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自鋒
經過五四愛國運動的斗爭實踐,江西涌現(xiàn)出了趙醒儂、袁玉冰、方志敏等一大批先進的知識分子,他們紛紛組織進步團體,創(chuàng)辦進步刊物,開展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在江西建立地方黨團組織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1922年1月安源第一所工人補習學校開辦,2月中共安源支部成立。安源黨組織的建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同江西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現(xiàn)。
1922年11月,共產黨員趙醒儂受團中央委派,從上?;亟骰I建團組織,在方志敏、袁玉冰的協(xié)助下,1923年1月2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團成立,為江西地方黨組織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干部條件。
1923年6月黨的三大確定了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同時也提出了建立黨組織的迫切任務。1924年4月,根據(jù)中共中央指示,趙醒儂、鄧鶴鳴回到南昌著手籌建中共江西地方組織的工作,同年5月,建立了中共南昌特別支部,直屬中共中央領導。中共南昌特支的建立,標志著江西人民的革命斗爭從此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
(題圖)1920年夏,在南昌二中就讀的袁玉冰、黃道等8人建立了江西第一個革命團體——鄱陽湖社。同年12月,更名為“改造社”,袁玉冰為主要負責人。“改造社”的宗旨是改造社會,使黑暗的舊江西變成一個光明的新江西。圖為改造社舊址(現(xiàn)南昌二中內)。
(圖1)袁玉冰,江西泰和人,1922年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圖2)改造社成立后,袁玉冰等于1921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jié)正式出版社刊《新江西》(季刊),圖為《新江西》封面及創(chuàng)刊宣言。
(圖1)1922年9月,南昌文化書社正式開張營業(yè),是江西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方志敏任經理。圖為南昌文化書社舊址——南昌三道橋東湖旁。方志敏(左上),江西弋陽人,1922年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圖2)由于江西尚未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安源又處于江西和湖南兩省邊界,湖南籍工人在安源路礦工作的很多,建立安源黨組織便由湖南黨組織負責。1921年12月中旬,毛澤東、李立三等來安源考察時,住在安源老后街一間名叫劉和盛飯店的小伙鋪里,并與路礦工人在此商議創(chuàng)辦工人補習學校等事宜。圖為小伙鋪舊址。
(圖3)1921年12月李立三在安源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工人補習學校,使安源路礦工人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熏陶,學習中涌現(xiàn)出的一批工人骨干為建立黨組織打下了基礎。圖為學校舊址。
(圖4)1922年2月,中共安源支部建立,這是在江西土地上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也是中國產業(yè)工人中的第一個黨支部。圖為黨支部成立地——安源火車房。
(圖5)1922年11月,趙醒儂受團中央的委派,從上海回到南昌,在袁玉冰、方志敏的協(xié)助下,以南昌文化書社為活動據(jù)點,開展建團的籌備工作。1923年1月20日,趙醒儂在南昌文化書社宣布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地方團(不久即改名為南昌地方團)的建立。圖為趙醒儂就有關建團事項向團中央的報告。
(圖6)趙醒儂,江西南豐人,1921年秋在上海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圖7)1924年4月,趙醒儂和鄧鶴鳴從上海回到南昌,著手籌建中共江西地方組織工作,先在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吸收方志敏等人入黨,5月,中共南昌特別支部成立。中共南昌特支是繼中共安源支部之后,在江西建立的第二個黨組織,更是負有領導全省革命斗爭重任的黨組織。圖為反映趙醒儂和鄧鶴鳴召開會議籌建中共南昌特支的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