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軍
讓我們來看看smart的工程師是怎么做的吧,他們完全拋開了上一代smart forfour的設計(說實話,上一代的smart forfour真的挺難看的)。為了能夠讓smart產品更具延續(xù)性和家族性,他們參照了最新一代smart fortwo的設計風格,所以說只是匆匆一瞥,就可以看到兩車上很多相似的細節(jié),尤其是車頭的部分,如果從正前方看去,很難分辨出到底是fortwo還是forfour。來到車側之后,就可以輕易地看出two or four的門道了。fortwo是兩門版,forfour是四門版,準確地說是五門版,因為后面還有一個可以打開的行李廂門。
又矯情了,但smart也挺矯情的,故意在車名字的最后加入了4門4座的字眼,強調自己有四個車門,同時強調自己可以容納四個成年人。3495mm的車身長度裝上四個門,想想都困難,還得讓前、后排乘客上下車時別那么費勁。尤其是后排乘客,如果不是那個85度(幾乎與車側是垂直的角度)的開門角度,估計后排乘客肯定會抱怨后門的入口小,實際看上去是挺緊湊的。坐進車內,首先你肯定會被它大膽前衛(wèi)的配色吸引,我們駕駛的這款是白藍配色,這兩個顏色都是我的最愛。另外,車內多處使用了圓形或者橢圓形的設計,比如它的出風口,還有方向盤按鍵,這種圓潤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它俏皮可愛的一面,這也是這款車招很多女生喜歡的原因。
舒適性一直不是smart的強項,fortwo不是,forfour也不行。當我坐在駕駛位上時感覺與fortwo區(qū)別不大,但是當我作為乘客坐到其他位置上時,感覺可就不同了。副駕駛的腳部部位有一個20度左右的角度,不知道是否因為前部有其他零件的原因,這個角度就像是改裝拉力車上為了讓領航員固定身體用的腳踏板,固定作用是不錯,但時間長了可不舒服。為了照顧后面的行李廂空間,所以后排座椅的角度比較直,另外你也不能對腿部空間要求過高,3495mm車身長度和2494mm的軸距已經默默地說明了什么。所以,日常使用情況下,smart forfour的空間適合哪類人群?自己推斷一下就有答案了。
全新smart forfour與上一代車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采用了與smart fortwo一樣的后置后驅的布局,也就是說在它的車身后面還有個“小”發(fā)動機,這種布局方式可以說完全參照了全新的smart fortwo。想到這里,我也替工程師吐吐苦水吧,不到3.5m的車身,要四門,還要四座,還得考慮發(fā)動機的位置,還得擔心懸架和轉向系統(tǒng),不知道他們經歷了多大的痛苦才把這些問題統(tǒng)統(tǒng)搞定。好了,還是說它的后置發(fā)動機。掀開行李廂下面的隔熱墊(這個墊子還可以隔音),再扭開幾個螺絲,就可以看到精致無比的0.9L排量的三缸發(fā)動機了,這款三缸發(fā)動機有66kW的最大輸出功率以及135Nm的最大輸出扭矩,它采用了渦輪增壓技術。另外,還有一款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功率和扭矩自然也就低些)配備在smart forfour車型上。為了能夠給后部騰出足夠的空間容下這款發(fā)動機,工程師把其他“零七八碎”的部件都放在了前艙,比如:電池、剎車泵等(可能這些就是造成副駕駛員腳部斜面的原因)。
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一款雙離合變速器,這種動力組合同樣搭載到smart fortwo車型上。如果你對平順性不是那么吹毛求疵,那么你也不會太在意這款雙離合變速器在加擋時那種些許的頓挫。但是發(fā)動機對于油門踏板的反應的確有些讓人感覺遲緩,這種遲緩表現(xiàn)在渦輪增壓器建立正壓的時間和油門踏板的不夠靈敏,開始會感覺油門踩得不夠深,當油門深入之后,動力又會突然出現(xiàn),尺度的拿捏需要適應。當動力出來之后,這款smart forfour的靈巧勁兒才會得以體現(xiàn),這才是smart該有的表現(xiàn)嘛。除此之外,短軸距加上大角度的轉向能力讓smart forfour也可以擁有相當不錯的最小轉彎半徑成績(4.3m),在狹小的空間完成一個掉頭動作也不算是什么難事,我相信這個優(yōu)勢會讓很多新手眼冒桃花,除了smart fortwo的車主。
好了,咱們來總結一下吧。對于這么一款微型車來說,我認為它特有的駕駛樂趣就是可以輕松自如地穿梭于都市的擁擠道路中,同時不用擔心狹窄道路時錯車的緊張,也不用擔心停車入庫時的尷尬,隨意而行,自由自在。買這種車其實不需要對比,因為我覺得它沒有什么直接的競爭對手,它就是惟一,惟一的那款smart forfour,所以希望你不要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