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盈
2015年5月,王曉琳心情有些復雜。
幾年前,她開始打點一個特殊的“家”,上上下下、忙忙碌碌。
“要是能多來幾個幫手,該多好!”當時,王曉琳如是感慨。
可當新幫手到來的時候,她卻又有些不舍。
“你一定要把這個‘家照顧得更好喲。”王曉琳叮囑幫手。
這個讓王曉琳念念不忘的“家”,究竟是個啥?
答案是:一個“黨群之家”——渝中區(qū)國貿中心黨群服務中心。
搭建大平臺
退休后,王曉琳受渝中區(qū)委指派入駐國貿大廈,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
上任伊始,她就開始摸排大樓黨組織建設情況。
“有黨員嗎?”王曉琳敲開一家公司的門。
“有?!闭业皆擖h員一問,是個流動黨員。
“參加黨組織活動了嗎?”
“公司沒有黨支部,怎么參加?”該黨員反問。
下一個公司,“你們公司有黨支部,怎么沒有開展過活動呀?”王曉琳問。
“辦公用地緊張,資料不夠,經費缺乏,無力開展?!边@次,企業(yè)黨支部負責人也訴苦。
一番摸排下來,王曉琳發(fā)現入駐的近百家企業(yè)中,多數是“三資”、股份制或私營企業(yè),其黨組織覆蓋情況不容樂觀——
有的規(guī)模小、人員少,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
有的因辦公場地緊張,無力組建黨員活動陣地。
有的黨員活動陣地只是掛一塊牌子,黨員們根本不愿來。
…………
針對這些問題,渝中區(qū)委組織部決定創(chuàng)新舉措:以物管公司為依托,組建樓宇聯合黨組織,覆蓋樓宇內各種性質的單位和黨組織,把樓宇內其他中小企業(yè)分散的黨員納入組織管理服務范圍。
“具備成立黨組織的單獨組建黨支部,不具備的納入國貿中心流動黨員聯合黨支部,最后統(tǒng)一形成國貿中心聯合黨委。”王曉琳說。
2009年10月初,國貿大廈聯合黨委成立,在大廈經營者支持下,獲得了面積約40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用來建設黨群服務中心。
黨員大集合
雖成立了黨組織,王曉琳卻又碰到了另外一個煩惱。
400平方米的大房子常常是空的,“一點人氣都沒有,黨員到哪里去了?”
帶著疑問,王曉琳找到負責中心日常工作的物管公司高管肖詩樹。
“黨員流動性太強,聯合黨委又相對松散,很多黨員找不到黨組織?!毙ぴ姌湔f。
對此,渝中區(qū)委組織部要求:創(chuàng)新方式,緊密聯系黨員,隨時掌握流動黨員情況。
幾個月后,王曉琳接到一個電話。
“王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外資企業(yè)的流動黨員,有一些關于黨組織關系轉移的事情想請教您?!彪娫捘穷^的人說。
“你是怎么知道我電話的?”王曉琳問。
“樓下面的電子顯示屏上面有您的聯系方式?!?/p>
聞言,王曉琳心里一喜。
為了讓黨員“歸位”,國貿中心黨委使出了三招。
第一招,在大廈一樓前臺設置“國貿大樓黨群服務中心”,配備專人負責咨詢接待。同時,公布黨委成員聯系方式、黨建指導員聯系方式,黨員還可以通過微信、網站來了解具體情況。
第二招,依托大廈物業(yè)公司,建立動態(tài)跟蹤制度,每個月對黨員流動情況進行一次大盤點和梳理。
第三招,由黨組織主動出面,“搜索”出那些不愿意露面的黨員。
一次,王曉琳走訪到東亞銀行重慶解放碑支行:“公司有黨員嗎?”
“有啊?!庇腥酥噶酥冈谇芭_的一位姓段的姑娘。
“怎么不來上黨課呢?”
“每天上班,實在走不開?!?/p>
“那我以后盡量多給你送些資料,你要隨時和我聯系?!?/p>
這一送,就連著送了一年多時間。
“王老師,我要主動參加活動,這里還有一名黨員也想亮明身份?!毙《握f。
在聯合黨委動員下,黨員們紛紛站了出來,投入到黨組織的懷抱。
目前,國貿中心聯合黨委下屬1個黨委、8個黨支部,共有88名黨員。
增強歸屬感
今年三十多歲的閻忠婷在國貿大廈內一家外資銀行工作,每天早出晚歸。
2015年,國貿中心黨委再次排查黨員時,“發(fā)掘”出了閻忠婷。
“來參加活動吧?!秉h委成員們紛紛發(fā)出邀請。
“要錢不?”
“當然不要錢,除了每個月的黨費要按時上交。”
說罷,大家笑了,閻忠婷也笑了。
從那以后,閻忠婷發(fā)現:幾乎每個重要節(jié)日,都能收到黨群服務中心發(fā)來的活動邀請,有時還有一些慰問品。
這讓她內心漸起漣漪。
按照“需求導向、服務為先”的原則,中心推出了“政府指導+市場運作+社會服務”的服務模式,通過引進渝中區(qū)巴渝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負責黨群服務中心的日常運營和專業(yè)服務。
有了專業(yè)團隊運作,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項目一下子“誘人”起來——
針對流動黨員政治學習少的情況,中心每季度召開一次黨群聯席會,每月召開一次黨建工作例會,并組織黨員參觀黨性教育基地、觀看黨員教育片。
針對樓宇單身青年男女多的情況,開展聯誼交友活動。
結合白領亞健康問題,開展義診活動。
研究青年男女興趣愛好情況,舉辦插花、茶藝、烹飪、攝影、釣魚、讀書、瑜伽會等興趣活動。
…………
“既有黨員的政治活動,又有健康的娛樂活動,吸引了大批的年輕白領?!苯夥疟值傈h工委委員鄧志紅說。
隨著黨員們對聯合黨委歸屬感的提升,責任感也開始在他們心中萌發(fā)。
爭相當先鋒
2015年,國貿中心發(fā)生了一場風波。
某企業(yè)因為經營不善,資金短缺,面臨破產邊緣。
一日,公司老板突然宣布:公司經營不下去了,解散員工。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很多員工不知所措。
接下來幾個月,公司本應該按規(guī)定給予員工補償費用,卻一直沒有兌現。
7月底的一天,六七十名員工群情激奮,聚集在國貿中心外面的路口,向大廈物業(yè)公司“討要說法”。
越是關鍵時刻,黨委越要靠前。
千鈞一發(fā)之際,國貿中心黨委迅速制訂方案,積極疏導人群。
王曉琳突然發(fā)現,黨員小楊也在人群中。
王曉琳把小楊叫到一旁——
“事情的原委我們已經查清楚了,你們要找的不應該是物業(yè)公司,而是企業(yè)老板,現在我們黨委也在積極幫你們協調。
“作為黨員,你更要冷靜理性地解決問題,別忘了平時我怎么跟你們說的。
“現在正是你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時候?!?/p>
…………
一陣勸導,小楊說:“該怎么辦,我聽您的。”
“現在,你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大家解釋清楚,你說的話他們更相信?!蓖鯐粤罩д?。
“我這就去!”說罷,小楊就沖進人群。
幾分鐘后,人群情緒逐漸緩和下來。
聯合黨委趁機向員工們說明情況,事情得到妥善解決。
“聯合黨委的黨員,真正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事后,大家都向小楊豎起了大拇指。
今天,以國貿大廈為代表的渝中區(qū)樓宇黨組織內,越來越多的黨員正在發(fā)揮這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