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濂
我們目力所及的范圍、各種媒介之上,都有不同字體的文字存在。它不僅能傳達漢字的意思和情緒,還構成了我們生活的文化氛圍。
電腦時代,決定我們文字氛圍的是字體的提供者,以及字體的使用者。字體設計師是源頭,一般人卻對這個群體感到陌生。隨著版權環(huán)境的改善,以及傳播媒介的變化,字體在視覺傳達中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重視,設計師的境遇才慢慢發(fā)生了改變。
隱形的職業(yè)
“刻字匠”是字體設計師的前身,也是一個可以感知的職業(yè)。西人鑄造的中文鉛字印刷技術是在1839年由英國傳教士傳入中國,“刻字匠”的工種在中國有170余年的歷史。
現在擔任漢儀字庫藝術顧問的朱志偉經歷了從“刻字匠”到字體設計師的轉變。1971年他入行時,是外文印刷廠的刻字工。他的任務是補刻,像日本大使館的請柬、名片經常要用楷體字,特別是一號、二號楷體缺字比較多,缺字時就要雕刻補上。
1987年,北大計算機研究所所長王選主持開發(fā)的激光照排技術印出了第一張中文報紙,中文印刷告別了“鉛與火”,迎來了“光與電”的時代,鉛字工人一夜之間失去工作。1988年,朱志偉被派往深圳,協(xié)助倉頡輸入法發(fā)明者朱邦復工作。從深圳回來后,他就想著要從事和電腦造字相關的職業(yè)。終于在1991年,他得到了向王選毛遂自薦的機會,進入了北大方正。
最早方正字庫的業(yè)務并不是直接設計漢字,而是從老字模廠購買鉛字字稿,再對照字稿把漢字按照一定比例放大描在稿紙上,掃描進入電腦后進行調整。一個熟練工就能完成,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
等到字模廠的字稿已經輸入得差不多,培養(yǎng)專業(yè)字體設計人員被提上日程,朱志偉也就成了第一批字體設計師。字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正文字體”,還有一叫“標題字體”?!皹祟}字體”具有明晰風格,需要經過“設計”的過程,這比較好理解。但主要的四種正文字體,宋體、仿宋、黑體和楷體在鉛字時代就已經有了,還需要繼續(xù)開發(fā)嗎?
答案是肯定的。就拿宋體的演變?yōu)槔?。宋體是一種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字體,它產生于大量翻刻宋本的明代。雕版匠人為了應付上漲的印刷需求,在下刀時橫平豎直,用三角形裝飾代替了文字起末的頓勢。這樣一來,雕刻速度加快了,字體卻失去了毛筆楷書的風味,被文人稱作“匠體字”。
造字企業(yè):走過沉寂歲月
方正電子字庫業(yè)務部的陳列室展示了電腦字體設計的流程演變。一套字庫,最少也要有國家標準的6763個漢字,更多的則要有2萬多個漢字。在手寫時代,每位設計師都要用筆寫下所有漢字。一個字的完成要經過草稿設計、復制正稿、畫線、勾線、填墨、描白、拍照縮小樣、修整統(tǒng)一八個步驟。就算是最少的一套字庫,也需要近4年時間完成。
電腦程序的出現,使得字體設計的進程加速。先由核心的設計師根據創(chuàng)意設計出50個字,50個字中要包括漢字的31個基本筆畫?;玖悴考龀鰜砗螅涂梢苑纸o團隊其他成員一起來設計和拼字,最簡單的字庫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完成。即便如此,字體設計也無法做到智能代替人工,仍需要設計師反復核對字稿,確保字體風格的統(tǒng)一。
方正電子字庫部一共40位字體設計師。高級字體設計師汪文剛剛完成一套叫“方正榜書楷”的字體。這套字體是“標題字體”,相對于正文字體,汪文認為它的難度又是另一個層面的。
然而,就是這樣辛苦付出后制作成的字體,很長時間受到盜版的困擾,無法顯現價值。進入2000年,市場上的字庫企業(yè)銳減到了包括方正、漢儀在內的5家左右,最大的方正字庫依靠著方正電子的其他業(yè)務進行補貼。
一個轉折發(fā)生在2007年,方正電子的字體業(yè)務改成以授權的方式進行。方正給所有侵權使用字庫的企業(yè)發(fā)告知書溝通知識產權問題,如果溝通無效,方正就會訴諸公堂。其中比較轟動的案子是方正訴美國暴雪公司《魔獸世界》游戲侵權。這款游戲中大量侵權使用方正字體。法院最終雖然支持了方正,但只判決賠償200余萬元,與方正的主張相去甚遠。另一個案子是方正訴訟寶潔公司。2008年,方正電子發(fā)現寶潔公司在洗發(fā)水瓶上的“飄柔”兩字沒有經過授權。方正電子認為,它賣給寶潔所雇用的廣告公司的只是字庫軟件的使用權,并不能延展到其中單字作為美術作品的使用上。2011年二審判決,方正輸掉官司。
獨立設計師的等待
2009年,當方正電子這樣的企業(yè)還沒有完全擺脫經營困境的時候,丁一選擇了辭職,成立了自己的字體設計工作室“造字工房”。不過。他顯然低估了字體研發(fā)的周期和盜版帶來的困難。他帶著兩個設計師同時來做“俊雅”和“尚雅”兩套宋體字,可一年的時間字體還沒做完,房租和各種消耗讓他入不敷出,不得不回到山東老家。至今,這個發(fā)展到十幾個設計師的工作室仍然以濰坊為總部,為一線城市甚至國際知名品牌的客戶提供著字體。
看到了單純生產字庫的艱難,造字工房從成立之初就是兩條腿走路,一邊制作不同字體的字庫,一邊接受LOGO相關的定制服務。第二項服務并不用制作全套6000多的漢字,只做對方需要的字即可。與方正電子那樣的專業(yè)字體企業(yè)不同,造字工房沒有那些報社資源,它一開始就是市場化運作的。方正電子也在淘寶上賣字體,個人版兩元錢就可以下載使用,這部分收入對于方正電子來說可以忽略不計;而最早丁一定下的個人版價格是100元錢。
到2014年為止的這段時間,都被丁一稱作“土壤培養(yǎng)”的階段。2014年1月1日開始,丁一做出了面向個人,可以免費字體下載的決定。造字工房也向方正學習,針對商業(yè)客戶開啟了授權模式。
讓“造字工房”在業(yè)界聲名大噪的是它2013年接到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設計訂單。2010年,迪士尼出品的電影《愛麗絲夢游奇境》在全國上映,丁一發(fā)現中文海報的文字風格和英文海報并不相符,便重新設計了一版放到了博客上。這一版設計的中文字體完全和英文相呼應,卷曲的線條好像童話中的森林,這給注重本土化的迪士尼以很好的印象。
丁一最早做的那兩套字體“尚雅”和“俊雅”,在傳統(tǒng)宋體的肩架結構上做了改良,至今仍為許多家時尚媒體的標題用字所青睞。丁一總愛和別人講起那個漢字最初打動它的瞬間:那是小學里惟一一堂沒有被主課侵占的美術課,老師一筆一畫地在黑板上寫了“光”和“華”兩個字。在光影的閃動中,丁一第一次感受到純粹筆畫之間構成的美感。那是他造字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