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女》:您怎么看待單身青年?
高舒:單身青年不見得是孤單的青年,相反,他們往往有著讓自己有安全感的朋友圈,是個很有活力、有后勁、有能量的群體。年輕人不論婚否都更加努力地追求心靈和精神的提升,追求生活里實實在在的成長與幸福。當然,也因為此,一旦他們擁有了給予自己快樂的能力,有時就會安于現狀,擔心打破平靜,所以單身“不著急”成了讓父母和親友們“著急”的源頭。而隨著單身青年自我成長的實現,給予他人快樂和幸福也逐漸地成為很多人(比如我)的下一個愿望——告別單身。
《中華兒女》:您的婚戀觀念是怎樣的?您認同什么樣的交友途徑?
高舒:夫妻應該是真誠信賴、彼此尊重、相互支撐、共同成長的雙方。朋友推薦和福建駐京團工委的月老匯平臺是我信賴和倚重的交友途徑。
《中華兒女》:在團委組織的青年交友活動中,您有什么收獲?
高舒:我參加過的幾次集體相親活動都是福建駐京團工委組織的,起初的“牽手北京”之相約玫瑰谷、“牽手北京”之八大處主題活動、“牽手北京”之幸福交流匯、北京知名老中醫(yī)教青年們進行四季養(yǎng)生的活動等,最近還主持了共青團福建省委和北京市委聯合主辦的“閩籍在京青年2016年新春茶話會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論壇”。我覺得,團委組織的交友活動特別靠譜,不但和很多小伙伴們在同行中成了好朋友,活動結束后也時常線下進行交流、學習,一起成長。
《中華兒女》:您覺得團委組織的青年交友活動還有哪些方面有待提升?
高舒:一些技術性問題,比如,活動進行中,參與者的信息要預先公開,要對等,要讓活動中人與人能夠直觀、切實地對上號;活動后是交友的效果達成的最佳時機,新朋友之間的關系要涵養(yǎng),要維系,需要進行一些小型的后續(xù)跟進活動,通過集體的力量讓大家在共同的追求中有所收獲。
高舒,32歲,福建漳州人,博士畢業(yè),目前單身,在文化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