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風(fēng)
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許多家庭收入低,孩子又多,生活很困難,我的家也是如此。我小時候體弱多病,母親照顧我,經(jīng)常送我到二姨家去住。因為二姨家里沒有孩子,生活條件相對好一些。
暑假到了,母親又送我到二姨家去住。我用幾天的時間就寫完了整個假期的作業(yè),一身輕松,玩兒得十分開心。
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幾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按量憑票供應(yīng)。比如食用豆油,每人每月只有三兩。二姨做菜非常好吃,但如果想把菜做好吃,沒有豆油是不行的,所以她也時常為豆油不夠而發(fā)愁。
一天傍晚,正在廚房忙碌的二姨交給我一個瓶子和一斤豆油票,讓我到樓下糧店去買油。
“又要做好吃的了吧,二姨!”接過油瓶和油票,我高興地說。
“是呀,二姨給你做好菜吃??烊グ桑膬?,油還等著用呢!”二姨不忘叮嚀,“小心點兒,別打了!”
“哎!”我痛快地答應(yīng)著,蹦蹦跳跳地跑下樓去。
然而,就在我打完油、興致勃勃地往回走的時候,意外發(fā)生了。幾個追逐玩耍的小孩兒,正巧撞到了我拎著油瓶的胳膊,就聽“啪”的一聲脆響,一瓶油落在地上摔了個粉碎。那幾個孩子見狀,“轟”的一下逃得沒了蹤影,只剩下我傻傻地站在那里望著腳下的油發(fā)呆,周圍的一切聲音都聽不到了……雖然還是孩子,但我也非常清楚這豆油的珍貴。這可是二姨家近兩個月的定量油哇,沒有油,二姨可怎么做菜呀!我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不知道二姨會怎樣處罰我。
看到我兩手空空、垂頭喪氣地進屋,二姨忙奔過來,急急地問:“怎么?油瓶打了?”我滿臉淚水,深深地埋下了頭。二姨全明白了,愣在那兒,好一會兒沒有說話。突然,二姨拿上撮子和掃帚,拉起我就往樓下跑。我知道自己錯了,理應(yīng)挨打,所以心甘情愿準(zhǔn)備接受懲罰。
下樓后,二姨對我說:“油瓶打了就打了,天熱人多,那么多碎玻璃,可別再扎著別人的腳……”原來溫和的二姨并不是要用掃帚打我,而是擔(dān)心別人的安全,她善良得像菩薩。
我闖下了這么大禍,二姨居然一句嚴厲的責(zé)備都沒有。在往家里走的路上,她還攬著我的肩膀,一再安慰我說:“別怕,四兒,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事,不應(yīng)該被責(zé)怪的。做人,寬容和善心才最重要?!?/p>
在那個夏天的傍晚,二姨的寬容和善良在一個十歲小男孩兒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此后漫長的歲月中,她那溫和的教誨——“寬容和善心才最重要”,也住在我的心中,伴我長大,教我做人,激勵我搏擊生活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取得了人生旅途中一個又一個的進步……
(責(zé)任編輯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