕表情。她靈機一動,讓導游對特警們說:“我從中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拍一張合影?”特警笑了。合完影后,特警還保護她進入貧民窟。她拍攝了數(shù)百張珍貴照片,真實記錄下巴西底層民眾的生活現(xiàn)狀。
羅曉韻去過很多國家,最讓她魂系夢牽的是北歐小國冰島。近兩三年,她用了一百多天呆在這個國家。10歲時,她從書上認識冰島,覺得那里孤寂的空氣才適合自己呼吸。長大后,她的足跡踏遍每一個大洲,卻始終沒有去冰島,也許是在逃避曾經(jīng)的自己,也許是舍不得就這樣回到夢中的島嶼。
2014年,羅曉韻終于踏上這片土地。當年,她最愛的外婆去了極樂世界,可愛的弟弟也因車禍喪生。她陷入空前的絕望,從來不知道“永遠失去”這四個字竟離自己這么近,而曾經(jīng)說的“永遠”卻真的那么遠。她想到了冰島,或許那里能慰藉受傷的心靈。
剛到冰島,羅曉韻覺得這里很荒涼、很黑暗。那時是極夜,一場多年未遇的暴風雪正在當?shù)厮僚?。偏偏車子的GPS出錯,定位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她冒險前行,卻不幸翻了車。幸好警察及時趕到,她才得以在救援站內(nèi)抵御極寒。救助站工作人員對她說:“自然力量不可控,你要學會淡定?!?/p>
“學會淡定”,讓羅曉韻決定去降服可怕的心魔。曾經(jīng)的“羅大膽”離開救援站,行走在冰島周邊,記錄著裂縫和冰川、升騰的大海、暴怒的火山、黑色的沙灘……她壓抑的心情,慢慢在這些壯麗的景色中平靜下來。冰島曾經(jīng)安撫厭倦奔波與殺戮的維京海盜的靈魂,如今也讓她徹底走出悲觀。面對自然,人類如此渺小,那些煩惱又有什么放不下?她又找回那個勇敢、樂觀、平靜、偉大又渺小的自己。
羅曉韻在冒險中收獲著驚喜。她在探索一個冰洞時,冒著被永遠冰封的危險,在冰川旁發(fā)現(xiàn)一個墓碑,上面寫著一段文字,是紀念一對在此探險卻不幸遇難的情侶。墓碑是情侶家人所立,他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那對情侶至死不渝、生死相隨的故事。
2015年,羅曉韻出版了一本關(guān)于冰島的書——《冰島迷夢》,通過照片和文字說明,將冰島獨有的韻味展現(xiàn)出來。她是用心去了解那個地方、記錄那里的故事。這本書出版后,引發(fā)了很多國人去冰島的熱潮。
尋找北極光,是羅曉韻一直追求的拍攝主題。在芬蘭語里,北極光是“狐貍之火”的意思。古代的芬蘭人相信有只神奇的狐貍在雪間奔跑,它的尾巴掃起雪花在月下反射,幻彩便映照成美麗的北極光。她為此深入10次北極圈,在零下極寒中守候,就是等待驚鴻一瞥。
2014年11月,她幸運地碰上11年來最大的一次太陽黑子爆發(fā)。那是她在芬蘭拉普蘭的最后一個晚上,同行者大多已進入夢鄉(xiāng)。她拿著三腳架、相機和備用鏡頭,一直往城鎮(zhèn)邊緣走,忽然發(fā)現(xiàn)天邊有一抹綠光。她急忙爬上雪堆,只見遠處的紫綠色極光越來越亮,在她頭頂打轉(zhuǎn)盤旋。她不停按動快門,留住這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
尋找最真實的自己
羅曉韻創(chuàng)作作品只是按照記錄的態(tài)度去拍照,定格那一刻的美好瞬間。比如拍客人,她會簡單準備一下線路和地點,不會去準備道具、預想動作,在自然狀態(tài)中留下一個個精彩瞬間。
走的地方多了,自然會有很多人生感悟。那次,羅曉韻來到英國一個小漁村,有位老人家在自家房間,天天畫窗外風景,整整40年。滿屋子都是老人的畫作,但他沒有賣掉任何一幅作品,每日過得非常快樂。這件事給羅曉韻的感觸很大,如果以后沒有機會去行走,就去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專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攝影。哪怕是極其普通的風景和人物,也能在一雙慧眼中迸發(fā)出炫彩光芒。
正是這份自由、隨性、率真,讓羅曉韻擁有難以計數(shù)的粉絲。每次自拍作品上傳到網(wǎng)絡后,都會吸引大批粉絲圍觀。粉絲們渴望與羅曉韻進行互動,自發(fā)地在微博上發(fā)起一個活動——“尋找jolie”。
活動始于一個偶然事件:有位女粉絲,在一次旅行中意外發(fā)現(xiàn)羅曉韻照片中的場景,她隨手拍下來,上傳到微博上,并@羅曉韻。羅曉韻覺得很有趣,轉(zhuǎn)發(fā)了這幅作品,引發(fā)其他粉絲點贊。此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越來越多的粉絲出國旅游時,會特意去她曾經(jīng)拍照的地方,拍下跟羅曉韻相同的姿勢與場景。雖然有些網(wǎng)友拍得不是很專業(yè),但這種精神讓她非常感動:“從前,我只想自己拍著玩,不愿和別人分享。然而有這么多粉絲的支持,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持分享?我希望能用作品傳達一個信息,就是可以用更多的視角看待世界?!?/p>
從2011年出版第一本書《360度零死角絕美自拍法》,羅曉韻至今已出版5本專著。這些書都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前幾名,總銷量達上百萬冊,在北京單向街書店、重慶方所書店、臺灣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等地召開了簽售會,場面極其火爆。
臺北有位粉絲送她一件禮物,讓她回家后再拆,但她忍不住當場就拆開了:里面有一盒子CD交響樂,還有一個戒指。原來這份禮物是三個人送的,他們都是玩音樂的,因為她的書給他們的音樂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其中有一位已經(jīng)去世,伙伴們依然把他的禮物轉(zhuǎn)交給羅曉韻??粗@枚戒指,羅曉韻有些出神,粉絲的摯愛成為她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的不懈動力。
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給予羅曉韻很高的評價。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執(zhí)行總裁王中磊這么評價她:“用鏡頭記錄旅行,留下美麗的記憶?!薄妒偃臁穼а蓦A濤一語中的:“除了拍攝風景,最美攝影師jolie本身也是一道風景?!迸_灣著名音樂人方文山更是送上最盛大的贊美:“羅曉韻才女,如詩一般的你。”
對于未來,羅曉韻沒有特別宏大的計劃,而是崇尚活在當下,盡力做好眼前的事。她希望通過“女行團”這個平臺,號召不同領域的女性在旅行中發(fā)現(xiàn)別樣的風景;致力于打造一個關(guān)于攝影與旅行的主題空間,也許2016年6月會在上海華麗揭幕。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拍攝幾個主題作品,繼續(xù)在世界各地流浪。
攝影,是羅曉韻記錄、表達思想的工具。在這個夢一般的光影世界,她渴望永遠不要醒來。
編輯 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