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濤
【摘要】皮利尼亞克的作品內(nèi)容極其豐富,其中有對當前生活多層面的描寫。皮利尼亞克的創(chuàng)作讓人感覺到他既是傳統(tǒng)的作家,也是現(xiàn)代的作家,在表現(xiàn)手法上現(xiàn)代的成分多一些,但在文化基礎(chǔ)上還是傳統(tǒng)文化思想更深厚些。多神教思想也是存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xiàn)的林妖等,還有民間故事、傳說里那些地母一樣的人物,都能讓讀者想到羅斯人在接受基督教受洗前信奉的多神教,這些多神教的思想并沒有伴隨俄羅斯的受洗禮而銷聲匿跡,它們?nèi)匀淮嬖谟诙砹_斯人的潛意識中。
【關(guān)鍵詞】小說;《地母》
共產(chǎn)黨員涅庫里耶夫滿懷希望的上任林管所主任。迎接他的確是自私與仁愛的農(nóng)民。面對這些無原則砍伐樹木的農(nóng)民,涅庫里耶夫同志般的友誼遭到現(xiàn)實打擊,他被引進暴民的包圍結(jié)果被遺忘,結(jié)果死里逃生,他嘴不斷的說,因為停止下來就會遭到攻擊,同樣是這些農(nóng)民,從敵人的手里贖回了他的生命。涅庫里耶夫愛上了漂亮女屠夫阿琳娜。一方面她追求樸實的生活,對于狼崽給予細心的照顧,她勤勞,善良。但同時她又是殘忍的,她帶人去殺在戰(zhàn)爭中受傷的馬匹,渾身散發(fā)著血腥味。但是涅庫里耶夫無法忍受她身上的血腥味,他最后離開了森林,離開了阿琳娜,到前線追求自己的理想。
地母崇拜實際是自然崇拜,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為我們展現(xiàn),巫師一格納特坐木墩與小黃雀說話,林管所主任一格納特傳聞也當上神漢。這一切就是物質(zhì)的、雜亂的,物質(zhì)與精神具有不可分性,道德經(jīng)中云“反著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毖h(huán)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chǎn)生于看得見的有形質(zhì),有形質(zhì)又產(chǎn)生于不可見的無形質(zhì)。因此想從這雜亂的世界中找到一個獨立的地母,地母就是這個世界,這也是俄羅斯泛神論崇拜。這里表現(xiàn)的人與地母的關(guān)系是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我們認為俄羅斯人能忍受痛苦,正是基于這種自然背景之下的。其次,自然是人的自然,當人參與到這個世界上之后,就不在存在純粹的自然:“小狼崽身上散發(fā)著夠騷氣。把屋里的東西全染騷了”。人類活動何嘗不透著小狼崽的騷氣,地母就是人化的自然,這樣地母無疑就沾染上人的“騷氣”。對于人來講,已經(jīng)成為親切。寬容的人了。俄羅斯土地給予俄羅斯人生活資料。女人和地母聯(lián)系到一起。正如皮利尼亞克所說“若是向莊稼漢們問起地母,疲憊之人聽了他們的話就會毛骨悚然,面前就會出個人形怪物,假如壯士米庫拉找到這犄角巨鬼那份力量,他能把世界翻個個兒。莊戶人那些老頭和上年紀的婆娘們會告訴你,這山川溝壑都是以前的巨鬼們(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了)用犄角挖出來的,那個時候,它們剛剛被天使長趕出天堂。地母,如同愛情和性別一樣,神秘莫測,在神秘之中她把人分成了男人和女人,她有一種讓人為之舍生的魔力,莊稼漢們就像兒子一樣親吻地母,將她捧在手掌中,向她訴說愛與恨,太陽和白晝。地母,就像死亡和愛情一樣,常被莊戶人用以向上帝起誓。地母每每為各種咒語所覆蓋,于是,夜里就有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寡婦,赤裸著身體,像馬一樣套在犁上耕地,而扶犁的是兩個赤裸身體的處女——她們的土地和世界尚在前方。女人生來就是地母。而地母——就是田野、森林、沼澤、群山、遠方、歲月。黑夜、白晝、風雪、雷雨。寧靜——對地母,你可以詛咒她,也可以愛她。”圣經(jīng)說“我造光,又造暗”《以賽亞書》?!澳闾斓匾M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馬太福音)。道德經(jīng)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對待萬物,圣人對于百姓,也像對待芻狗一樣一視同仁,百姓安居樂業(yè),生老病死,圣人采用“無為”的方法治理,也沒有仁或者不仁。這些都體了地母的精神,但對于地母,人們越愛他,同時也越恨他,曾經(jīng)俄羅斯男人喝酒拿自己的妻子來發(fā)泄苦悶,酒醒后又痛苦流涕。這就像涅庫里耶夫離開阿琳娜一樣,他們無力擺脫社會的現(xiàn)實,無論是十月革命還是蘇聯(lián)解體,這也是男人對女人的態(tài)度,他們需要女人,卻又無法忍受女人。我們似乎懂得了女人的悲劇命運。
阿琳娜收養(yǎng)了小狼崽,“小狼崽剛剛學會睜眼睛,皮毛的色澤如同黑色的煙葉一般”首先是黑色。俄羅斯屬于高緯度國家,人們在白天的勞動、生活時間很有限,所以人們非常珍惜白天美好、溫暖的生活。光帶給人們明亮,驅(qū)走寒冷,還使萬物生長,帶給人生的希望;而黑夜帶給人們的是寒冷、黑暗、死亡、恐懼,所以人們熱愛光明,厭惡黑夜,通常認為黑色是魔鬼,巫術(shù)的象征。黑色有“憂愁”、“艱難”、“痛苦”的意思,常用的熟語有чёрные мысли(憂郁的想法),чёрная скука(沉痛的思念),чёрная судьба(苦命),黑色還表示“兇惡”、“狡猾”、等邪惡意義:чёрные замыслы(陰險的想法),чёрная душа(黑心腸),黑色也表示“卑賤的”,“干體力活的”,如:чёрная работа(粗活)。在俄羅斯,人們由黑色引申出“骯臟的”意思:чёрный как трубочист(像煙囪工一樣黑)。接著又寫到“狼宰還小,還沒有貓大……男孩兒把狼崽賣給他之后說:狼崽在樹林中找到的一群男孩到樹林子撿鳥蛋,碰上一窩小狼崽都還沒睜眼,這小狼崽五個弟兄全凍死了,只有它一個還活著”??梢娺@只小狼崽命大,五個弟兄剩下他一個存活下來,可知它們的命運不同,生和死是相同的。但是到最后庫季亞認出它是只狐貍,庫積亞把狐貍宰了,剝下皮,做了一頂帶有護耳的皮帽。這些都交代出無論是狼,還是狐貍,他們的命運都是悲慘的,無論是狼還是狐貍它總是獨立,并且獨立后總會有血性的事件。所以地母不僅僅為他們出生而負責,又為他們成長遭受到凌辱而留血汗。莊稼漢賣力地盜砍森林,打死前林管所主任,就像打死公爵。他們彼此傷害,在戰(zhàn)火中流血、犧牲。
皮利尼亞克的作品內(nèi)容極其豐富,其中有對當前生活多層面的描寫。皮利尼亞克的創(chuàng)作讓人感覺到他既是傳統(tǒng)的作家,也是現(xiàn)代的作家,在表現(xiàn)手法上現(xiàn)代的成分多一些,但在文化基礎(chǔ)上還是傳統(tǒng)文化思想更深厚些。多神教思想也是存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xiàn)的林妖等,還有民間故事、傳說里那些地母一樣的人物,都能讓讀者想到羅斯人在接受基督教受洗前信奉的多神教,這些多神教的思想并沒有伴隨俄羅斯的受洗禮而銷聲匿跡,它們?nèi)匀淮嬖谟诙砹_斯人的潛意識中,可能會出現(xiàn)。在皮利尼亞克身上表現(xiàn)這種多神教思想。比如關(guān)于地母的一整段敘述。小說中還寫到“那喚作林妖的魔鬼自古就在幼林里了家,庫季亞還道出了林妖的相貌:身穿帶長袍,左襟掩著右襟,而不是像人那樣襟掩著左襟,束著漂亮的寬腰帶,左鞋穿右腳上,右鞋穿在左腳上;眼珠子就像兩燒紅的火炭,而林妖的肌膚則是青苔和球做成的;若是從馬的后耳上看過去,就看見林妖。”
人的母體是自然,也是社會。代表身邊的每一個他人俄羅斯人對地母的態(tài)度,也是對待他人和社會的態(tài)度,相互依存、相互對立。涅庫里耶夫勇敢,堅定地保護森林,他對莊稼漢溫和、仁愛,富有同情心。但那些莊稼漢欺騙他。又莫名其妙地從德意志人手里贖回了他。涅庫里耶夫把他們當成無可理解的大地從屬物,他們的好壞如同地母一樣,地母的身體就有好壞的分別。他們是涅庫里耶夫的地母。對莊稼漢說來,別人也是一個個地母。偷盜林木的莊稼漢,是前線下來的戰(zhàn)士,是養(yǎng)狼宰馬的阿琳娜,是把三個神甫扔進冰窟窿的伊利亞伊萬內(nèi)奇……他們熱愛地母、依賴地母,也掠奪地母,欺騙地母。他們都是狼,也都是狐貍。這體現(xiàn)著俄羅斯人對苦難、對社會的態(tài)度,他們?nèi)淌懿⑼春蘅嚯y,他們對社會現(xiàn)實不滿但卻無力擺脫,俄羅斯人對社會的改造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論他們怎樣逃避,都擺脫不了地母的懷抱。俄羅斯人和地母的關(guān)系將一直密不可分,關(guān)系都無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