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摘 要: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是中國革命、建設中一個重要理論成果。它的形成經歷了一個艱難的探索歷程,它開始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特別是在那一時期毛澤東開展的一系列思想建設、整風運動、機制建設,對新時期黨員們抵御各種錯誤思潮、保證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
中圖分類號:A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030-02
恩格斯指出:“任何一種新學說的產生,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fā)”。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亦是如此,它是在與各種錯誤思想的批判中形成的,涉及黨的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廉潔制度和群眾監(jiān)督體制等一套理論經驗和成果。
一、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形成
(一)理論依據(jù)——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
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政黨”[1]。列寧在《在俄共(布)莫斯科委員會慶祝列寧五十壽辰大會上的講話》中也強調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必要性:“我們黨目前也許會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即變得驕傲自大起來。這是十分愚蠢、可恥和可笑的。大家知道,一些政黨有了驕傲自大的可能,這往往就是失敗和衰落的前奏”,“我希望我們決不要使我們的黨落到驕傲自大的地步?!盵2]隨后,在新經濟政策時期,列寧不斷向黨中央諫言,提出了如何推進黨性教育、推進制度建設、反對特權主義和民主監(jiān)督等具體措施,對遏制當時黨內日益突出的官僚主義現(xiàn)象起了積極作用。不難發(fā)現(xiàn),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就從黨的階級性、先進性和無私性多個角度強調了黨保持先進性的緊迫性,包括列寧在內的一系列理論成果,都為毛澤東在隨后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探索過程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二)文化根源——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先進思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社會倫理政治根深蒂固,傳統(tǒng)文化中價值偏好:群體意識與個人意識統(tǒng)一、廉政思想與民本思想統(tǒng)一、和諧與沖突的統(tǒng)一,成為毛澤東黨風廉政理論思想的重要支撐。特別是大革命失敗后,黨員成分復雜,黨內存在的成分論,使得毛澤東在改造和建設過程中面臨著“小農思想”“小資產階級思想”等錯誤思想的沖擊,形勢嚴峻,隨著群眾工作的開展,農民教育矛盾尖銳化,毛澤東為此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如延安時期開展的學習月活動,在《改造我們學習》的指導下,通過出版《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唯物史觀的書信》等哲學書籍、組建各式各樣的學習小組、研究型團體、舉辦相關學術演講,將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生動語言、修辭手法運用到書籍和哲學研究中,讓文章顯得通俗易懂,使得哲學逐步成為全黨的風尚。
此外,毛澤東一生中向很多老師學習,其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他的堂伯父毛麓鐘,在他那里,毛澤東通過接觸大量文史類的書籍,建立了深厚的中國文化知識體系。其次,毛麓鐘思想上的活躍與創(chuàng)新,也對毛澤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他的幫助下,毛澤東開始接觸一些時論文章《新民叢報》,特別是梁啟超在《叢報》中提及的“新民”思想、民族意識、“利群”思想、國民劣根性、重新樹立資產階級新的人格形象思想以及重要理論“凡于國家之前途有利益者,不獨可以犧牲個人之身體及名譽,即一黨之主義政見,無不可以犧牲之?!盵3]對毛澤東更快地接受“新民”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證。
(三)發(fā)展脈絡——制度探索
大革命時期,投機分子趁亂扎根于革命隊伍中,為此,中共中央向全黨發(fā)出了《關于堅決清洗腐敗分子的通知》,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反腐敗文件。中華蘇維埃政權成立后不久,制定和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和《中華蘇維埃選舉法》,明確規(guī)定要克服軍閥主義,嚴厲懲治腐敗分子。1927年,毛澤東針對當時部分官兵存在損害群眾利益的不良現(xiàn)象,提出了三條紀律。1928年,毛澤東在湖南桂東的沙田圩頒布的“三條紀律、六項注重”,1929年,《古田會議的決議》上將“三條紀律”與“三大紀律”并列使用,1931年,歐陽欽在上海向黨中央?yún)R報中央蘇區(qū)的情況時,正式使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接著,1934年毛澤東在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主席期間,先后下達了《怎樣檢舉貪污浪費》等一系列條例和指令,并開設了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反貪污浪費”專版以及廣泛發(fā)動群眾開展檢舉運動。1944年,《甲申三百年祭》被作為整黨整風文件推薦給全黨,毛澤東的一生始終圍繞這一主線把黨風廉政思想當作關系全黨建設的大事。
二、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內容和方法
(一)思想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的核心
“兩頭小,中間大”是社會階級結構最重要的特征。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群體龐大,但或多或少地帶有小生產者散漫、自私的特性,特別是大部分人無產階級思想意識泛濫,如何進行思想這一問題改造日益突出。為此,毛澤東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用大局觀的思想改造全黨,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武裝全黨,注重思想建設。他說:“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倍八枷肷蠜]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無產階級思想,什么是共產主義,什么是黨?!盵4]因此,他提出“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頓,需要展開一個無產階級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斗爭。”并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要求黨內干部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工作、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tǒng)一、為人民服務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的作風。
(二)整風運動——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形式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隨著相關政策的完善、修正和貫徹,是否還存在大規(guī)模的黨風建設問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如何把黨建立成為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成為當時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毛澤東從思想建設方面出發(fā),以整風系列運動為依托深入開展教育活動,從首次確立用無產階級思想建軍建黨的古田會議,到1942年至1945年歷時三年的延安整風運動,再到,1947年至1948年的“三查”整黨運動。各解放區(qū)黨組織積極開展查思想、查源頭、整頓錯誤風氣,將黨的廉政作風建設同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有機結合,上升為全局的大事,作為黨的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批判與自我批判相結合、領導干部與群眾相結合的方式。
(三)機制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
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從縱向比較來看,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的發(fā)展分為兩個階段,井岡山、中央蘇區(qū)時期為萌芽和初步形成期,而延安時期是其發(fā)展階段,在此之間,毛澤東根據(jù)不同背景的人民主體的訴求,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方法以跳出歷史“周期率”這一問題。
制定勤儉節(jié)約的政策方針。新民主主義時期,全黨面臨著資源的匱乏、戰(zhàn)爭的破壞和敵人封鎖的窘迫局面,如何克服這一難題,毛澤東提出:“財政的支出,應該根據(jù)節(jié)省的方針。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盵5]應號召根據(jù)地的機關、學校、部隊盡可能地實行生產自給,厲行節(jié)約。隨后,毛澤東起草了《開展根據(jù)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的黨內指示,在文中進一步明確要求:“在一切黨政軍機關中講究節(jié)省,反對浪費,禁止貪污?!盵6]1948年《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為了迅速地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和市鎮(zhèn)上的工業(yè)生產,在消滅封建制度的斗爭中,必須注意盡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采取辦法堅決地反對任何人對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破壞和浪費,反對大吃大喝,注意節(jié)約?!盵6]隨后,在《再克洛陽后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中,他再次強調:“嚴禁破壞任何公私生產資料和浪費生活資料,禁止大吃大喝,注意節(jié)約。”[7]
貫徹和落實全體黨員思想教育方針,在新民主主義時期,他甚至親自擬定十項教育內容和十八項教育方法;確定民主監(jiān)督方針,推行軍政民主,實行自上而下的政府監(jiān)督、組織監(jiān)督和民主監(jiān)督。他始終強調開展實事求是的思想教育路線,通過制定條例、依靠群眾等方式來樹立權威、監(jiān)督政府,形成團結全黨人民、依靠人民群眾的黨風和政風。
三、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啟示
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理論作為毛澤東思想的一個重要領域范疇及內容,是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過程中得到證實的一個科學理論成果,它對黨員們抵御各種錯誤思潮、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和開展廉政教育活動具有重要啟示作用,它的“三性”構成了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合理內核。
(一)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科學性
它立足于當時的社會實踐,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的任何一個階段,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理論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的實際問題做出的較為準確的決策,使得黨員身份得到認同,并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基礎上對相關概念進行具體理論的擴展和延伸。早期恩格斯并沒有明確使用“黨風”這一概念,而是借助“作風”一詞對其進行描述。列寧也多次沿用“作風”一詞來批評黨內官僚主義作風,而“黨風”這一概念的準確提出則是由毛澤東在1942年《整頓黨的作風》報告上完成的,可見,毛澤東對“黨風”概念的界定經歷了一個發(fā)展過程,是經過實踐經驗和具有科學性的理論思想。
(二)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批判性
多變的社會背景,成分錯綜復雜的社會階層,以及由此帶來黨內意識形態(tài)的多元化,各種小利益集團錯誤思想突顯,平均主義、個人主義、官僚主義、盲動主義等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在當時黨和紅軍的意識形態(tài)中占了主流地位。為此,毛澤東通過一系列的整風運動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增強了黨內干部的責任思想和理論水平,并在批判中發(fā)展了毛澤東思想,提出“三大作風”“兩個務必”指導思想,注重黨員、干部的自律自覺等重要思想,豐富完善了黨的建設理論。
(三)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指導性
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是黨的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毛澤東對黨風建設探索的智慧結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對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有助于深化和完善黨的建設理論、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服務意識,從源頭上抵御腐敗現(xiàn)象。目前,我國處于社會結構的轉型時期,社會矛盾呈現(xiàn)尖銳化的趨勢,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道路還處于一個摸索階段,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將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我們一定會取得巨大成效,我們應該樹立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2012.
[2]列寧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與之.論中國現(xiàn)在之黨派與將來之政黨[N].新民叢報(第92期),1907-05.
[4]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陳國仕.毛澤東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J].前線,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