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航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筆下流溢出竹的淡雅風采。歲寒三友之一的墨竹,誰不能夸它“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的勇氣是人人敬佩而稱贊的。
每逢隆冬,一片竹林,總是投下一道綠色濃蔭。堅韌的青竹在幽溪旁詠誦世間的真諦。
走在平湖秋月旁,那一小叢竹林因夕照而顯眼。雪從空中飄落而下,枝葉上積得一層厚雪。夜已深了,人已散了,只留得一簇濃綠在暗中搖曳。
北風呼嘯。
風一個勁地往竹林里刮。堅韌的外殼已繃得緊緊的。竹子在風中詠唱凄慘的樂曲,竹心雖為空,雖殼卻為硬。在北風的強攻下,竹已拋棄了歡樂與生機,只留下一副空殼在狂風中搖擺。
隆冬中,竹葉歌頌著生命的贊歌……
竹在幽溪中投下美麗的陰影。它在晚風中獲取生機與亭亭玉立,以備在隆冬中吟唱生命的真諦。墨竹在顯眼的紅霞中直立挺拔。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庸俗凡人,都被竹那堅韌、勇敢與生機打動。
西湖那些老竹,想必也看見過白居易建堤的背影,看見過古往今來的烽火硝煙,也看見過今人的品茗閑談吧。如有來生,我愿作一支竹,任人們觀賞、聆聽……
(指導(dǎo)教師:黃 忠)
作文借物言志,具有先聲奪人之效,賦予平凡的竹子堅韌、勇敢、生機勃勃的生命力,閱讀中好似可見它在晚風中搖曳,在北風中吟唱,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