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古代沒有溫度計,但會形容“七月流火”
在氣象學(xué)上,一般以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作為高溫的標(biāo)準(zhǔn),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溫,稱為“熱浪”,屬于氣象災(zāi)害,古人稱為“熱災(zāi)”。攝氏度這個概念,也就百十來年吧,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怎么知道古代有多熱?盡管古代夏季氣溫資料極為缺乏、簡單,直到明清之后才略微豐富詳細起來,但古代文人筆下有關(guān)“天太熱”的記述,多少彌補了氣象史料的短板。
古人形容夏天炎熱最出名的是“七月流火”。此說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七月》一詩,詩歌開頭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有人認為七月流火是指天文現(xiàn)象,但此古語現(xiàn)在已被通俗形容暑熱)。
周代歷法中的第一個月與夏歷(陰歷)不同,是夏歷中的十一月份,比夏歷正好提前兩個月,也就是說“七月流火”,實際是形容夏歷的“五月天”,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公元陽歷的夏季六七月。
從“七月流火”來看,西周時期的夏季氣溫確實不低,可能比現(xiàn)在要熱。從“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看,《詩經(jīng)》中原意的確是指天熱,表示“七月還很炎熱,九月就已秋涼”?!对娊?jīng)》成書于周代,其收錄詩歌的創(chuàng)作時間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時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過短暫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溫暖,夏季氣溫比現(xiàn)在約高2℃。
從《中國氣象災(zāi)害大典·綜合卷》的統(tǒng)計分析來看,熱災(zāi)相對其他自然災(zāi)害并不是太多,與“霜災(zāi)”并列,約占總數(shù)的1%。歷史資料上看,從隋唐到北宋初年,夏季極端高溫天氣較多。
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麥枯槁”?!杜f唐書·德宗紀(jì)》上稱“夏,熱甚”。通俗說來,就是這個夏天太熱了。
五代后梁開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四》記載,這天是“亢陽”,意思是太陽太厲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毒太陽”。
三伏酷暑的極端天氣在兩宋期間較多,而且宋代詩中多有描寫。如孔武仲《伏中作二首》“酷暑已旬日,熏炙勢自如”;陳造《立秋日》“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
公元1400年以前,高溫?zé)崂颂鞖馍婕胺秶畲蟮囊淮?,發(fā)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今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zāi)。這一年又恰逢大旱,災(zāi)情嚴(yán)重?!端问贰の逍兄径飞嫌羞@樣的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的本意是溫暖,史書上稱“大燠”,則是“太熱了”。因為對水的需求過于旺盛,《宋史·五行志二》上還說“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dāng)?shù)十錢”。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十多塊人民幣了,擱到現(xiàn)在也是飲用水中的奢侈品,那時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甚眾”。
乾隆八年的超級三伏天
老百姓喝不起一杯水的嘉定八年,并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xiàn)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
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qū)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有關(guān)乾隆八年極端炎熱的記錄,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記錄,其中就有來自山西浮山的縣志記載。
“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mào)易者亦有熱斃者?!边@是乾隆年間《浮山縣志》里說的。反映同一事件的官方記載還有:“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保ā短旖蚩h志》)“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7月26日)熏熱難當(dāng),墻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保ā陡咭乜h志》)“大旱千里,室內(nèi)器具俱熱,風(fēng)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保ā肚喑强h志》)……
由此可見,當(dāng)時的整個華北地區(qū)完全進入“燒烤模式”?!独m(xù)東華錄》中使用了“威暑”來記錄當(dāng)時的高溫,天氣熱得像發(fā)了威要吃人的老虎,來勢兇猛。
這一年夏天,以北京的情況最糟糕。當(dāng)時法國傳教士宋君榮正在北京,他在日后寄往巴黎的目擊報告中寫道:“北京的老人稱,從未見過像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薄?月13日以來炎熱已難以忍受,而且許多窮人和胖人死去的景況引起了普遍的驚慌?!?/p>
當(dāng)時北京總共熱死多少人呢?宋君榮引用當(dāng)時朝廷官員的統(tǒng)計稱,“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nèi)已有11400人死于炎熱?!睂嶋H被熱死的人數(shù)當(dāng)不止這些,加上其他地區(qū),死人之眾可想而知。形勢緊迫,乾隆皇帝命令有關(guān)官員采取救助措施,在北京的“街上和城門發(fā)放藥物”,以減少中暑和死亡。
根據(jù)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專家的研究換算,乾隆八年(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這一極端高溫記錄至今未被超過,1942年,華北出現(xiàn)了極端高溫記錄42.6℃,仍低乾隆八年1.8℃。
延伸閱讀:古代的高溫津貼
據(jù)統(tǒng)計,在公元1911年以前的1000年間,中國歷史上典型的“炎夏”有19次。遇到如此極端高溫天氣咋辦?宋人釋子益的選擇是,“北窗一枕黑甜余,細聽松風(fēng)雜流水”,這即是古人“戰(zhàn)高溫”的一種態(tài)度。當(dāng)然,朝廷也會采取相應(yīng)措施。雖然沒有高溫預(yù)警機制,但官府會讓老百姓減少外出和勞作,給受災(zāi)人口補助,以幫助大家過夏天。如《宋史·真宗紀(jì)二》中記載,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六月,盛暑,減京城役工日課之半”。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皇帝趙恒(真宗)親自下圣旨,在京城的打工者每天工作量減少一半,這大概是最早的高溫津貼了吧。
此外,過去迷信認為,出現(xiàn)極端天氣是天神對人間君主的警示和懲罰。因此有的皇帝會檢討自己的施政過失。一是懲罰自己,減少飲食,即所謂“減膳”。如北魏正光三年六月“炎旱”,《魏書·天象志》記載,當(dāng)時的皇帝元詡(孝明帝)便“減膳”。二是“慮囚”,即復(fù)審牢里的囚犯,糾正冤假錯案。《新唐書·高宗紀(jì)》記載,李治當(dāng)皇帝的乾封二年七月,天氣特?zé)嵊钟龃蠛?,李治除了“減膳”,還“遣使慮囚”。
選自《大河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